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文艺论文

中国画创作灵感和方法

时间:2022-06-06 10:10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在中国画创作中我们要培养画家的审美意识,从而提升绘画格调。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提取概括出最经典生动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感动他人的典型形象。绘画过程中不断的发掘自己的艺术语言,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更多的注入情感,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我。

  关键词:审美意识;格局;典型形象;格调;艺术语言;表现形式

  在中国画学习的漫长道路中,大家往往都从临摹、写生开始入手,而最难的阶段就应该是创作了。创作是艺术家通过长期的艺术学习和艺术探索形成艺术作品的一个过程,需要艺术家进行长期的生活积累,通过大量的实践形成具有自己独特审美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然后不断完善和精进形成最后的艺术作品。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提出的“四竹”理论是描述艺术创作过程的一个生动的例子。他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将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看到了现实中的竹子后,胸中突然涌出画意。胸中之竹并非眼中所看到的现实的竹子,顺势磨墨展纸,挥笔画出的竹子又非胸中意象的竹子。竹子在这里只是一个意象,形成意象、创作意象和表达意象的这个过程都经过了画家人为的提炼和概括。郑板桥用“四竹”理论告诉我们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是从现实中提取素材,将素材进行概括,从而形成完整的艺术意象,最后运用艺术语言表现出来,将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再到艺术表现用简单的方式将给大家。但是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与艰难漫长的思索中,我发现创作需要大家谨记以下几点:

  在中国画创作中,首先,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艺术审美意识。艺术审美是艺术家最重要品读艺术品的“格局”与“意识”观念,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审美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虽说艺术不分好坏,都是画家长期沉淀的艺术作品,是发自画家内心的感受,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家,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作艺术品。这需要我们长期进行审美培养才能形成的一种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区分真正的艺术品与所谓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给予人的是一种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具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会人的精神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才具有审美价值,也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只有经过时間的沉淀,真正的好的艺术才会被流传下来。艺术家的审美高度对其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上层建筑”指导我们的行为,只有审美高度达到一定水平,创作艺术品过程中“意识”的高度才会形成,所以艺术创作中,审美意识是重中之重。

  其次,在中国画创作中,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生活积累,素材积累。就如石涛所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千山万水看过、走过、踏过、抚摸过、感受过、才能有所感悟与总结,通过艺术实践,将其表现在纸上,这只是创作的一个前提。我们要将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或者间接经历的事情都具有成为艺术创作素材的价值。当然,这些素材必然是你认为“美”事物,无论从它的造型、形态或者是给人情感上带来的感动,都是我们所认为的“美”的事物。我们要不断将这种造型上美的,情感上美的画面收集、总结、归纳。从而可以进行艺术创作的下一个阶段,将我们看到的表现在我们的画面上,将我们的审美意象通过我们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艺术态度、艺术观念及艺术作品。这些素材必须是生动的,具有一定典型的形象。

  在中国画创作中,我们一定要谨记,“技巧”相对于“情感”来说,我们更应该倾向于后者。绘画不是为了“炫技”,自我们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我们常被教导也一直是我们绘画的指导方针:“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的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细微之处。但是多被人误解为要极致的细腻,极致的“像”。所谓的“像”就是对现实自己的模仿,只是一种模仿能力。艺术技巧是我们传达艺术作品内容的手段和创造艺术形式的能力,它是将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本领,是一种能力。这与艺术家的“意识”和“格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我们的艺术技巧,也就是绘画能力单纯的模仿现实,从而达到和相机一样的高还原度,这不是艺术家所应该追求的。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甚至是短期的培养都可以达到。我们更应该关注到的艺术整体的格调与意蕴,艺术真正的“美”。是一种创造,不是一味的模仿。切莫为了技巧而技巧,而是用我们长期形成的审美,不断的去创造属于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在中国画创作中要不断的去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对大自然或者经典画作的总结和概括,模仿自然或者模仿前辈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阶段,最后都要跳出前人的绘画模式,找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表现形式。我们要不断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只有对自己足够了解,对世界足够了解,不断地去体会,去感悟,摸索自己的世界,才能拥有自己的绘画语言。寻找自己的自我语言,并不是让我们去寻找猎奇或者“与众不同”的怪异的方式,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寻找一种和自己画面需求相切合的艺术语言,才可以更好的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美和丑的认知。

  最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在我们的传统中寻求新的突破,还要时刻保持清醒,在中西融合的绘画时代,本土的文化传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传统文化和绘画要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推陈出新。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这一代,开始接触绘画的时候,基本接受的都是西方绘画基础训练,从素描、速写、色彩入手,导致在中国画学习上,观念的转换十分困难。举一个例子,如果要画一张山水画,提笔就是黄金分割线,“S”型构图等一系列西方构图模式,与中国传统的“散点”构图差距很大,使得我们在转型期的时候十分的苦恼,画出来的画不具有中国绘画的“味道”和“意蕴”。所以我们要大量的阅读传统绘画,绢本,纸本,甚至是壁画,首先提升内在传统审美。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根本上是哲学思想与社会环境的差异,所理解和感悟的世界对文化与艺术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但是“美的”“永恒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在古代中国,人们更喜欢用和谐来谈论美,人们喜欢通过艺术来彰显一种心理上的和谐,从而在心灵上与大自然沟通。而西方,跟喜欢用“形式”来把握艺术,更具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所以在历史中,两种不同的审美创造两种不同追求的艺术,由于环境的不同和工具的不同,造就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艺术差异,我们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在借鉴的同时,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源远流长,绘画艺术和人文思想更是具有本民族的内在核心文化价值,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价值上不断深挖,将这种震撼人心的,民族的展现出来。在通过学习壁画以后,我对中国传统的壁画达到前所未有的敬佩。在当时,壁画创作者也许是一个匠人,为了完成一些雇主的委托,但是,经历了风霜和岁月的沉淀,那种残破的,经历过岁月的风沙洗礼,化为了一幅幅璀璨的瑰宝,那么的壮观伟大。壁画这种庞大的,具有生命力的,震撼的艺术形式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无法达到的效果的。所以怎样将这种民族的艺术形式和当下结合,推陈出新,展现给更多的人来观看,也是我想要不断学习的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