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8:15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关键所在,而智能制造的实现离不开智慧物流的重要支撑,并对智慧物流提出高度智能化、全流程数字化、信息互联互通、网络化、高度柔性化等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智慧物流业的发展,应加快出台智慧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智慧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体系,构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强化智慧物流配套服务功能,加快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制造业,智慧物流,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需要多方面的变革,其中智慧物流是其关键支撑要素,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变革的新动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
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工业化发展的主体,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程度。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也带来了竞争力格局变化的挑战,智能制造已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
为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各种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美国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政策,德国政府出台了《高新技术战略2020》和《把握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实施工业4.0的建议》,法国提出了《工业新法国计划》和《未来工业计划》,日本提出来了《机器人新战略》。
英国、韩国、印度等国也相继提出了通过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在近几十年的时间中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的制造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国际知名品牌匮乏,长期无法进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迟迟没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为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务院在2015年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指出“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根据2016年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预测,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到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可能超过3万亿元。
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迈向更高台阶的重要战略举措。此外,智能制造的发展对于培育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加快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智能制造需要智慧物流
(一)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智慧物流的支撑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结果,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能够帮助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智能制造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构建敏捷、高效、柔性的先进系统,涵盖智能设计、智能生产与智能服务等全领域。
智能化工厂是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重要基础就是智能仓储与物流,所以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智慧物流的支撑。智慧物流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并与智能制造工艺流程高度融合,实现物流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支持大规模、定制化柔性生产的高效运行,使智能制造与物流实现无缝集成。
智慧物流系统能与制造企业的业务紧密结合,根据客户订单来安排生产计划,从原材料采购、产成品加工到商品销售,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智能物流,并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决策。因此,智慧物流可以说是制造企业生产运营的“生命线”。
伴随着中国土地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制造企业已将主要精力由过去单纯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转移到改进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智慧物流将发挥重要作用,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备的广泛应用能帮助智能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订单交付能力和加快库存周转水平。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智能制造业发展迅速,而智慧物流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分,相关需求也不断增加。根据有关机构分析,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接近1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20%以上。
(二)智能制造对智慧物流提出了新需求
在智能制造大环境下,智慧物流正成为制造业物流的必然方向,它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整合物流资源,从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连接。智能制造的发展对智慧物流提出了新需求。
1.高度智能化。
面对大规模的定制化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智慧物流不仅仅实现了分拣、运输、存储等单一作业环节的自动化,而且通过大量使用物流机器人、激光扫描器、无线射频设备等智能化设备,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全程物流都实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从而使智能制造与物流能够有效融合。
2.全流程数字化。
智慧物流要将制造企业内外部的全部物流流程智能地连接在一起,实现物流全程的透明化与实时监控,并且通过数据共享可以进行自主决策。
3.信息互联互通。
智慧物流的信息系统要与更多的设备和系统互联互通、相互融合,依托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准确性,使整个智慧物流系统正常运转,实现与智能制造的有效对接。
4.网络化。
在智慧物流系统中,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把各种物流设备有效地连接起来,能够实现各种资源的无缝连接,能够快速地传递信息和进行自主决策,整个物流系统的透明度和效率较高。
5.高度柔性化。
为了应对市场上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制造企业需要能够灵活调节生产,越来越呈现柔性化的特征。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智能制造系统中对应的物流系统具备更高的柔性,既包括硬件方面的柔性化也包括流程方面的柔性化,以保证制造企业生产的高度柔性化和扩展化的需要。
三、智能制造背景下中国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合理制定智慧物流的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在环境营造、规划引导、产业培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合理制定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构建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
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慧物流领军企业,从而带动行业内其他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把有助于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智慧物流项目作为重点扶持项目,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和税收减免优惠等向智慧物流产业的倾斜力。同时,完善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地区之间的市场障碍,实现物流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使智慧物流产业发展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加强智慧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智慧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为智慧物流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快编码、数据接口、文件格式等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关键技术的应用标准。归纳总结不同领域物流作业的共性特征,依据我国物流作业的实际情况,规范行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物流作业标准,加快系统的智慧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加强智慧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物流数据中心及信息平台的建设,加紧制订和推广智慧物流的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
各级政府以补贴、招标等多种方式来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加快智慧物流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使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实践,加快完善相关软件格式及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消除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智能物流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构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物流是一种智能化、集成高效的物流运作模式,这种物流运作方式需要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有力支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能实现平台之间数据有效对接、信息互通互联,能实现企业之间物流信息共享,能够提供物流活动全程监测预警、实时跟踪查询。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起来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能够提供客户查询、智能追溯、订单跟踪等实时服务,能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贸易企业等各类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根据各层面的业务特点将其合理科学地按一定层次组织在一起,形成合理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业务体系,从而为有关部门进行行业规范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借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能将企业闲置的物流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这不仅有利于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也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四)强化智慧物流配套服务功能
根据全国智能制造产业布局情况,在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地区统筹规划好物流服务体系,通过自营智慧物流和第三方智慧物流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企业的资源互动与共享,从而提升智能制造业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智能制造企业的成本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智慧物流的建设要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专注特定企业的业务需求,以专业化的服务满足智能制造企业的特定需要,帮助智能制造企业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和非核心业务外包,促进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竞争力。
(五)加快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保障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不断拓宽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投资,推进我国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快物流云的建设,全面推进物流业务数据化,为智慧物流发展奠定大数据基础。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础保证。
中国应加大交通运输业建设投资力度,加快交通运输网络体系的完善,推动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设施、机场、城市交通、农村交通、交通枢纽等的建设。同时,加快建设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优化交通枢纽空间布局,加强重要交通枢纽的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内外辐射能力。
(六)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智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专业化的物流人才是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与政府、企业、物流协会共同协作,不断探索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物流人才,使物流教育与行业发展实现无缝对接。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措施,加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尤其是要积极引进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型物流管理等领域的高级人才,进一步促进物流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张春霞,彭东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10):35.
[2]任芳.探索智能制造聚焦智慧物流——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6(4):55-59.
[3]孟凡生,赵刚.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66-72.
下一篇:长江经济区域物流业集聚格局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