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2 09:41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从基本的文献汇整开始,通过对中国传统五色系统的文化基础进行梳理,在以探索中国传统五色系统为主轴的同时,辅以中西方色彩观念的比较,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色彩来传达自身的感情、思想、信仰等,通过总结这些宝贵的经验,让那些最能体现独特的民族性,延续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的色彩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关键词:传统五色系统;东西方色彩观念比较;阴阳;五行学说;儒家
“五色”概念之说,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其说云:“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五色即青、赤、黄、白、黑,相传由舜帝提出,五色系统的构架是夏商周三代推行的五行学说,对应五行,中国五色系统把色彩分为正色和间色,正色是青、赤、黄、白、黑,间色是绿、红、硫黄、碧、紫。中国五色系统是在以五正色为中心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出的一张包罗万象的网状色彩系统。
想要了解这个系统,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五行学说的探究是无法回避的,它们才是传统五色系统所依附的根本,也是解读为什么中国色彩不同于世界上其它地区和国家的色彩表现最适合的方式,这是基于“文化是特定地域的民族意识、习俗、历史、经济、思想、社会体制……直至审美综合体现导致的结果”的认识,所以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色彩喜好,它们都是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意识形态在色彩应用过程中的体现。那么,中国的传统色彩观是基于怎样的文化背景而发展起来?它和其它文化圈里的色彩文化又有怎样的不同?要明确差异,笔者以为,首先是要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这个论题便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一、以色明礼的儒学
儒家对色彩观的描述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却对中国礼制用色有很大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和“礼”,“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政治理想,是通过 “礼”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
例如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而乱雅乐也……”出于对“礼”的秩序的维护,孔子“恶郑声而乱雅乐”,以此做推演可知,原来“朱”是正色,“紫”是间色。所以,儒家的色彩分类标准是“礼”,是从“礼”的角度将色彩分成不同的等级,而完全把色彩本身的物理属性抛掷在外,使色彩观念化。
儒家早期色彩观念把五色与“仁”、“德”、“善”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姜澄清先生在《中国色彩论》中将之称为“文化网络”,“色”只是这“网络”中的一根线索,也就是在很广泛的文化制约中来择色、用色,遵礼而用,各个阶层的人,不能逾越等级秩序。这使得色彩的选择,很少从审美角度出发,个人的好恶被压抑在政治的需要之下,从而压制了科学色彩学的产生。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看似很牵强的跨范围言事的方法竟对后世的色彩实践及色彩观念有巨大影响,究其原因,它提供的是一种理论指导,是一种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孔子的话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奠定了中国色彩的美学基础。
二、传统五色系统和阴阳、五行的关系
儒家学说提供给五色系统的是一种社会伦理上的理论指导,它让人们通过对色彩的等级化来体现阶级社会中人的等级地位,然而如何具体的落实到政治、军事、农业、生活等的方方面面,则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来完成的。
阴阳五行的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人在面临自然界变化,经观察而产生的对自然规律性变化所对应出来的规律性概念。
阴阳观中的阴是指山的北面或是较暗的一面,阳是指山的南面或较亮的地方。影响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在居住方位的选择,偏向于座北朝南。而美学中的重要概念,诸如刚柔、动静、虚实之类,正是阴阳观的引申,这种两两对立同构的概念,也常用于色彩中,如浓淡、枯润、冷暖、正间色等等。
五行则是指创造世界的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战国末年的阴阳学家邹衍提出了“五行生胜”的观点。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而水胜火、火胜金、金勝木、木胜土、土胜水则是“五行相胜(克)”的转化形式,前一种说明事物之间相统一的关系,后一种说明事物之间相对立的关系。色彩中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就是由五行生克说加以解释。
在五行学说成了一种认识论、方法论的思维模式后,古人便将一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存在或现象关联而为“一”,再与阴阳学说相配合,便成了无所不能解释的法门。随着时代的推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依据这个模式,再根据治国之需来加以调整或添减,逐渐构建成一个庞大而无所不包的“文化网络”,阴阳、五行是这个网络的“纲”,衍生总结出五色、五音、五味、五体、五方等万物的归属,根据五行的不同性质,归纳出一切事物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2000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古人看似有些“草率”的把世间万象都“局限”在五行架构中,却也让今人从“局限”中看到蕴含其中的智慧和光芒。
阴阳五行思想是古代中华民族政治的指导思想,也是开启五色系统大门的钥匙。在阴阳、五行说风行后,色彩问题才真正是“玄化”了,色彩理论也才自成体系了。这种理论,对色彩的形成、性质、功能以及色与色的关系等等问题,都作了“玄”的阐述。
五正色是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原理确立规则,形成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的固定组合,号称“五行色”。五色与五行系统中相生相克观念一一对应,产生五色生克,加之与儒家思想杂糅在一起,被进一步强化成礼制,约束和规范着历朝历代的造物行为。
五色生克,缘于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五行之间是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对地,两色相生,黑生青、青生赤、赤生黄、黄生白、白生黑。
五色相克源于五行的相克。五行相克,含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的意思。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对地,两色相克,青克黄、黄克黑、黑克赤、赤克白、白克青。
三、东西方色彩观念比较
色彩给予人的感受往往是最直观的,就算是没有受过专门色彩训练的普通中国人也能一眼就辨别出什么是具有“中国味儿”的色彩,什么是“洋味儿”的色彩,其实色彩本身是一种很客观的东西,它没有所谓的美与不美之分,所不同的是躲在色彩背后的人们的观念,即不同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习性,东西方不同的色彩观念造就了各自不同的色彩表现,但凡中国古人看到某种色彩时,几乎是本能的要与灾祥、凶吉、祸福联系在一起,色彩已经超越了它本身概念中色相的限制,即使也有分正、间的对立关系,也不是色彩物理属性的对立,不是按科学去做色性、色度的分析,比如紫与朱、青与绿,它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观念对立色。
在西方,古希腊的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他指出绘画要用“对立”的颜色去“描绘酷似原物的形象”,这个原则几乎奠定整个西方美术史的基本“色调”——忠于原物的古典写实主义,之后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达芬奇,这个体系越发完善,达芬奇甚至明确指出“绘画是一门科学”,并把色彩观念和用色方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西方色彩观也是理性的,是忠于物色的,这也致使最终是西方产生了近代色彩学。
对于东西方色彩观念的不同,姜澄清先生曾說:“西方理论是“色彩即色彩”,东方则是“色彩不仅仅是色彩”。……中国的色彩学理具有很浓的心理学性质,这种心理学包含着阴阳观、五行说、伦理学乃至有巫文化性质的谶纬之学等等。诚然,西方色彩学理论也是对色彩心理有很深的研究,但这种研究的方法是科学的,即是心理反应,也是经过了“临床”实验。”
但是,这种不同本无所谓优劣,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20世纪初以来,中国传统色彩观几乎被遗忘了,更有以西方色彩观来否定传统色彩观者,这种以西非东或以东非西都是不科学的态度。对此,姜先生指出:“凡性质不同的学理,皆不宜以此非彼,以彼非此,批评尺度只能以本系统的学理为准”,……东西方比较而导衍的“优劣论”,是学术研究上的不幸”。
结语:
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是博大精深的。它像是一张包罗万象的网,而网上的每个节点都有可能伸出更多的小网,与其说它是系统,不如说是在一个大的儒家礼制和阴阳五行框架基础上,人们在农耕生活中体悟着四季和自然生态的种种跟迭循环的现象,慢慢累积出的择色、设色的经验,面对这些宝贵经验,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性去了解那些已散落在历史记忆中的色彩碎片,撇开中那些不适宜于现代社会的因素,让那些最能体现独特的民族性,延续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的色彩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上一篇:西方各时期美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陶瓷艺术中应用花釉装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