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10:56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要想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农业节水增产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对此,应当重视农田覆盖技术、节水施肥技术、化学调控技术、耕作保墒技术、节水作物品种筛选技术的科学选择与应用,并注意立体农业种植的全面实施,加强先进农艺节水措施的应用。
关键词:农业、节水增产、农艺技术、措施
引言: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为改善我国农业用水紧缺问题,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必须要加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工作。相关部门亟需完善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同时国家还要用政策来对农业用水管理体制进行宏观层面的调控,革新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的落实,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节水增产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很多省市地区都是以务农为主,保证农业的产量和质量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条件,每年的农业用水量占我国总用水量的70%。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水资源又非常缺乏,人均水资源仅有2400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农业节水增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另外,分析发达国家的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发现已经稳定在70%~80%,而我国的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仅有30%~40%,且在实际的节水增产技术应用中,还存在缺乏完善的农艺节水实施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地方在农艺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面各自为政,并没有将农艺节水的效果发挥出来。其最终的农业产量与节水比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艺节水产值具有较大的差距。基于此,要想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增产技术。
2农业推广技术现存问题
2.1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体系的指导性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技术领域的标准项目划分不够明确,诸多新兴农业节水技术都没有纳入相应的节水标准中,而农田灌溉、农田排水相关设计标准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水泥空心砖渠道衬砌技术、山丘区建设高位水池灌溉技术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虽然目前部分标准中有着一定的参考数据,但是标准仍旧不符合实际建设情况,管理标准,不能给技术落实带来系统性的指导。
2.2水资源紧缺加剧
农业水资源紧缺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依然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缺口达到了35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水资源分布和我国农业种植生产布局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我国北方农作物种植约占全国50%,但是水资源仅仅占全国20%,多数农作物依旧以“旱作”为主。另外,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仍旧较低,在灌溉中蒸发、滴漏的问题较为严重,而自然降水利用率也比较低,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3农业节水增产农艺技术策略
3.1注重立体农业种植的全面实施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特性,根据农作物的高矮和疏密层次进行科学的搭配,使之呈现出一种立体生长形式,可以将不同农作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充分的利用。首先,初期为不同农作物的共同生长时期,不同农作物的高矮差异就可以为整个农作物群体的良好通风提供保证,确保农作物可以在一个适宜的温度下健康生长。其次,不同农作物的叶面积大小不同,其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将玉米、谷子和大豆进行科学的搭配,使之形成立體生长形式,在生产期内对于水分的利用率会明显提高。再加上农作物的高矮差异,更是可以为每一种农作物光照的充足性提供保证。所以,在这种立体生长形式下,水分、光照等资源的利用率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生产率也会明显增加。
3.2加强先进农艺节水措施的应用
3.2.1对现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种植经验具有直接的联系。农民会对以往的农作物种植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全新的种植结构。但是,这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科学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农艺节水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可以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科学合理性,还可以实现农民增产致富的目标。例如,水稻、高粱及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就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如果遇到大旱之年,要想保证这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民就需要在灌溉用水方面花费较多的成本。而谷子、大豆等农作物则有着较强的抗旱能力,同样是在大旱之年,其最终的经济效益可与玉米等农作物相比。由此可见,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提升种植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也是一种农业节水增产的有效方式,属于农艺节水的一部分。
3.2.2对农作物的灌溉节奏进行优化
一般情况下,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段,其中播种、拔节、开花及抽穗灌浆等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量都相对较大,而农作物的成熟时期,不仅不需要较多的水分,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水分的供给。所以,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最终产量,必须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时段进行灌溉量与灌溉频率的合理控制。对此,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安排专门的农技推广人员常驻田间,对农民群众的种植方式和灌溉节奏进行合理的指导,加强水资源供给的调配。
3.2.3加强土壤情况的实时监测
加强土壤情况的实时监测,对于节水增产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对土壤墒情进行定期监测,从而对土壤的含水量和深层渗透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对农民群众进行科学的指导,加强灌溉节奏的优化,确保农民灌溉用水的科学合理性。
3.2.4加大旱作农业的发展力度
加大旱作农业的发展力度,对于农业节水增收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地区并不适合水田的种植,但是当地的农民却宁愿打深水井,采取抽水灌溉的方式,也要保证水稻作物的种植,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对旱作农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例如,湖北省沿江平原地区适合发展水稻种植,而鄂北岗地则宜发展旱作农业。由此可見,选择了适合的农艺技术,既可以投入最小的成本,不会使农民群众太过劳累,又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最终产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
结束语:随着近年来全球性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世界各地区都在致力于发展节水农业。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趋势之中,尽量在减少农业用水量的基础上提高所种植的农作物的产量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国的农业研究人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此进行了针对型研究,并成功地创造出地表覆盖的保墒技术、水肥耦合技术以及耕作的保墒技术等等,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一直以来就对农业的节水增产有着高度重视,伴随近两年农业节水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增产措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极大推动了中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下一篇: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