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文艺论文

传统手工艺及其当代变迁研究

时间:2023-07-15 11:21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技术的解蔽性帮助人类延续自己的历史。面对神秘的大自然,人类凭借动物性的本能,不断试错,以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但想象力又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类逐渐学会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私有制出现之后,技术对自然的解蔽从一种自我和谐的状态转变成一种逼促(Herausfordern)和摆置(Stellen)。一切为生产力发展让步成为主流。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社会趋向于追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人类最初那种亲密、团结的德行社会被独我、逐利、分离的市民社会所取代。海德格尔称为天、地、人、神合一的四元并非自然和历史的宇宙,也并非上帝的创造物,而是在敬畏未知和人类生存的博弈中找到的一种和谐的方式。在此四元世界中,人居住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等待诸神,强调这种“诗性生活”是因为海德格尔认为人只有在诗意中才能真正倾听“存在”,回归“存在之家”,从“无根之人”重返“意义生活”。基于种种阐释,文章分析传统手工艺及其当代变迁。

  关键词:技术;艺术;传统手工艺;海德格尔

  1 手工艺的定义

  物之为物,当人们想要认识某物之存在,要紧的是对物之为物因素的经验,必须了解长期以来以物这个名称来称呼的所有存在者归属的领域[1]5。如尼采所说:“只有无历史的东西才是可以定义的。”而传统手工艺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进化的产物,无法将其看作一种现成的、呈放在眼前的东西。当人们想用一些词语或句子,就像界定玉雕一般,将诸多与之匹配的元素以“传统手工艺”的名号框住,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时,却发现总有无限的新出现,或者是尚未被看见的似乎能够装进这个集合里的存在。

  例如,人们尝试将传统手工艺拆分成手、工、艺三者的组合,以一种主体、实体、属性的结构给这些存在总结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但论证其中任何一种都将陷入另一个场域从起源到现今的无限循环(Infinite-loop)。因此,只能设定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扩大或缩小的集合。

  任何事物一旦和生产力挂钩,一部分不免会加速发展,一部分则会加速牺牲。正因如此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它已无法匹配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传统手工艺被赋予一种类似于“古文物”的身份,其是记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文化传承、文化表征的作用[2]。但事实是在很多消费者的认知中,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但不实用,而且已经过时了。

  例如,一般苗银(白铜)打造的凤冠的重量在2~5 kg,整套嫁衣银饰的重量一般在15 kg以上。事实上,一套完整的传统手工制作的苗族银饰不符合现代人对穿戴舒适性的要求,同时从审美角度看,其样式和当下流行的饰品样式存在一些偏差。

  “不实用”是因为它被技术抛弃了,技术进步将满足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过时”则是审美和传承之间出现了分歧。可以认为,“古文物”是传统手工艺的事实定位,但这个称号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并非荣耀的奖牌,而是出于商业利益或历史情怀被给予的。由此可知,脆弱的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是很难存活的,得益于时代背景才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

  倘若想尽可能完整研究传统手工艺,将涉及传统手工艺、现代工艺以及艺术这三个方面,它们都缘起于同一时刻。根据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定义,上述三者是难以区分的,尤其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

  传统手工艺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释道,生产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生产——技术成为实践的基本内容,并且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3]。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早期的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智人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动物不可计数,出于生存的本能,并不只有智人会使用简单“工具”去获取生存资源。如人们熟知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但是日常生活中却能观察到,乌鸦为了吃到瓶子或是管道中的食物,会将树枝或铁丝叼在嘴上,然后把食物勾出来。哺乳动物则掌握了更高级的使用工具的技能,如海狸会用形状合适的石块敲碎贝壳,以吃到贝壳里面的肉。

  人们认识了某一种行为,但是还得去衡量“是本能还是经验”这样的问题。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适应环境、获得存活和延续的能力是生物的唯一目的,基于这一目的,出现的诸多反应在成千上万年的进化中成为本能。本能是一种冲动和反射,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会表现出来。

  维特根斯坦曾指出:“一条狗怕它的主人打它,但是不怕它的主人明天打它。”一些猩猩通过人的训练能够懂得一些简单的句法,或是通过手势与人类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但是没有确切的实验数据能证明猩猩掌握了语言能力,或者这些行为是出于自我意识。

  由此可知,手工艺的出现是出于自我意识而非动物本能。同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特征,这种制造或改造工具的行为带来了人類历史上无数个文明。人类以技术或者手工艺作为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去改造世界,创造文明。

  2 溯源手工艺

  为了获取食物,早期人类开始尝试使用工具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工具可能是一根骨头,或一根木头,最初它们只是一些能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但无论是骨头还是木头,都存在使用起来不趁手的问题,例如,边缘太钝的骨头或木头不利于提高捕鱼效率。于是人类开始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如把骨头或木头的顶端磨得比较尖锐,如此捕猎方便了很多。

  例如,大溪遗址[4]出土了大量的骨器具,其外形有的如针,有的如铲,有的是锥形样式,表明这些骨器被改造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工具,虽然并没有规范化制作,但是改造原始材料这一过程本身就包含了超越动物的行为——思考。

  对于劳动与思考,马克思曾论述道,“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5]。

  “工艺技能产生的顺序与人类自身从事狩猎进化到定居,从村落居民进化到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相联系。”[6]由于地形和资源等因素,人类逐渐分化出畜牧和农耕两个类型的发展模式。北方严寒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无法提供定居的条件,于是向南方迁徙的部族在旅途中学会利用兽皮,起初兽皮并未经过加工。南方湍急的河流和肥沃的土地改变了人类迁徙的生活方式,人们开始世代栖居在一个地方,并由部落发展为城池。在这个过程中,泥土成为十分重要的生产原料,常用于建造房屋和制造别的生活工具等。

  除了大型城池的建造之外,还不得不提制陶术。最初的陶器完全是手工制作的,像泥塑一般制作器皿,直到公元前2000年,才出现了由两块平坦的圆形厚板组成的陶轮。虽然早期的陶器生产技艺粗糙,但是从各地出土的文物可知,这些陶制器皿上有彩绘或是被刻印的痕迹,这也证明手工艺品身上凝聚了技术和艺术两种属性。

  3 手工藝的变迁

  如同马克思所说,“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种美的规律也是艺术的初始。艺术的起源有无数种说法,比较常见的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以及劳动说。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提取共性,艺术产生于人类主观的表达,是人类主动创造的,和那些骨器、石器一样。从这一点可以推证艺术对人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认为,“从现存事物和惯常事物那里从来看不到真理。毋宁说,只有通过对在被抛状态中到达的敞开性筹划,敞开领域之开启和存在者之澄明(Lichtung)才发生出来”[1]10。这种“敞开领域之开启和存在者之澄明”就是去敝。 无蔽就是一种真理(Wahrheit),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与无蔽乃是一回事,它们都是指自身显现的东西。在这种无蔽发生之际,存在者及其存在才能成为其自身。人们需要认识事物,获取真理的果实,这种去敝是必要的。所以诗意创造就是这种筹划,为“存在者之间打开了一方敞开之地”。

  德语“作诗”一词的词源可追溯到希腊语deiknumi,后者的意思是“显示,使某物变得可见,使之变得敞开”,从这一层意思可知,原初的诗是为了揭示某种存在或者说解蔽。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研究,“技术”(Technology)起源于希腊文τ?χνη(techné),它既表示人造的器物,又表示人类的创造技能。技术得以创造器物是它从原始时期就开始在对自然的解蔽中总结经验。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原始人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将自身出于生存的本能行为转变为可以代代相传的技术。

  著名工程师F·德韶尔借助康德的三大批判对技术制造发表了深刻的批判:“以发明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技术制造事实上是在同‘自在之物建立一种确实的联系,这一联系可从两方面得到证实。首先,像手工制品的那种发明在现象世界里原本并没有这种东西的存在;其次,当这种发明在现象世界里出现的时候,这种发明就能够发挥作用。”[7]但是,这种发明创造并不是人类主体凭空想象的存在。就像用于盛装物品的器皿,最初可能仅是自然界中一切可见的平坦之物,如一块岩板,或一片较大的树叶,然后不实用的岩板和耐久性差的树叶变成藤条编制的篮子或兽皮缝制的袋子,再然后人们认识到泥土经过烧制后会变得坚固,手作的陶罐便应运而生。

  储物工具是一种符号。储物工具的出现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有了“积余”,如收集的种子,这些种子会在来年的耕作季节又复归于大地,生长,结出成倍的食物和新的种子。这是一种循环,在这种循环里,人以一种主动的方式认识自然万物,这种主动区别于如今对高生产效率的过度渴求,这也是解蔽的过程。

  4 结语

  海德格尔说:“倘若我们逐步地追问被看作手段的技术根本上是什么,我们就达到了解蔽那里。”人在与自然的交互中产生关系,让自然以一种逐渐展露自身的方式向人们呈现自己。在这种解蔽的过程中,早期的手工艺以“诗意地栖居”的方式作为人与自然交互的纽带而存在。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20:5,10.

  [2] 吴南.中国传统手工艺术活态传承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45.

  [3]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3-274,310.

  [4] 四川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J].文物,1961(11):15-21,60,71.

  [5]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1-210.

  [6]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世界工艺史: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M].朱淳,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16.

  [7] 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26.

上一篇:汉代龙形玉佩纹饰及其设计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