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研究贡献环节的常见问题与写作策略

时间:2022-10-09 00:01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研究贡献如何写,怎样才能写得好?”日常审稿过程中,不少作者在修回的稿件中会提到这一问题。(尤其对实证研究)作为论文结论部分中的其中一环,明确“研究贡献”并将其言简意赅、得体流畅地表述出来,于整篇论文而言,无异于“画龙点睛”之笔。换言之,之所以称其为“贡献”,就是要体现该研究的“新”,即与以往研究有何不同,或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什么,于理论、实践都能体现该研究的创新价值。通常情况下,对“研究贡献”都是按线性时间顺序来理解,作为“豹尾”,基于前文的“凤头”“猪肚”,最后甩出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但我们也可以“逆时”操作,即以“研究贡献”为出发点,去考虑论文的整体构思,反而像是一种内驱动力,可以更好地聚焦问题、开展论述。

  从摘要到结论,文章总体都隐含着与“研究贡献”的关联。摘要中需要确定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即是对研究贡献潜在意义的解释,这为该研究通过了依据。进入文献综述环节,对于已有研究的梳理,即在说明这些文献对于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在该领域内的贡献,由此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导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而进入下一步的研究探索中。而在正文中,对于研究方法的论述、使用,是在阐释该研究如何做出贡献,即依赖于某一公认的理论/模型来证明此研究的正确性。而研究结果中涉及讨论的内容,可以看到哪些是新颖的、有所突破的,哪些是与之前研究具备一致性的。最后到结论部分,再回归到问题根源,概括出该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得出了怎样的研究观点。根据学科不同,贡献的“点”,可能侧重于理论或偏向于实践,最后,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于研究方向上做出设想,即未来展望。由此来看,“研究贡献”也可视为衡量论文成功与否的又一准绳,它与“问题意识”遥相呼应。

  结合日常审稿,我们发现,有些作者在对待“研究贡献”上呈现了两个极端:

  (1)不够重视,草草带过:研究贡献似有若无

  譬如不少使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的作者,在落实“研究贡献”时,仅仅交代了,借助扎根理论,构建了某一模型。这种描述,太过草率,众所周知。使用扎根理论肯定是要构建模型的,这种必然性地描述是贡献吗?确实是,但又总感觉欠火候,不熟的葡萄送到读者面前,味道还是酸的,口感不佳,审稿人难免要挑理。

  (2)过度关注,着墨太多:研究贡献长篇大论

  而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是,有些作者在“研究贡献”上,长篇累牍,将研究贡献写成了对研究内容的缩减版回顾,无非是在结尾处重新展现了一遍本文的研究过程。更有甚者为了突出“独特性”“创新性”,不惜夸大其词,将自己的“贡献”定位为开辟新篇章,填补研究空白,脱离现实,缺乏严谨性。

  导致上述两种极端状况出现的原因也因人而异,大体可从两方面来分析:

  (1)主观因素:认知理解偏差

  “研究贡献”描述困难,于审稿人而言,最直观的判断即为作者“不自信”,而缺乏自信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过分依赖已有文献,一旦出现这一状况,等同于放弃了自己最后的“高光”表达(由此反推,之所以此处受挫,或许正是因为前文的论述不够扎实、严谨),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认知。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作者对所研究的主题太过了解,反而对一味强调“贡献”而产生排斥心理,自以为读者(编辑)也同自己一样对所研究的主题了如指掌。不去点明,却将“新”的发现给埋没了,这岂不可惜?

  (2)客观因素:欠缺写作规范

  除了主观认知理解上有偏差,在客观上体现出的,则是写作规范上的欠缺。这个属于技术硬伤,通过强化训练即可改善。

  通常情况下,“研究贡献”并没有固定的表述形式。一言以蔽之,“贡献”所体现的要素,即为我们研究的内容(什么)对研究的对象(什么)有(什么)用,表简要交代为什么有用。当然,也有不少作者总结了一些模板,比如将“研究贡献”按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展开。以《“一带一路”推动中外旅游国际合作的路径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一文为例:

  从上图看,该文作者对“研究贡献”的表述,以两个小节的内容呈现,前者侧重实践,后者侧重理论。通常说来,一个完整的贡献(价值判断)表达,需包含贡献主体、贡献客体、贡献内容三个要素。实际上论文的研究问题就是(价值)贡献的客体,若研究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答,谁(贡献主体)将得到什么,而这个“什么”就是贡献的具体内容。

  由此说来,“研究贡献”的作用是基于前文研究的“锦上添花”。它的意义即是让我们构建的文章,更坚实、稳固。对摘要、前言进行有力回应,最终实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使整个研究首尾呼应、前后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