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医学论文

自拟正眠汤治疗失眠经验探析

时间:2022-12-21 15:31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失眠是指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不高,中医称为“不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属于较难疑难杂病之一。失眠严重困扰着广大人群,给人们带来极大痛苦和影响,而失眠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显著,且失眠病因病机复杂,给临床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章以自拟效方正眠汤为基础方,方剂由酸枣仁、首乌藤、合欢花、白芍、当归、茯神、姜半夏、薏苡仁、磁石、龙骨组成。方中酸枣仁、首乌藤补肝宁心,养心安神共为主药;白芍养血柔肝,当归补血和血,合欢花开郁解忧、除烦安神,茯神宁心安神为辅药;半夏、薏苡仁健脾和胃,磁石、龙骨重镇安神以助主药效力,为佐药。同时又在临床中根据不同患者证候类型灵活适当加减,治疗多获良效,效果更佳,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失眠;正眠汤;疗效

  失眠是指患者在拥有合适睡眠环境和时间的情况下,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学习和生活的一种睡眠障碍[1]。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有研究表明,我国约有3亿成年人失眠[2],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3],失眠又分为短期、慢性或其他失眠。(1)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包括:(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 min[4];(2)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6 h;(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4)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5)日间残留效应:次日清晨感觉嗜睡、头昏、精神不振、乏力等。(2)根据病程分为:(1)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在定义上中医与之基本一致。(2)亚急性失眠:病程4周~6个月。(3)急性失眠:病程<4周。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在古籍中又称为“不得卧”“目不暝”或“不得眠”,临床症状为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再寐,甚则整夜不能入睡[5],是心、脾、胃、肝、胆、肾等脏器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而导致功能失调,心神不宁,主症为睡眠深度、时间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寐不安或彻夜不寐。失眠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已成为临床的常见和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当前,对失眠的研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列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入睡和睡眠障碍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时间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为常见的睡眠障碍[6]。有关失眠的病因病机,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多有论述,如《素问·病能论》提出:“五脏损伤,精有所失,而致睡卧不安。”《素问·逆调论》则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即脾胃不和,食滞内扰,胃气失于下行而不得安卧。《难经》提出了阴血不足、虚热扰心的病机。在此基础上,后世对失眠的认识逐步加深。归纳总结,对于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失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实证可见心火偏亢、肝郁气滞、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及气滞血瘀等;虚症则有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肝肾阴虚等。虚实夹杂也较常见,而引起失眠的直接病机则是心神不宁。情志不遂、思虑过度、饮食不节导致肝郁血虚,脾胃失和则是常见原因。基于此,笔者在临床治疗失眠时,结合前人经验,以自拟正眠汤为基础方,再根据临证时患者的具体证候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正眠汤由酸枣仁、首乌藤、合欢花、白芍、当归、茯神、姜半夏、薏苡仁、磁石、龙骨组成。方中酸枣仁补肝宁心,首乌藤养心安神,二者相配合治疗失眠效力倍增,共为主药;白芍养血柔肝,当归补血和血,合欢花开郁解忧、除烦安神,茯神宁心安神为辅药;半夏、薏苡仁健脾和胃,磁石、龙骨重镇安神以助主药效力,为佐药。临证时,阳热偏亢者,酌加黄连、龙胆草、栀子等;痰热内扰者,可加竹茹、黄连等;气血两虚者,加党参、黄芪、龙眼肉等;心胆气虚者,加党参、菖蒲、远志等;气滞血瘀者,加红花、郁金等;肝肾不足者,加地黄、旱莲草、女贞子等。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36岁,2017年8月4日因失眠2年来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入睡后易醒,每夜睡眠约3 h,常需服用艾司唑仑助眠。平素常感心中燥热,急躁易怒,胸闷,乏力,小便发黄,大便偏干。询问其月事如常,工作有压力,但发病前无应激事件。曾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现察其舌红苔薄黄腻,脉沉数。诊断为不寐(失眠),辨证为心肝火旺,兼痰热内扰。采用自拟正眠汤加减,方药组成:酸枣仁30 g,生磁石30 g(先煎),白芍20 g,当归15 g,合欢花12 g,首乌藤20 g,法半夏10 g,生薏苡仁30 g,茯神20 g,生龙骨30 g(先煎),生地20 g,竹茹12 g,枳实12 g,黄连6 g,瓜蒌20 g,草决明15 g,琥珀粉1.5 g(冲服)。7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患者服用中药后,未服用艾司唑仑,每晚可入睡近5 h。但仍有燥热感,二便正常,舌红苔微黄,脉稍数,上方减琥珀粉、草决明、瓜蒌,加栀子15 g。7剂,水煎服。2017年8月18日再诊,患者每夜可睡约6~7 h,自觉燥热感消失,白天体力正常。舌边尖稍红苔微黄,脉较前平和。效不更方,药量减半,10剂水煎服,以资巩固。

  按:该患者为年轻女性,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烦躁等证,致心肝火旺,并兼有痰热内扰,故以正眠汤为主方,加生地、黄连、草决明清泄心肝之火,竹茹、枳实、瓜蒌清热化痰、解郁除烦,琥珀粉镇静助眠。二诊睡眠改善,但燥热感未去,故加用栀子加强泻心火之力,收到较好的疗效。

  例2:患者,女,70岁,因间断失眠30年,于2018年3月9日就诊。患者30年前因生活琐事出现入睡困难,经治疗好转。但此后稍不顺心,即又出现失眠。及至近5年,患者几乎每夜失眠,入睡困难,眠则多梦,易醒,不易再入睡。每天睡眠不足5 h。因惧西药不良反应,曾服用多种中成药治疗,均疗效不显。因长期睡眠不足,患者面色不华,疲倦无力,食欲差,头晕乏力,心悸,时有自汗,间或便溏,小便可,舌淡苔白,脉沉弱。四诊合参,诊断失眠,证属心脾两虚。采用正眠汤合人参归脾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酸枣仁30 g,白芍15 g,合欢花12 g,首乌藤20 g,姜半夏10 g,生薏苡仁30 g,茯神30 g,人参9 g(另煎),炒白术20 g,炙甘草9 g,炙黄芪20 g,龙眼肉15 g,远志10 g,木香10 g。7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患者诉入睡后睡眠持续时间增加,白天精神较前好转,但入睡仍慢,舌淡苔白,脉沉弱。前方起效,暂不更方,再服14剂。2018年3月30日复诊,失眠明显减轻,入睡较前明显加快,每天可睡5 h以上,偶感疲劳,无自汗,食欲较前好转,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弱。上方去姜半夏,龙眼肉、炒白术、生薏苡仁、茯神剂量减半,加当归9 g。14剂,水煎服。2周后再诊,患者病情稳定,每夜可持续睡眠5~6 h。脉象较前有力,继服前方14剂。2018年4月13日来诊,患者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入睡稍慢,但不持续,脉缓。嘱服人参归脾丸1~2个月巩固疗效。同时嘱患者注意调节情绪。

  按:此例患者失眠日久,并因年老体衰,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故初诊时用正眠汤合用人参归脾汤增减以补益安神。减磁石、龙骨,恐其重镇伤脾;因便溏而暂去当归,得效后逐渐调整药量直至改为丸剂巩固疗效。

  讨论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多为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阳不入阴、阴阳失调而发病。其是一种在心理因素影响下而出现的,主要表现为较长时间睡眠障碍,病变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实有虚,笔者认为实证多见于失眠症的初期,西药镇静催眠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对西药不良反应的担心增加,致使精神情绪失常逐渐明显,从而导致焦虑、抑郁出现,因此多数患者转为中医治疗。辨证为肝郁心脾两虚证,法以疏肝健脾,养心安神,采用自拟正眠汤治疗。本方由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白术、炙黄芪、党参甘温健脾益气;龙骨、牡蛎、夜交藤加强重镇安神;白芍、柴胡、当归疏肝解郁,养血柔肝;茯神、远志、酸枣仁、丹参养心通络,除烦安神。现代药理学也研究证实茯神、丹参、白芍、甘草、柴胡、当归、远志、酸枣仁、夜交藤等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均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安神作用。因此,诸药合用,能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况,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选取2例典型失眠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药物进行加减,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疗效显著。因此,采用自拟正眠汤治疗失眠值得信赖,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红.失眠的针灸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3):392.

  [2]Atkin T,Comai S,Gobbi G.Drugs for Insomnia beyond Benzodiazepines:Pharmacology,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Discovery[J].Pharmacol Revk,2018.70(2):197-245.

  [3]Grosshans M,Mutschler J,Luderer M,et al.Agomelatine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insomnia in abstinent alcohol-dependent patients[J].Clin Neuropharmacol,2014.37(1):6-8.

  [4]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M].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362-368.

  [5]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61-462.

  [6]陈湘君.中医内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思路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