时间:2023-08-31 23:3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中国古诗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里的瑰宝,吟誦是传承古诗词文化的重要方式,它对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知识,分析语境变化,感悟诗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时代的浪潮中教师需发挥承继作用,研究学习深造,创设互动课堂,以情激趣,联合各学科、家庭、社会宣传发扬吟诵,使中华诗词文化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中发光发热,甚至成为影响学生们一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吟诵;古代诗词;教学;文化
一、吟诵的定义
“吟诵如同戏剧舞台的布景”,研究古诗词吟诵的陈祥耀教授如是说,吟诵介于朗诵和唱歌之间,用于诗词的声音表现形式,。但如今吟诵却被直接等同于朗诵。《汉语大词典》中是这样诠释“吟诵”的:有节奏地诵读课文,相比起朗诵,吟诵偏向于“音乐型”节奏,节制、收敛,可根据感情需要运用反复手法,音调的高低以古汉语的发音定调,平长仄短,辅以优美的配乐,吟诵出经典的韵味,表达诗人情感,深化意境体验的一种优化理解、巩固记忆的好法子。
二、吟诵教学的现状分析
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裹挟着文化领域的千变万化。抖音上热搜歌曲《生僻字》,热播电视剧《知否》主题曲《如梦令》,乡村教师梁俊创编的《苔》,《三国演义》主题曲《临江仙》,吟诵之风几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热播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词大赛》中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传统文化历经时代更迭愈发蓬勃的生命力,变成了家庭社会熟知并传播的文化种子,鼓舞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下一代所热爱和传颂。但另一方面“国学”掀起的文化热潮却浅尝即止。一种媒介,笔者对新入学的87名学生调查得知能够熟练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名篇名句的同学占47%,学过其中两篇的为56%,更有意思的是86%的同学是以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出来这些名句的,可见这些启蒙读物是通过吟诵教学的,它可以让学生不需强化记忆,通过一定的曲调哼唱自由联想,回忆起篇章词句。近年来,国家领导人、教育局、文学家高度重视古典诗词吟诵活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传至海外,成了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大学课堂也开设出“古诗文吟诵”的选修课,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经典咏流传》以脍炙人口的古诗文配以流行的曲乐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吟诵的关注,促进了国学经典通过吟诵这种特殊有趣的方式传播得更远、更广。
三、吟诵教学的行动探究
(一)根本:培训提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劳动本身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学识、思想、性格、情感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对诗词格律的体系掌握,怎么教授学生传承吟诵的本领呢?因此教师首先要涉猎有关诗歌的理论书籍,如西方的美学文学,现代诗学,中国诗学批评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用理论和方法建筑文学素养,形成理性认识。其次是要多读古诗词作品,增加对诗词的审美能力、品鉴能力和感悟能力,形成自身的感性认识。第三要认识到文化创作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古诗词情感之广泛,辞藻之丰富,流传之深远就在于其取之生活,归于生活,一个善于发现生活“诗歌”的老师才能指导学生在新时代运用新学科、新观念、新词语更好地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情感。
(二)立足:课堂共生成
范吟,通过语言形式形成间接经验,进而形成良好的直观教学效果。通过特定的情感搭配加上正确的发音方式吟诵古诗词之美,营造出一个恰当的场景,以老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让学生产生兴趣,形成期望。一般的吟诵教学过程如下:一:平长仄短,读准字音。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①”现代汉语以四声调为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平就是阴平和阳平,而仄就是上声和去声。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用特点符号标注,一般平声用“↑”表示,仄音用“↓”表示,在某些古声韵字音的处理上教师需重点强调讲解,渗透古代汉语知识和押韵技巧。二:划分节奏,半念半唱。节奏是读和唱的重要标准,用“/”标注,小组合作在读准字音和把握节奏的基础上练习吟唱。三:借助动作,声情并茂。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可借助手部动作,如拍掌唱,击掌唱,同时配合脸部表情,诠释诗人情感,这时可通过小组代表范吟,小组比赛等形式激发学习热情,构建语文良好的情感思维模式。
(三)延续:家校齐协作
“当前的吟诵教学,固然指望传统的吟诵能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展,但其基本出发点,却应当是一项宣传工作,使当代人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里存在吟诵这门艺术,知道古典诗词问都是可以吟诵的,这对于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吟诵,是十分有益的基础性工作②”,因此,吟诵要走入中小学课堂必须要有课内的发展和学习,也要有课外的兴趣培养和宣传,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让吟诵文化大放异彩。俗话说音体美不分家,用吟诵曲调作为背景音乐融入广播体操、舞蹈中,让学习联结感觉和知觉,让吟诵拉手音乐、体育学科,发扬吟诵文化。笔者调查得知广东省天河区四海小学将吟诵和太极结合,师生共吟唯美《诗经》,成为该校吟诵教学的一大特色。还有的学校将广播操融合了《弟子规》、《唐诗三百首》,让经典诗文和常规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吟诵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2] 秦德祥.传统吟诵的用谱与传承方式.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J],2003.2
上一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
下一篇:初中地理学生地图解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