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10:06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这对本科医疗保险专业教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中起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剖析了人体解剖学在医疗保险专业实施的重要性、问题和应对施,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医疗保险;人体解剖学;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各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新世纪以来医疗保险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社会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快速增加。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目前我国约有30所普通高等院校在公共卫生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本科医保专业。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例,医保专业为一级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自199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属国内较早开展医保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之一。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医疗保险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能胜任医疗保险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和商业性保险机构医疗保险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共2056学时,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人体解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安排53学时。教学任务由本校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承担。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对医保专业本科生学习医学知识起着不可或缺的根基作用。然而,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多且专业性强,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授课重点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和改进。本文介绍本校在医保专业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目的是抛砖引玉,与基础医学教研同仁切磋。
1医保专业本科人体解剖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部分师生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分析表明:不同专业对人体解剖学的认同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科医保专业是一个交叉专业,涉及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而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医保专业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金融保险类专业的一大优势。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体各系统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在整个医学课程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不仅是后续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基础,也为今后步入医保岗位奠定知识基础。但目前医保行业用工存在“门槛低、替代率高”等特点,“科班出身”的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并不占优势。有学生对本专业妄自菲薄,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轻视人体解剖学等相关医学基础课程,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支撑作用,甚至部分教师受到学生影响,对教学产生“挫败感”,出现对医保专业的人体解剖学降低学习要求,减少授课内容,课程“边缘化”或“形式化”等现象,进而导致专业特色无法充分发挥优势。
1.2人体解剖学课程设置缺乏优化,教材适用性不足
目前医保专业的解剖学课程大纲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版”。课程设置与后续课程,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部分脱节。有高年级学生反馈“解剖学内容用不上,已经忘光”,这说明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需要优化,用“源头思维”解决此问题。教材的适用性是选择教材的重要考量因素。国内目前缺乏专门针对医保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若选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材则内容过于繁杂,弊大于利。区别于临床专业的医学课程,医保专业仅需掌握必备的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可适当精简。但如何精简,精简到什么程度,目前尚缺乏精准研究,教学还停留在课时和内容的简单压缩。如何更有针对性地选用医保特点的专业教材,讲求实用性和适用性,让学生的专业知识拉开与非专业人士的差距,提高专业“含金量”,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应对策略
2.1明确解剖学在医保专业中的重要性
本校医保本科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以来发展较快,现已成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之一。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可具备医疗保险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我校医保专业本科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率,省内用人单位反响较好,说明包括医学课程在内的总体教学效果显著。但与此同时,医保行业的高端人才仍相对缺乏,说明教育培养方面仍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要提高学科认同感,以正面实例鼓舞人心,促使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到医保专业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安排在新生第一学期。面对可塑性很强的大一新生,结合近年来的思政教育,教师强化解剖学是与“医”字相关的所有专业的“大厦基石”,医保专业也不例外。另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除了用传统教学方法及近年来的PBL教学、翻转课堂等新教学形式外,还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热情,严格要求,正面鼓励,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次,教学中强调“医保特色”。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医保专业的学生对人体解剖的学习是为了掌握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医疗保险核保、理赔、营销、客户健康管理等技能,以及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医疗费用审核、伤病查勘等专业工作的能力。系统解剖学的学习能够满足医保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因此我们没有开设局部解剖学,但也对其中局解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了强调并要求掌握,确保以点带面。如:甲状腺癌在医保中是否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癌症”?其标准定性不属于解剖学教学内容,但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甲状腺的结构与功能及局部相邻淋巴结等形态学基础内容,为医保实践中的问题提供医学知识基础。这些鲜明的医保特色内容,既能够使教学生动有趣,也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了解。
2.2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和关键。本科层次的医保专业教育经过20多年探索,很多院校已从“摸着石头过河”逐渐“规范化”,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基础+专业+实习”课程设置模式。我校本专业也不例外,但遵循“有所强调,加强融合,结合实证”的精神。首先,我们强调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因“保”施教。本校的医保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类课程、医学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构成,涉及医学、管理学和保险学等多个学科,时间安排较为紧迫,因此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尤为重要。我们的实施原则是“大方向全面掌握,小细节重点了解”,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保持并形成稳定的课程设置框架,教学大纲在稳定中不断优化。
其次,要加强学科融合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连续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这是医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因此,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上一定要避免过于分散,同时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改变目前专业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并对现有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确保保险知识与医学知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解剖学教师还需要将解剖学部分与后续的生理学以及临床相关的内科学和外科学密切协作,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融合,把握课程整体结构,使每个知识点都能融会贯通。我们用“请进来”的方式,安排一次校外医保专业人员侧重以一个解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为例,引导学生将解剖课程有意识地与将来保险专业部分的学习连贯起来。最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引入案例,推进讨论式教学。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点,分析讨论各种案例所出现的症状、治疗过程及与之相对应的保险处理方式,加强所学知识的整合和提炼,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教材方面,我们选用的是适合医学法学、医学实验、医学检验等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其中解剖部分内容为系统解剖学。考虑到医保专业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及相关需求,我们参照国家教育部门关于人体解剖学课程基本要求所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正在编写专门适用于医保专业的《解剖生理学》教材。其中解剖学部分,我们结合医保实践和社会影响较大的相关案例,有针对性地在确保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彰显专业特色。总之,在教材选择方面我们遵从适用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则,积极编写新的针对性更强的教材以应对当前的不足。
医保专业综合性高,实践性强。作为医学边缘专业,合理安排医学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人体解剖学作为基础课程不仅方便了后续临床知识的学习,也为今后毕业生从事医疗保险工作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培养医保专业人才需要解剖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满足医保专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创新性,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医疗保险专业人才。
上一篇:中药服法与临床药学分析
下一篇: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