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17:44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小儿厌食指以长时期食欲、食量明显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有独到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关于小儿厌食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文献,总结小儿厌食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分型辨证论治、辅助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厌食;小儿中医药;中西结合
小儿厌食主要表现为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其分布无明显季节性和年龄阶段性,但夏季暑湿之邪可加重病情,1-6岁的小儿更易罹患。绝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长久发展易造成气血不足,以致变生它病,生长发育迟缓,甚至转为疳证,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1]。现综述近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如下:
1.病因病机
从先天因素来讲,一是先天禀赋不足。先天脾胃欠佳,出生后即不欲吮乳,后天长期调护失养,则成厌食;二是体质特殊,厌食患儿多为偏颇质[2],尤以脾气不足质和脾弱肝旺质为甚。从后天因素来说,主要有4个方面:一谓喂养不当,或饮食过量,或缺乏必要辅食,或滥投滋补之品,或恣意嗜食,致脾胃受损,导致厌食。二谓病传药害,他疾失治,药石所伤,累及脾胃,厌食乃发。三谓湿邪直中,脾为湿困,纳化失常,发为厌食。四谓情志不畅,小儿神气未充,易感惊恐,每逢环境变化、惊吓打骂,加之肝常有余,肝郁犯脾,导致厌食。
2.临床诊断
病史方面,多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主症见长时间食欲、食量明显劣于同龄儿童,严重时见食即呕、入口即吐;多伴有面色萎黄或冷白,形体消瘦,皮肤毛发稀疏干燥。
另外,本病尚须与疰夏、积滞相鉴别。疰夏发病,一般有“春夏剧,秋冬痊”的季节性分布特点,与厌食相比,常精神萎靡、大便失调、发热,秋凉后可自愈,而厌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季夏尤甚,难以自愈。积滞明显有脘腹胀满、暖吐酸腐、大便酸秽,病程短,起病急,厌食病程较长,起病较缓。临床诊疗时虚仔细甄别。
3.辨证论治
最常见的证型依次为脾失健运型、脾虚肝旺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气虚型、湿食里滞证、等其他类型相对较少[4]。
脾失健运证以食欲、食量明显减少为主要症状,厌食初期多为此证,无明显其他症状。可用不换金正气散(有报道称不换金正气散还可抗HP感染。[5])、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剂加减。脾虚肝旺证以嗳气频繁,胸胁痞满为特点。此类患儿多伴性情急躁、情志失调。可按逍遥散、调中汤[6]加减。调中汤是临床验方,从胃电图上看,可促进胃动力,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阴虚证多见食少饮多,大便偏干,小便短黄,可按养胃增液汤加减。脾胃气虚证多见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多为迁延失治者,临床上多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健脾养儿汤[7]。湿食里滞证多用董氏开胃散[8]。
若与Hp相关,目前有研究把Hp归属于中医学湿热邪毒的范畴。初起选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后期自拟运脾开胃汤治疗。[9]
另可辅以保和片、山麦健脾口服液、健胃消食口服液、醒脾养儿颗粒等中成药。
4.综合治疗
除中医方药外,其他治疗药物主要包括:1.以锌为主的微量元素制剂,及以维生素A为主的维生素制剂。2.调整肠道微生物菌群,多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有报道称,同时联合四磨汤可以显著提高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效果[10]);4.增加胃肠动力药。5.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酌情考虑捏脊法、耳穴法、敷脐法、针刺四缝穴、改良艾灸法、用消食膏作为媒介按摩[11]治疗厌食。
在日常生活中,亦可将含有苍术、肉桂、艾叶、佩兰、菖蒲、蔻香等药物的香佩固定于胸前(近脑中穴),夜间不佩戴时放于枕边,既有利病情恢复,又可起到预防作用。
5.预防调护
首先要注意宣传教育,帮助育儿父母树立科学的喂养观念,纠正小儿不良饮食习惯,勿滥用补品。其次要鼓励三因制宜,加强个体化运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消耗,增加食欲。再者要注意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避免在儿童进食时唠叨、打骂、看电视分散注意力等,防止大脑皮层摄食中枢被抑制,产生负性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性拒食。
6.小结
小儿厌食是重要的常见病证,引起小儿厌食有多种原因,基础证型上的个体差异大。中医药治疗以方药为主,兼有按摩、针灸等多种方式。临床效果证明,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胃肠道超微结构与功能,改善消化微环境,促进消化液分泌,改良微量元素、免疫功能、胃肠动力指标。目前,循证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制约着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领域中发挥独特性作用,还需要努力开拓。
参考文献
[1]马融.中医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114-118
[2]支晓艳.李静.213例小儿厌食症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M]陕西中医.2013.33(12):1639-1641.
[3]胡思源.孔秀路.徐田华.郭素香.小儿厌食(喂养障碍)中医证候评价量表权重系数的确定和应用形式.[M]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2016.33(3):248-251.
[4]毕胜.王雪峰.儿童厌食症中医证候文献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06(01):6-8
[5]王静.“运脾开胃”法治疗儿童HP感染相关性厌食症的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8.03(24):21-22
[6]连俊兰,詹璐,邵征洋,张治国.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儿童血清Leptin、NPY、VIP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2020.27(3):323-345
[7]楼乐雁,郭建芬.刘志英。自拟健脾养儿汤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观察.[M]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6):954-956
[8]王霞芳.小儿厌食症的辨证分型论治[J].中医儿科杂志,2007.3(4):28—30.
[9]黄晶晶.韩新民.韩新民教授治疗学龄前儿童Hp相关性厌食的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11):880-881.
[10]万梦婷.王素梅.郝宏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用药经验.[C]第八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161-167
[11]王程,陈颖颖.中医外治法结合护理干预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研究..[J]智慧健康.2018.04(36):84-86
上一篇:中药炮制的作用及对药性的影响
下一篇:先天愚型儿童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