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9 21:30 所属分类:论文发表 点击次数:
一、学术期刊的审稿角色
1.主编(Editor-in-Chief)
作者投给期刊社后,主编判断文章是否符合本刊宗旨,比如作者的文章属于经管领域,但投给了教育类期刊,那么主编会一票否决。如果主编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符合办刊要求,他会交给副主编审核。在副主编给出建议后,主编做最终决定。在这一过程中,他可以与副主编、审稿人、作者进行三方沟通。如果大家收到了主编的拒稿信,可改投他刊或选择继续修改稿件,因为通常这种情况没有商量的余地。
2.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副主编如果收到主编给他分配的稿件,则说明作者的文章已经通过了第一关初审。此时副主编需要对稿件进行审改,并选择两到三个外审专家一同评审,然后综合外审专家和自己的建议,给出最后结论,比如建议拒稿、小修、大修或重新提交等。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稿件与建议返给作者。
3.审稿人(Reviewrs)
审稿人负责评审自己领域的期刊,比如,负责人力资源领域的审稿人不可能评审教育类文章。此外,审稿人需要检查稿件中研究问题、理论和方法的一致性,对不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设计保持开放的态度,指出主要优势、关键问题,同时也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二、同行评审
常见的同行评审有三种方式。
1.单盲同行评审(Single Blind Peer Review)
作者不知道审稿人的身份,但审稿人知道作者的姓名、单位等相关信息。
2.双盲同行评审(Double Blind Peer Review)
编辑不会向审稿人和作者透露对方的身份信息,在评审过程中,所有信息均被删除。
3.公开同行评审(Open Blind Peer Review)
审稿人和作者彼此都知道对方的身份信息。如果作者所在单位的名誉较好,审稿人对其认可度会更高。
很多期刊会让作者在投稿时填写两到三个suggested reviewer(推荐审稿人)。如果他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很可能会选择你推荐的审稿人。除了suggested reviewer,作者还可以填写excluded reviewer(回避审稿人),也即作者希望自己的稿件不会被excluded reviewer评审。大家看到这些选项时,可以放心填写。正常情况下,编辑们会尊重作者的想法,会绕过这些被建议回避的审稿人。
三、投稿结果
1.接受(Accept)
这种结果是大家最希望收到的,但难度很大,除非文章质量非常高,或者文章正好符合这一期,可以用来紧急出刊。大多数人没有两到三轮的修改,是不可能被期刊接受的。
2.小修(Minor revisions)
Minor revisions意味着稿件质量还可以,但需要做一些细节修改。
3.大修(Major revisions)
Major revisions意味着文章需要进行较大改动。副主编需要将作者修改后的论文发给审稿人进行二次审稿(Revision Under Review)。
4.拒稿(Reject)
Reject意味着文章质量不高,或文章有根本性的错误,且这个错误是不可更改的。
四、投稿时间线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投稿时间线(下图)。
期刊社收到稿件后,会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格式审查,然后交给主编。如果稿件符合本刊要求,主编就会分配给副主编(一周);如果不符合,直接秒拒。副主编拿到稿件后,用两周时间做出评审,并发给审稿人。审稿人有一到两周的时间决定是否接受评审邀请,如接受,则需用15到30天给出意见。副主编在综合审稿人和自己的意见后,将这些意见发给主编(两周)。主编用一周时间做出最终决定。作者在收到审改意见后,进行一轮、二轮、三轮的修改,修改后再次发给编辑。如果论文质量符合期刊的办刊要求,一到两个月内就会accepted for publication(接收发表)。其实一切都在于文章质量和用稿方向。
最后,想告诉大家,即使文章被拒搞了,也不代表我们的论文没有价值。我们还可以选择投稿其他期刊,也许还有更好的期刊在等着你。
上一篇:论文审稿标准与发表被拒原因
下一篇:医学论文提前多久开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