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医学论文

寒性痛经的灸法治疗观察

时间:2023-01-18 14:57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目的:1.通过对寒性痛经的临床调查,了解女大学生易于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2.采用艾灸治疗寒性痛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相关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根据艾灸与西医治疗寒性痛经的不同点,设计对比实验——将实验分为A、B两组。(1)A组主要进行中医艾灸治疗,根据研究对象(女大学生)的月经期提前进行艾灸的治疗并进行三个月的效果记录,对比三个月之间的治疗结果。(2)B组主要进行西医的药物治疗,要求研究对象在月经期腹痛时进行服用药物并且记录,同时也进行三个月的对比。最后将两组数据统计出并做出比较分析。结果:经3个周期治疗的疗效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对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疗法为女大学生较易接受的中医治疗方法,对寒性痛经治疗效果确切,在治疗寒性痛经方面显现出理想的效果,操作便捷方便、风险系数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寒性;痛经;艾灸;效果

  寒性痛经,主要表现在经前、经期的小腹冷痛拒按,得到热疼痛会减轻,月经有时会错后、量少、色质是暗的,还伴有瘀块,面色青白、肢体畏寒肢冷、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紧。对于生活在学习压力大,发展节奏快,经期不注重保暖的女大学生来说寒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状况。[1]发病率高达69.31%~ 83.77%,发病大多是由于受到寒气、湿气入侵,寒气下结,湿气不能顺畅排泄,造成血瘀症状[2]。部分女性会伴有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肢冷等其他伴随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医认为寒性痛经的发病原因为女性在经期或者是经前受到了寒邪,血走到缓解的作用,因此采用艾灸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并以化瘀止痛和温经散作为主要的治疗原则。本研究采用艾灸治疗寒性痛经 30例,与应用布洛芬口服颗粒治疗 30例作对照,内容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到艾灸馆接待未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年龄18-26岁,平均20.1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92年;对照组30例,年龄18-26岁,平均20.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8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现代研究表明,在燃烧过程中,灸条除产生温热作用外,还会生成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物质, 通过灸热进入体内,渗透诸经,发挥治疗作用。

  艾灸组采用悬灸的方法,用艾绒条做温灸,取艾灸盒,长15m,宽10cm,高12.5cm。于经前约3天开始使用,患者取仰卧位,暴露灸穴部位,取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 称与定位(GB/T12346-2006)》[3]进行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取穴,将艾条点燃后火朝下放进灸盒内灸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可用绷带固定在施灸部位。通过通风孔,随时观察燃烧情况,并上下移动艾条高度调节灸盒内的温度。施灸时间: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西药组于痛经发作时开始餐后口服布洛芬颗粒,每日2次,每次1包,连续服用三天。服药期间需注意饮食不能饮酒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两组随访三个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观察疗效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我们对6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到艾灸馆接待未婚患者随机分组,结果分析,艾灸组、西药组、各评分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药组疗效相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效果更为显著,但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数值差异较大,显示一定优势。

  治疗结果:经3个周期治疗的疗效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对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艾灸组优于西药组,但短期效果不显著,长期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4.讨论

  根据发病原因及症状,痛经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湿热蕴结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亏虚型,其中寒湿凝滞型痛经最为常见,且发作时间较规律[4]中医认为寒行痛经的发病原因为女性在经期或者是经前受到了寒邪,血为寒凝、素体虚寒,喜食生冷,加之感受寒湿,寒邪客于胞宫,经脉凝滞,经行不畅所致。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2小时到经期第一天疼痛最为剧烈,大多可在第二到三天消失。因此运用艾灸对患者实施治疗,并以化瘀止痛和温经散寒作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对于寒性痛经,艾灸治疗过程中足三里、关元、神阙、三阴交等穴位是全身强壮的重要穴位,改善和缓解症状。神阙穴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是经络的总枢,艾灸神阙穴能较好地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5]而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均为妇科保健要穴。关元属任脉,与胞宫相通,具有近治作用,可直接调整胞宫寒热虚实。与五脏六腑以及十二经脉均项链,可以达到温养冲任、温暖胞宫、调理冲任、培根固本以及温经通络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对寒性痛经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传统西药治疗痛经的主要机制为降低月经期间的前列腺素 F2α 浓度,减轻前列腺素 F2α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刺激,改善子宫血流量,达到止痛效果[6]。西药治疗痛经效果不能持久,长期使用存在成瘾性风险。而且常规的西医治疗并不能彻底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有许多的治疗方法都是应用各种物理疗法或天然药物通过刺激人体表面肌肤的穴位以调理脏腑功能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类疗法被称为“绿色疗法”。艾灸就属于其中的一种方法,艾灸使用安全,疗效确切,多有些西醫疗效欠佳的慢性疾病、疑难病理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艾灸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针药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灵枢 º 官能》篇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艾灸的临床效应包括艾灸的温热作用、艾灸的光谱效应、艾灸的壮数及艾灸的时间等。温热作用可以祛寒除湿,同时艾叶燃烧时发热所产生的光谱属于光学中的近红外线波段,说明艾灸不仅有远红外辐射及热辐射,还有近红外线辐射及光辐射。就生物效应而言,远红外辐射穿透力强,可以渗透到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系统,并为活组织所吸收,起到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用艾灸疗法治疗寒性痛经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通过灸神阙从祛瘀通络、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方面入手。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恶心、腰酸、腹痛等症状,降低其临床症状。所以为了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应该采用不良反应较少,远期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肯定的艾灸疗法为治疗寒性痛经的首选方案。并且在艾灸治疗过程舒适、无痛苦, 易于被患者接受, 操作过程较简单, 无毒副作用, 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霞,原 姣.某高职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2):1855-1856

  [2]赵铭峰,马碧茹,陈 磊,等.立极针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的疗效及其改善生活质量的观察[J].广东医学,2019,40(3):353- 3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S].北京:中国标准 出版社,2006

  [4]包 蕾,王 济,闵佳钰,等.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论治原发性痛经 [J].中医学报,2016,31(12):191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