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建筑论文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研究

时间:2023-07-03 08:33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变,特别是传统市政交通建设下,道路硬化现象屡有发生,在雨季,大量的降雨主要依靠城市地下管道、泵站等设施进行排水,当出现短期的暴雨季节,地表径流难以有效地被疏导,地面渗透率较低,造成了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在我国,许多城市在遭受暴雨袭击后,出现了道路禁止通行、航班停运、轿车抛锚等现象,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迫在眉睫。基于此,对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引言

  为了使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了解海绵城市的特点,并且还要解决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加剧问题,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市政道路设计的内涵和形式,提高实际的设计效果。

  1海绵城市建设的概述

  为了使城市街道海绵城市理念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效果,有必要了解海绵城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内涵,为进一步实施工程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海绵在城市中的应用取决于城市道路和绿地系统,自然系统被用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雨水,全面提高雨水的调控能力。整个城市都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如果城市的天气比较干燥的话,以前储存的水资源可以再利用,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里发生水浸的可能性也可以降低。作为市政道路规划的一部分,旨在将海绵城市的新概念融入道路和绿地中,以避免对周边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统一运用和分析,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在各个方面的整体协调作用,使基础设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特点,呈现自然生态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城市道路构成城市建设的很大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城市空间相协调。在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根据海绵城市的概念,应加强雨水渗透功能的深入分析,例如,可以增加道路透水路面的安装面积,提高雨水渗透价值,绿化带可以完成雨水的储存和渗透。然后,我们应该与城市管网合作,确保整个水系的应用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使每一个管网都能更顺利地利用,并保持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海绵城市概念的深入分析研究,并将其融入各个领域。

  2海绵城市的主要工程构建

  海绵城市的主要工程构建是指将透水路面径流、人行道径流和车行道径流等,通过低影响的开发手段,实现地面径流有组织地由边沟汇入到雨水管渠,如在人行道处安装透水设备,在道路红线内安装下沉式绿地,在道路红线外安装生物滞留带等,这样可以有效加强雨水管渠收集雨水,缓解地表水汇集的状况,实现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绿化带设计利用

  绿化带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并且也是重要的基础,在储存雨水时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带的设计,其高度须超过道路本身的高度,绿化带总高度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也要注意其中高度不要超出预定的范围。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重视程度,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来实现资源的优化性协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责任制度,加强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防止在实际设计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建成绿色城区,并且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过滤和渗透,完成管道之间的安装设计,综合性地解决在以往管道运行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偏差,从而改善城市区域的过滤功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性利用,而且还提高了水资源本身的清洁程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选择正确的设计方法,使自然水体排放速度不断地放缓,提升储存能力。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要可以在雨水口进行明沟的设计,之后再进行引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多雨季节,充分地利用绿色城市区域中的水管来进行合理的排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雨水的无效排放,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设计时还可以融入一些渗透水的装置,制作成雨水深入地层的重要渠道,从而提高实际的设计效果。在设计工作中可以开展立体三维模型,全方位了解绿化带设计的要点和周边的区域特点,完善设计方案,彰显现代化的设计模式。

  3.2透水路面的铺装

  城市道路建设中透水路面的使用非常重要。通过调整路面的间隙结构和间距,可以建立自然排水系统。这样,这种结构可以快速过滤和渗透雨水,一些过滤系统也可以放置在结构中以满足雨水净化的要求,雨水可以在雨季进行缓存,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新时期,城市和停车场绿地中透水路面材料十分普遍,也可以融入室外停车场。汽车道路使用透水路面材料时,可使用透水水泥和透水沥青,人行道可铺上透水砖。透水路面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强的特点。透水混凝土属于环保型混凝土。与具有不引人注目的含水层现象和高透射比特点的传统混凝土相比,整体施工非常简单,日常道路维护中也很方便等着它们。此外,它还具有环境保护的优点,能够充分收集雨水,并考虑到经济和环境效益。

  3.3选择合适路面材料

  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方案是及时收集雨水的关键。常规沥青路面结构一般用作社区道路的结构层,但一般沥青路面结构对雨水渗透的影响有限。因此,是海绵城市用透水路面代替致密级配路面的具体应用。透水路面有较大的孔隙,使雨水垂直进入道路结构,并可通过道路结构中通信的孔隙进入雨水管网,从而解决道路地表水积聚对交通的影响,有效降低暴雨时道路排水管网的压力。公路工程中常用的透水路面材料包括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砖等。,按道路类型和荷载类别在规划和设计中选择。当前透水路面通常采用半透水结构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表面层透水性好,一般包括排水沥青路面、密封层、致密结构和基层的底层,排水沥青路面孔隙率一般为15% ~ 25%;非机动车车道的透水路面一般采用透水混凝土结构,具有全透水结构,人行道上铺有透水砖。在改善和增加渗水和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还应关注水质因素。选择路面材料时,应优先考虑绿色环保材料,确保水质安全。

  结束语

  把海绵城市的概念纳入目前的市政道路建设中,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协调城市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切实将海绵城市治理理念融入实践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有助于防止城市中的水浸现象。因此,在实际建设中应做好高层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海绵城市的关键要素,提高海绵城市的效果和水平,促进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敏,赵世乐,王斌,李峻西.海绵城市视角下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新思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202-203.

  [2]关欣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66-67.

  [3]于健.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思考[J].城市建筑,2020,17(33):171-173.

  [4]谢冰冰.某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工程的设计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20(06):110-112+116.

  [5]李雪松.关于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思路的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2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