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经济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实现路径

时间:2023-01-31 11:32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无论是历史条件、时代主题,还是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如何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伟大创举,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需要在全面深入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和重要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意义;社会主义

  01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意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宏大概念之一,用来描述社会的总体演化嬗变,通常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发展变迁过程。这种发展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 (罗荣渠,2013)。对于现代化的机理认识,中外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美国学者沃尔特·罗斯托认为,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现代化的核心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标志的经济现代化(沃尔特·罗斯托,2010)。塔尔科特·帕森斯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的过程(塔尔科特·帕森斯,1988)。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主张政治民主化、自由化、分权化和秩序化(塞缪尔·亨廷顿,1993)。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保持稳定并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1992)。西里尔·E·布莱克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入手,提出了国际环境、政治发展、经济增长、社会整合和科技革命等现代化的“五个关键变量”,力求探究现代化的普适性规律(西里尔·E·布莱克, 1996)。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罗荣渠教授,主张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志,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罗荣渠,2004)。

  现代化理论丰富多彩,现代化实践必然形式多样。总的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在特定历史社会环境条件下,对如何实现现代性而做出的不同路径选择。

  (一)全球视阈下的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大致起步于18世纪,扩散于19世纪,流行于20 世纪和21世纪。目前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仍屈指可数,其现代化历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原发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跟进型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依附型现代化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英法模式”在社会基本矛盾激化基础上进行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变迁,确立现代制度,积极探索现代化道路。“美日模式”是在“英法模式”的基础上学习跟进,大大压缩了探索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代化(孟鑫, 2 0 2 0)。“拉美模式”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最终陷入了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社会分裂、战乱频仍。“苏联模式”以国家主导,以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从而战胜法西斯侵略为主要目标,强调国家的绝对支配权,虽取得巨大成功,但最终因国家解体走向终结。由此可见,西方国家长期处于现代化主导地位,并试图为世界历史定位,“现代化” 成为西方经验和“西方化”的代名词,西方模式似乎成为唯一可以模仿的样本。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地现代化道路千差万别,西方国家一开始就走上不同发展道路, 比如,英国走和平、改革、渐进的道路,法国走革命、暴力、跳跃的道路,德国的特点是旧统治集团主导国家现代化,美国则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摆脱殖民统治的典型( 钱乘旦, 2017)。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更是多种多样,比如,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等经济手段, 形成了“市场经济+权威治理” 模式,在充分发挥和不断增强自身优势中,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从全球视阈看现代化进程, 显然不存在“标准的”“唯一正确的”现代化模式。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走自己的路,脱离本国国情而生搬硬套他国经验往往导致失败。20世纪70年代, 拉美国家不顾传统农业占很大比重的现实情况,走进口替代的工业化道路,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拉美陷阱”成为现代化道路失败的前车之鉴。由此可以看出,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与西方内生型、东亚追赶型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总体上呈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从“外部输入”到“内在拓新”、从“点状串联”到“网状并联” 的发展特点(杨章文,202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中华英雄儿女开始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论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不屈斗争,还是“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无论是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还是推翻了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各种现代化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现代化建设终于迎来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科学探索现代化之路才沿着正确方向徐徐开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为探索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设计,到改革开放初提出并实施“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再到党的十八大明确“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国人民历经百余年现代化的艰难探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真正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现代化道路(魏进平、罗兴伟, 2021)。百年风雨,百年辉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从孕育、发端到艰难探索、全面建设等若干阶段,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并联式”的发展过程,用几十年时间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发展历程,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生动实践成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吸收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又着眼于本国实际;既没有与人类文明“脱钩”,又没有模仿依附他人;既选择融入国际社会,又没有失去自主性,在当代中国探索实践中铸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以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和伟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02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习近平, 2016)中国的现代性价值—— 既以普遍的国家与民族认知为特征,又以个体的集体归属和自我实现为基础;既强调道德原则和正义价值的普遍稳定性,又在实践发展和时代变化中,不断丰富对社会正义性与国家正当性的阐释,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复合性”特征(张振波、金太军,2020)。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 和“现代化”三个核心要素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文明发展逻辑、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与世界现代化发展逻辑的有机聚合(阮博,2021),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发展特殊规律的有机统一。因此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涵。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同样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的客观实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5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总人口不到10亿(姜辉,2021),而且他们是经过了几百年工业化历程、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才换来富裕生活的。我国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让约占全球1/5、超过14亿的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老百姓过上了相对殷实富裕的生活。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之所以能够有效解决人口规模巨大的掣肘难题,并且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注重人口规模同综合实力、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均衡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人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再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两步走”战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张车伟,2021)。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元、更多样的借鉴模板和全新选择。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的现代化始终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现代化进程中,十分注重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向着共同富裕前进。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探索有效途径。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聚焦聚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做优“蛋糕”;另一方面,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通过合理的制度切好分好“蛋糕”,真正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色。马克思、马尔库塞等理论家曾批评西方早期的现代化,一极是物质文明的发展,一极是信仰缺失、价值式微,造就了异化、单维的人(陈志刚,2021)。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又能够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只有二者协调均衡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岳伟、鲍宗豪, 2 0 1 8 ) 。因此, 破解现代化难题, 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从党的十四大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到党的十五大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性和内在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从而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全国人民共同理想信念的巩固、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思想建设,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反观西方国家现代化历程,就是一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美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着无休止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东北部和中西部失去了96%的原始森林,造成了野牛灭绝、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诱发了最大的生态灾难——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付成双,2018)。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必须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规律,致力于永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建设现代化,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吸收欧美工业化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 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习近平,2019), 采用保护环境、集约增长的新模式,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客观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建设富而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也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研判。从总体来看,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霸权逻辑”基础上的, 走的是对内掠夺、对外殖民的扩张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要素, 就是超越了“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 呈现出和平主义的内在本质(唐爱军,2021)。“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 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 ( 习近平, 2 0 1 5 ) 。中国坚定致力于探索一条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开展对外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03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习近平, 2022)。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就要解决好“ 如何实现这样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202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确保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着力推进经济建设现代化

  建成“富强”的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追求。到本世纪中叶,现代化中国将实现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跃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大国,在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面临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的情况下,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重点,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强化实体经济,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坚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抓紧实施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坚持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推动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此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着力推进政治建设现代化

  建成“民主”的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任务和显著优势。到本世纪中叶, 现代化中国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加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被实践一再证明的正确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鲜明特色和巨大优势。他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确保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持续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三)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现代化

  建成“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状态的显著标志。到本世纪中叶,现代化中国将实现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彰显重要影响力。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脉相承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2015),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能够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 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方面“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把握科学理论的正确方向,不能偏离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讲新话”,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的时代新人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要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史国史教育,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健全重大與情和突发事件引导机制,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方向。要突出主题、创新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话语权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好“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

  (四)着力推进社会建设现代化

  建成“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现代化中国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生活规范有序。治国有常, 利民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2012)。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更加要求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和职业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要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发展商业保险,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显著优势,发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兜底功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畅通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

  建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是社会主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到本世纪中叶,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将成为中国大地普遍常态, 人民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自然任何时候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建设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美丽经济”,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要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各类保护红线,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 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