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06 10:34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高端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其配置水平直接关系着医院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以及医院社会形象塑造情况。大型医疗设备长期在高强度使用状态下难免发生故障,如若排查不及时,很可能干扰医疗工作实施过程,甚至出现医疗风险,诱发医患纠纷。因此,应明确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升设备的开机率、完好率,对临床各项医疗活动顺利推进起助推作用。
1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
目前,医疗设备市场竞争激进化,部分设备厂商为谋得更多经济利润,针对医院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仅为医院提供少量的使用说明,不提供维修技术服务,以致设备维修工作开展阶段遇到诸多阻碍。同时,一些厂商将设备售后视为利润的新增长点,通过保修、售卖配件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以致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明显增加,部分设备的维修费用明显超出采购成本[1]。此外,医院维修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医院通过引进大量大型医疗设备壮大发展,而没有重视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导致设备维修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外加设备厂商在维修技术方面形成的“垄断”,造成很多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有效技术开展设备维修工作,而只能依靠不断归纳与摸索维修经验进行维修。
2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
2.1 定期维修保养意识不足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而言,不仅要在其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处理,也要做好定期维修保养工作,进而及时发现隐患,早期消除,将对设备性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减少设备维修成本。但目前医院投入使用的常规设备类型、数目繁多,维修人员工作繁重,很容易顾此失彼,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难以确保维修保养工作定期开展;同时,部分医院针对大型医疗设备长期秉持“重使用,轻维修”的观念,未从思想上给予定期维修工作足够的重视,且未完善与大型医疗设备定期维修相关的体制,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率,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
2.2 维修技术落后
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些医院在实践中改进了设备的维修技术,但效果不显著,与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维护标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维修工具、检测手段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可能与医院主观上不愿意在设备维修方面做出较大投入存在相关性[2]。
2.3 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级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演变成医院管理的盲区,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很多医院未建设内容周密的管理制度或制度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即便部分医院建设了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但并未明确规定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量的比例、学历要求、准入资质等,且制度实施阶段内容修订、补充缺乏时效性,与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归其原因为,医院在制定规划与发展战略时,针对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未设定确切的建设和管理标准,不利于有关管理体制的建设。
3 维修策略
3.1 加强定期维修保养
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方面上,认真落实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以提升设备维修质量。在实践中,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维修、养护工作应分开进行,推行预防性维修、风险调控及定期保养方案。有实践表明,预防性维修是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完好率与利用率的基础措施之一,应将其看成是设备使用管理实践中的一项基础性、全员参与的工作;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其技术状态,确保其长期能处于最优良的运行状态中[3];此外,应定期开展保养工作,及时修复与调换磨损的零部件,尽快恢复设备的功能,并组织专人定期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减少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因此,一定要认真落实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计划,确保日常维护全面、季度维护及时、年度维护与技术性能检测达标。例如,对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这一大型医疗设备,明确要求电源三相负荷务必处于均衡状态,但临床实践中可能由于零线接触不良而破坏电源三相负荷的平衡状态,即使负荷不均衡状态维持时间极为短暂,也可能烧损主机设备,因此,应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工作,早期解除运行阶段滋生的安全隐患。
3.2 提高维修技术
首先,要求医院设备科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维修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自觉参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科室的相关业务学习活动,加强技术经验的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也可以参加培训活动、技术交流会议、定期或不定期的外出进修等,以上培训形式基本以实践为主,理论结合更具针对性,便于积累经验。其次,医院在投用大型医疗设备前期,应向设备厂商提出开展专门的设备操作与维修培训活动,协助维修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与处理简单故障的方法,并加大维修技术开发力度,如针对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部门加强改造,协同临床科研创设课题等,基于技术开发与科研活动,整体提升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4]。此外,发展医工交流平台,将本区域医学工程学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加强区域与院间协作,促进智力资源共享和业务素养提升过程,在技术层面上鼓励维修人员与厂商维修工程师加强沟通,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素养。最后,医院应创设专门的设备维修资金库,购置大量的新型维修工具,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顺利推进奠定重要基础。例如,在安装X线机时,若地线断路,很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在不明因素作用下,可能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屏幕图像形成不同程度干扰,面对以上情况,应重点彻查电源地线的接触状况及机房周围环境,特别是理疗科、口腔科常用高频仪器是否对其形成不良影响等,进而更快速地探查到问题的始源,及时解除故障。
3.3 设置维修机构
(1)维修计划室:由设备科主任直接领导,指派1名主管人员组织并负责执行,督导全体维修人员参与设备维修计划实施过程;在预防性维修、故障维修及日常维护等活动推进阶段,均要拟编周密性的规划;特殊情况下,可以结合维修规划预算经费,及时上报经济管理科审批[5]。(2)档案资料室:全面采集、认真记录大型医疗设备结构、运作原理、正确操作与维修方法等信息,科学分类,加强管理,保证维修活动有档案可查找,维修行为有凭据可依靠,维修方法恰当,调换部件精确。(3)维修操作室:通常有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及其他类专用设备维修室等。
4 小结
近年来,现代医学科技快速发展进步,医疗设备更新换代是医院硬件系统建设的必然趋向,也是提升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大型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被不断重视,但维修工作推进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应从加强定期维修保养、提高维修技术及设置维修机构等诸多方面着手,确保设备使用状态安全,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1]罗代毅.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J].健康必读,2018(28):229.
[2]周德海,田锋,赵运立,等.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中电离辐射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7):138-140.
[3]李增强.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8,31(8):80-81.
[4]杜继生.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的科学维修及保养方法[J].医疗装备,2019,32(9):69-70.
[5]马骏.综合性三甲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医疗装备,2018,31(17):90-92.
上一篇:药学实验室的建构与管理
下一篇:语文的应试教育局限性与教学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