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其他论文

市政基础设施邻避效应探究

时间:2023-03-22 02:08 所属分类:其他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同时,市政基础设施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既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又是不太受欢迎的存在,由于其对周围居民往往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而遭到临近居民的反对和抵制。随着各种建设形式和创新的设计方式的诞生,市政基础设施的邻避效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除了立足对市政基础设施自身的选址、外观的改善外,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开展复合型开发也从另外的角度降低了邻避效应,提升了相应设施的落地性。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邻避效应;以人为本;复合型开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对相应的供水、供电、供气、污水、环卫、通信等设施提出同步规划建设的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阶段,各类设施隶属于独立的行业、不同的主管部门和运营主体,一般在规划阶段都会进行比较系统完善的规划。从需求预测到设施布局,再到市政管线的规划设计,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也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有效的支撑。但往往进入实施阶段,大量的社会矛盾会引发项目落地困难的问题。比较普遍的是人们对于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电磁辐射的担忧,还有对于污水、环卫设施影响生活品质的抗议等。实际上设施的建设有法定规划的支撑,当前随着社会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提高,往往通过协调、解释,设施最终实现落地建设,但过程中引发的信访问题和居民长期的担忧仍然值得我们关注。作为城市规划的管理者或者参与者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城市规划和建设,洞悉发展问题,并在工作实践中,立足从源头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思考如何将矛盾前置,在规划阶段尽量规避矛盾。

  1市政基础设施邻避效应的产生

  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对人的服务是间接的,造成人民对其认识和认知不足,人们往往说,支持建设,但是不支持建设在自己家门口。当然,市政基础设施的邻避效应并非人们空想而来,而是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现实存在的。例如污水处理设施和环卫设施,令人不悦的气味是现实存在的,从环境影响评价也可以看出来,少则百米,多则数百米的卫生防护距离也彰显着其威力。还有市政基础设施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比如自来水厂的供水泵组和加压泵站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垃圾也是一种固体污染物,这类项目在建设营运过程中会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营运过程中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不易量化又难以观测,容易引发恐慌和担忧。另外比较常见的就是电力设施的电磁辐射,尽管国家明确规定了相应设施距离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但作为潜在的安全隐患,人们避而远之也是可以理解的。

  2规避和降低邻避效应的原则

  《“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以高效、便利、智能、安全为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增效益,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应该将其服务功能和安全系数作为首要要素,持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韧性能力,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划的法定地位。同时应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全过程,有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公信力和亲和度,进而规避部分社会矛盾。

  3规划和减弱邻避效应的途径

  3.1科学选址,广泛征求能意见

  实际上采用独立选址的市政基础设施往往位于城郊或者乡村地区,用地比较开阔,容易从根本上规避邻避效应。其他绝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集中在城镇建设区域,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最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城镇建设区内的设施往往是批量规划布局的,在征求社会意见方面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法定化为后期的实施埋下隐患。避免该类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规划水平,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精心选址、科学比选以确定最优的方案。在布局各类具有邻避效应的设施时首先应该考虑到对周围尤其是居住、学校等敏感区域的影响,提前发现问题,不可将安全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作为免死金牌。另外,规划方案征求社会意见应该采取更为广泛和有效的途径,提升区域内受影响群里的知晓度,群策群力,既是对主体人群的尊重,也是提升规划设计权威性的方式。

  3.2复合型开发,集约高效建设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往往具有“臭味相投”的特点,从空间布局上来讲,可以集中布局多项不同的设施,将对周边的影响压缩到最小的范围,比如污水处理厂与通信设施、垃圾转运站邻近布局,变电站与环卫设施、交通设施组团布局,充分利用郊野绿地、公园绿地等进行有效隔离等。

  另外对于单个市政基础设施用地进行复合型开发,更能提升用地效率和减弱邻避效应。比较典型的是多站融合变电站的建设,集成变电功能、储电功能、充电功能、通信功能、末端数据节点功能以及一些便民服务功能为一体,在提升用地效率,减少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单独布点带来的邻避效应的同时,增加与人们的使用率和亲和度,有效减弱邻避效应。大量市政基础设施均具备此类特点,可以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多部门协同整合用地功能,共同开发利用和管控。

  3.3创新设计,与周边融合

  传统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和对后期维护管理便捷性的保障,因此其建设方案更粗放。当前随着大量市政基础设施采用户内式、地下式和其他隐蔽建设模式,逐步实现在城市中的隐身。比较典型的是户内式变电站采用时尚现代的建筑外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污水处理厂采用地下式,地上部分建设的休闲游憩公园成为人们节假日放松休息聚会的场所。因此,在充分保障设施主体功能的同时,综合研判创新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地制宜的采取一些新型的规划设计手段可以有效实现设施与周边城市功能的融合。

  3.4广泛宣传,提升接受度

  大量临避设施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们对于专业领域的认知不足造成的,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科学权威的宣传逐步来改善。同时政府部门等主导单位需要加强项目建设的公开透明度,对设施的影响进行公开论证和及时发布,直面社会矛盾,提升公信力。同时,对于邻避效应的评估判断需要高度专业的专家和机构进行评估,求得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振人们的信心。

  结语

  规避和减弱市政基础设施的邻避效应是有效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必要途径,需要采取各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做好源头的规划管控、中期的设计创新和后期良好的维护沟通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摆在第一位必将让社会更加理解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更好的发挥城市生命线工程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全泉. 浅论政府工程建设中的邻避效应问题[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 35-38.

  [2] 谢恺王迎春.防范和化解变电站邻避效应方法初探[J].中华建设. 2020,(09):52-53

  [3]吕荣洁.解决“邻避效应”不能简单粗暴[J].新能源经贸观察. 2017,(Z1)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