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教育论文

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问题和改善路径

时间:2022-06-14 10:5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大学生友善观培育对大学生个体今后人生和社会安定和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辈群体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组织。他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凝聚力、影响力,能对成员的思想、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辈群体的这种特征为大学生友善观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新的视角。通过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提升同辈群体核心人物的友善素养、构建思政课、专业课、辅导员、同辈群体“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为大学生友善观培育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友善观;同辈群体

  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对大学生进行友善观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将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将引领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友善观培育显得十分必要。同辈群体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对成员的价值观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充分印证了同辈群体的重要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友善观培育过程中,同辈群体的参与,是提升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实效性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一、当前大学生友善观培育存在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青年的重要地位,他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分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目前,各大高校都较为重视大学生的友善观培育,大学生的友善观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大学生友善观培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实效性。

  (一)教育主体、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友善观培育时,主要是把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主要承担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重要职责,高校其他人员极少参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也有很多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很多还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育形式上,大多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认知层面的教育,上课教师主要进行理论宣讲,内容枯燥乏味,较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友善观培育一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部分,并未单独开展教育未,未凸显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重要性,也很难保证教育的时间和效果。

  (二)腐朽思想的冲击

  00后逐渐成为了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在最好的时代出生,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又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过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对友善理念的接受存在困难。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下,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在青年中大肆传播,对大学生友善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很多老师感慨,大学生在课堂上好不容易建构起来的友善观念,在网络、现实生活中一接触到这些腐朽思想就会“产生动摇”,课堂上学到的友善观念很快就被解构。

  (三)部分学生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目前,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友善观培育时,更多的是“知”的层面进行教育和考察,在“行”下的功夫和考察较少,导致一些学生在友善方面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使友善观培育的目标未能最终实现。一些学生在友善知识方面有较多掌握,得到学校的肯定和嘉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运用、不践行所学到友善观念,出现了前后“两张皮”的现象。

  二、同辈群体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原因自发形成的未正式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与大学生的生活如影随形、息息相关。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超过了家长和老师。大学生友善观培育过程中,同辈群体注定作为重要的存在,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产生影响,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内在要求,我们需要借助同辈群体的力量,使之正向推动大学生友善观的形成。

  (一)同辈群体是大学生交往经验获得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形成友善观的重要途径

  同辈群体由于是大学生基于某种目的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比,更加平等、尊重、轻松、活跃、友好,很大部分大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同辈群体交往之中。大学生长期在同辈群体中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很自然会采取友好的方式对待群体的其他成员,能够逐渐形成交往的理念和行为规范。而友善观正是人与人交往采取的道德理念和受其支配的行为规范,同辈群体和友善观有高度的契合。大学生所习得的友善理念也能够在同辈群体中得到运用和实践,对最终形成友善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形成友善观的重要途径。

  (二)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同化作用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由于个人爱好、共同经历、共同需求等自发形成的组织,这些情感上和心理上的依附使同辈群体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同时,同辈群体又没有正式组织那种强制力,成员之间都是平等、自愿交往,更容易活动大学生内心的认同,基于此同辈群体成员之间交往比较密切,通过这些群体交往给予成员们归属感、安全感、尊严感、幸福感,并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同化作用。同辈群体的对成员的这种影响力,正好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高度契合,可以借重同辈群体的对大学生进行友善观的培育和友善行为规范。

  (三)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同辈群体的核心人物或者称之为领袖人物是在交往中逐渐形成,得到了群体成员的认可和真心拥护,在群体成员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正是核心人物具备的这种特质,核心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不自觉的成为成员的模仿对象和行为榜样。大学生友善观培育也需要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同辈群体核心人物这一特质,加以利用和改造,能够推动大学生友善观培育。

  三、引导同辈群体树立友善观的路径

  同辈群体由于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正如硬币的两面,有积极的同辈群体,不可避免也有消极的同辈群体。如何加以区分,积极引导,趋利避害,使同辈群体树立友善观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惧怕同辈群体,遇到同辈群体谈虎色变,对同辈群体持否定的态度。首先,要改变对同辈群体的看法,承认同辈群体的存在。同辈群体虽然是非正式组织,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组织,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大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同辈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非正式组织,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以前对同辈群体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勇于承认同辈群体的存在,正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肯定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形成、行为规范等也具备正向的促进的可能。其次,加强对同辈群体的分类指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摸排工作,对学生的同辈群体的数量、类型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建立同辈群体工作台账,对学生中同辈群体进行分类指导,促进同辈群体健康发展,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积极健康的同辈群体要鼓励发展,并尽可能对这些同辈群体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中性的同辈群体,要加强引导,发扬积极的因素,剔除和抑制这些同辈群体消极的因素;消极的同辈群体,要使用强制手段取缔,最大限度阻碍这些同辈群体对大学生造成伤害,同时要做好这些同辈群体成员教育引导工作。最后,要加强对同辈群体的人文关怀。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关心同辈群体的发展,不定期与同辈群体成员谈心,增进情感,积极参加同辈群体的活动,情感纽带的增强,为我们后面开展对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了便利,也将推动我们对同辈群体教育引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二)提升同辈群体核心人物的友善素养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同辈群体的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人物。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或者领袖人物是由于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成为组织中的焦点,成为同辈群体成员争相学习、模仿、顺从的对象。这些核心人物的思想道德素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组织内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同辈群体树立友善观,就需要先提升同辈群体核心人物的友善素养。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随时关心这些核心人物,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教育引导,加强这些核心人物的友善素养。在核心人物中塑造友善的榜样,加强友善事迹的提炼、总结和宣传工作,营造友善的校园氛围。对于友善素养较低的核心人物加强批评教育工作,定期谈心谈话,适时运用行政处罚、舆论批评等手段,提升这些核心人物的友善素养。通过这些核心人物友善素养的提升,对同辈群体成员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群体成员友善观的形成。

  (三)构建思政课、专业课、辅导员、同辈群体“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

  目前,在大学生友善观培育过程中各自为战,缺乏合理,导致培育的效果不尽人意,要加强培育的效果,就必须整合资源,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同辈群体教育主体都能参与的培育模式,上下联动,共同推动大学生友善观培育实效性的提升。思政课教师要站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大力改进教学形式,以受大学生欢迎和喜欢的形式开展友善理念的教学工作,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打好学生对友善理念认知关。专业课教师要真正践行课堂思政的要求,把友善观念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以一种隐性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的洗礼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推动大学生友善观念的形成。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实施者,辅导员要主动融入到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工作中来,在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服务中穿插友善教育的相关内容,做好友善榜样的挖掘、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同辈群体要奠定友善交往的总基调,让成员在交往中感受到尊重、关心、友好、善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友善观。大學生友善观培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只有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同辈群体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友善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