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医学论文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和病理诊断

时间:2022-06-01 09:42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由于目前医学上对病理知识缺乏了解,因此难以实现针对性的治疗,一般以缓解症状、促进粘膜愈合、减少并发症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如治疗及时且有效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实现治愈或者长期保持无症状,病情恶化时具有多种并发症可能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此外疾病本身具有终身复发的倾向,因此如何尽可能的改善患者预后也成为了临床上积极探索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其病理知识不断加深了解,以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知识;研究进展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在全球发病率均表现出上涨的趋势,但是由于对其病理知识缺乏了解,因此也导致医学上对该疾病的防治也是较为棘手的工作,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对其发病原因以及致病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肠道菌群失衡、免疫、遗传、饮食等均被认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虽然其中任何一种学说都无法进行完全的解释,但是也为临床上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一、正常人群肠道菌群

  人体胃肠道的微生物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各类微生物会处于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以起到抵抗各种外源性以及内源性致病因素的作用,比如药物的代谢、杀灭外源性致病微生物、调节人体能量等,其分布在肠道中各个部位,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菌群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①生理性细菌:包含了双歧杆菌属、Clcoccoides菌属以及肠杆菌属等,主要负责营养及免疫的调节。②条件致病菌:主要包含肠球菌及肠杆菌等,一般情况下不具备致病性,但是当人体胃肠道出现功能紊乱时会导致异常的繁殖,从而诱发相关症状[1]。③病原菌:绝大多数为外来菌,长期定植的机会少,当胃肠道功能正常时,即便存在也数量较少,不具备致病性,但是数量过多变会诱发相关症状。

  二、溃疡性结肠炎与正常人肠道细菌的差异

  在现代化的实验结果中已经证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细菌存在差异,比如崔毅(2008)等学者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共同生活的人群(家属、朋友)的粪便菌群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较多,乳酸杆菌在急性期以及缓解期中相对较少,肠球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等数量相差不大。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整个患病周期中肠道乳酸杆菌会减少,肠球菌数量会增多,其他菌群数量无明显变化。这也使得临床诊断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对特定菌群数量的检验可以有效的提升检验效率[2]。

  三、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绝大多的研究报告提示了肠道菌群紊乱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其具体治病的机制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Swidsinski(2005)等学者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粘膜细菌进行浓度测试,发现相对于健康群体,患者粘膜细菌浓度明显较高,而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会激发免疫反应,从而出现 相关病理损伤,表现出溃疡性结肠炎。国内学者张静(2007)通过提取肠道细菌总DNA应用特定的技术对正常菌群以及患者菌群的肠道细菌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存在特定的优势菌群,推测其可能是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但是目前对具体的菌群种类暂无结论,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

  虽然大量的研究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指向肠道菌群的改变,但是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治疗时效果并不显著,而激素治疗相对更为有效,因此也提示单纯的病原菌感染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实现有力的解释,因此其他的病因学说也较为流行。

  四、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诊断

  要想实现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离不开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诊断,而在众多医学者对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对炎症性结肠炎的研究中,就指出了炎症是否呈现出弥漫性分布,并不能作为区别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炎症性结肠炎的病理诊断依据。为做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诊断,就必须要重视对结构的改变、上皮细胞的改变等作为具体的评价参数。在2010年学者回允中出版的《胃肠病理学》中就指出了依据系统化、标准化的诊断步骤,利用结构改变、上皮细胞改变,肠粘膜固有层的变化等来作为评价参数。而学者Prenk,M(2005)研究中指出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淋巴细胞持续增多的表现,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基底组织细胞持续增多等情况,此时都需要医护人员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做好综合的判断[4]。

  学者Friedman S(2001)研究中指出了异型增生是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早期表现,而异型增生、肠癌的发生与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患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发生率。因而在展开对此类疾病的监测时,就需要重视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要能够重视活检组织中是否存在着异型增生。通过在色素内镜以及放大内镜的指导下,可有效做好靶向活检,因此便可提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诊断准确率[5]。

  结语

  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但对其病理研究的过程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所以相关研究工作仍在继续,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可以判断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在研究时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可能有利于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从而帮助临床上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谢晶日,陈善涛,刘芝伟.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9[2022-02-10].

  [2]龚建萍,李倩,赵述芳,沈志强.免疫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12):1676-1679.

  [3]张娇娇,张帆,余星星,王小刚,李毅.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01):70-74.

  [4]胡志辉.miRNA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19-120.

  [5]宋亚芳,裴丽霞,赵婷婷,孙建华.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因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04):43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