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教育论文

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教育措施

时间:2023-01-08 20:5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了解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迷茫心理、“慢就业”心理、自我认知偏差。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形成,究其根本在于高校教育体制不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基于此,结合对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疏导、高校教育的思考及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就业服务三大方面探究解决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教育措施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其职业理想信念、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等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未来发展与适应社会,而且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趋于平缓,但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学生就业形式依然严峻并且面临着诸多挑战,加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教育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社会的改革与变迁等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学习习惯,势必会导致其就业心理发生变化,若学生难以正确认知自我、深入了解目前就业形势、未能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益的优质教育,便会损坏其心理调适机制,诱发表现多样且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为此,有必要从教育层面探寻化解高校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有效措施,助推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高涨饱满的情感面对未来挑战与自我发展。

  一、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概述

  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909万人,相比于2020年增加35万人。同时,留学生回流趋势愈发明显,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留学生人数相对于2019年增长了33.9%,表明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就校园招聘而言,截至2121年3月16日,校园招聘岗位数量超过256万,相对于2020年有所减少。从高校学生就业领域层面来看,新领域、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激增,年增长率约为9%。在我国1838个职业细类中,部分专业学生依然面临就业难甚至“无业可就”的现实困境,部分专业学生就业难度持续攀升[1]。

  综合来看,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在总体上呈现出平稳态势,但依然受到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学生就业形势愈加复杂,面临的挑战也更为多元,除就业竞争压力之外,部分高校学生因专业不对口、职业能力不薄弱等导致其在就业市场内的竞争实力较为薄弱。愈发复杂的就业形势,高校学生借助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等了解到的就业难相关信息等,会影响其心理状态、诱发其就业心理问题。

  二、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与企业需求来看,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显著提升,且高校学生数量增加但社会岗位数量缩减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再加上高校教育体制不完善,势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行业多样化诱发学生迷茫心理

  由上文论述可知,目前我国从事新领域、新业态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可见学生未来就业可选择的行业、工作等愈加丰富。但目前新领域、新业态建设与发展尚不完善,发展经验十分不足,未能建立较为规范的用人标准,在描述岗位技能与工作需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十分模糊,有夸大其词之嫌,主要目标在于吸引学生群体广泛入驻为其建设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社会阅历尚欠,缺乏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判断标准,再加上新媒体平台上对工作形式的宣传十分具有吸引力,导致学生在如何选择行业、选择何种行业、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行业亦或是根据行业前景选择行业时很容易产生迷茫心理。高校学生就业迷茫心理反映出其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想不坚定、信息素养及心理素质水平偏低[2]。

  (二)就业观念转变引发“慢就业”心理

  大部分高校学生都能为未来就业积极学习专业课程知识或选择继续深造,但依然有小部分高校学生对就业持不在乎、不着急的心态,或是在校期间缺课、无故旷课,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不扎实,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校园活动等历练自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或是在毕业之际既不就业,又不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慢慢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此种行为便是当前高校学生“慢就业”心理的外在表现。

  高校学生“慢就业”现象当前已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高校学生就业已经不再是维持生计、贴补家用的必然选择,传统“毕业即就业”观念已经转变为“享受生活,享受青春”观念,表明学生并未意识到自身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社会责任感能不足;其二,家长及学生对工作期望值较高,既需要工作满足自身兴趣愛好,又需要体现出个人价值,部分学生“宁缺毋滥”,在未找到“理想工作”之前选择享受生活,表明部分高校学生难以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三)就业认知不足导致自我认知偏差

  部分高校学生所选专业并非为自身兴趣爱好或智能特长,而是在家长要求下选择本专业进行学习,其未能真正理解本专业的设置意图及其社会功能,学习本专业只是为了顺利结业,从而导致学生难以认知自身专业能力。同时,目前社会用人需求发生转变,由“专攻精练”转化为“一专多能”,在目前高校专业课程实施中,鲜少有教师能够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融入实践技能训练、价值观教育、文化教育、责任教育、情感教育等,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实践力与创造力薄弱、职业观念偏差及价值观念模糊,对自身价值认知程度不足,难以获得就业竞争优势,从而诱发学生就业自卑心理。此外,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较为单一,缺乏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客观、充分了解,未能深入分析目前就业形势、自身就业优劣势、社会对人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要求等,从而形成自我认知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就业过程,且学生需经历数次“试错”后才能找到与自身相适应的工作。

  三、解决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基于对高校学生就业形势、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建议采取以下教育措施化解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增强其心理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在校园学习期间掌握职业技能。

  (一)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直接与有效教育措施。为此,建议高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以高校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为起点,收集、筛选、整合及分析与学生就业心理、行为表现、情绪困扰等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大数据技术手段等建立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教育体质机制、教育实施方式间的关联模型,探明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以高校为引领,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执行者,对高校学生就业 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与细致安排,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了解学生就业实际及心理诉求,教授学生调试自我心理、疏导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应对就业挫折的坚毅品质,从而对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逐个击破,使学生以积极健康心态、强大心理素质面对未来就业发展。

  (二)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基本要求。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结合为有机整体,有助于促成学生正确就业观念、价值观念,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从而消除高校学生“慢就业”心理问题[3]。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思政教育者、专业课程教师形成合力,就学生职业信念易动摇、职业价值选择模糊、社会责任感薄弱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从思想认识层面探寻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同时,注重专业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一體化,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专业课程发展史、人物事迹等,使学生把握专业课程建设脉络,领会专业课程学习价值,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引领自身自主学习,主动掌握课程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要素,促成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使其保持高度社会责任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实践技能习练等为后续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做足准备。

  (三)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尝试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增强学生对自身就业优劣势、就业形势的认知。但从教育实施层面来看存在就业信息体量小、不实用、落后、与专业课程脱节的问题。为此,建议高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自学生入学开始并与其共同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伴随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逐渐深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定期发布就业新信息等形式深化学生就业认知,指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同时,配置专业就业指导人员,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如团结协作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安排时间的能力、平衡家庭与工作的能力等,使学生在就业指导课学习中逐步树立就业信心、客观理性的认知自我,以此解决学生自我认知偏差问题,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结束语

  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总体较为平缓,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为由行业多样性诱发的迷茫问题、因就业观念转变引发的“慢就业”问题、由就业认知不足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从教育层面探寻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使学生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就业困难与挫折,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及正确就业观念,并能够为未来就业进行提前规划、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泉键.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危机”[J].人力资源,2021(20):114-115.

  [2]夏建华,邓红.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04):53-55.

  [3]黄宣平.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浅析[J].大众文艺,2010(1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