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20:42 所属分类:会计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成效影响深远,会直接决定学校资金调度的合理性,并且也会影响各种决策的制定,是支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在新会计制度推出的背景下,需要思考该制度内容对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的相关影响以及提出的具体要求,积极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提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推动中小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
0引言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落地,在原有会计制度体系主导下所形成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以及方法,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这是因为在新会计制度中,包含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以及引入权责发生制与平行记账等内容,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转变财务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校也需要针对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持续改进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新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因此,就需要了解新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的具体影响,以便能够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1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及重要性
具体而言,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后台管理等。国内中小学校一般包括公办学校和实验类学校两种。其中公办中小学校的预算工作一般由市财政局交由人大审批,相关财务工作由市财政局下属财务结算中心负责管理,在制度方面,一般遵循本级政府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三权不变原则的主导下,由学校方面选定相应的报账员,负责日常报账工作,结算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报销、财务处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同时还需要指导学校进行预算编制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在经费支出方面,一般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或者银行传统支付。而实验类中小学校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出于加强监管的考虑,相关财务工作也由财务结算中心统一负责管理,不同之处在于,支付一般使用传统银行支付。中小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作为基础,针对学校日常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并将结果应用于管理者日常资金调度的决策支持,以确保学校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影响中小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属于中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推出新会计制度之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各项工作内容都拥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致力于为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学校资金合理流动的促进作用,成为教育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持,同时面向社会接受监督,更好地推动中小学的协调稳定发展。
2新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2.1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资产管理
相较于传统的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对于中小学校资产管理的力度有所强化,有利于促进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统计方面。例如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中小学校按照权责发生原则,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计算,同时完成无形资产的摊销,也就意味着何时增加固定资产,就何时开始折旧;何时减少固定资产,则何时停止折旧计算。但是对于提前报销的固定资产而言,不再属于补提折旧范围。相比之下,新会计制度在折旧方式选择方面更具科学性,并且也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资产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风险。
2.2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预算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中,并未针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而是采用统一的会计制度,但是由于行政单位的类别划分较为复杂,难以保证不同行政单位之间财务数据分析的可比性,也就使最终所得到的财务报告价值较低。新会计制度中包含双报告制度、财务会计报告和预算会计报告,由于中小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要求中小学校必须以现金预算为导向,同时充分管控资金预算风险。采用双报告制度的优势在于借助两个报告之间的衔接和互动,实现财务信息的准确全面反馈,这样不仅可以获得预算执行的情况,同时也能够获取资产的负债情况,大幅度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使财务报告所具有的价值更加明显,能够全方位地呈现基层财务状况,便于政府宏观掌控和调控。
2.3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财务监管水平
在传统会计制度中,通常将基建业务单独划为专用账,留存此类业务的原始凭证,并将其归类于单位大账,同时留存相对应的原始凭证复印件。这种操作模式的弊端在于导致单位基建业务原始凭证和其他业务原始凭证之间的割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财务信息整体管理工作的进行,并且也为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带来更大的负担。相比之下,新会计制度规定基建业务不再单独划分账目,而是将其纳入日常业务统一进行核算,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财务监管水平,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财务监管质量。
3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财务人员队伍薄弱
近几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在中小学校义务阶段,非在编人员的聘用力度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小学校财会队伍建设。但是由于部分中小学校依旧面临编制紧缺的问题,在编财务人员配备仍然不足,出现财务人员由教师兼任的情况,而学科教师日常教研工作较为繁忙,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对财务工作,因此无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非在编人员和在编人员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非在编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归属感以及责任心会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而部分负责财务管理的在编财务人员,由于晋升空间相对有限,容易滋生满足现状的心态,缺少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难以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新知识。
3.2公务接待费核算不规范
虽然自2012年以来,我国就明确提出了关于接待费用支出用途的详细规定办法,包括接待费用相关的各种审批清单和发票等。但是,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出现无公函接待的频次较高,这是因为部分情况下,上级部门对于中小学校的检查形式主要以电话通知或文件为主,很少会发正式的接待函,此时与之对应的公务接待费用核算就无法做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一些中小学校会涉及到邀请专家莅临指导工作的需求,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也不会生成具体的邀请函,对于相关类别的费用核算界限划分并不清晰,通常使用会议费或办公费用进行核算,容易滋生费用隐瞒的问题。
3.3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导致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日常财务活动相关信息缺少。例如新购固定资产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登记入账,或者涉及到需要进行调拨以及捐赠的物资,也需要及时入账,但是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小学校未及时或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或者相关工作流于形式,在结束盘点之后,未针对固定资产的盈亏及时按照相应程序进行账务处理等。总之,现阶段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的核算行为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
3.4低值易耗品核算不规范
存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资产,如材料、产品、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对于中小学校而言,所拥有的上述物品数量较多,例如各种办公用品、学生扫除用具,或者其他实验材料和自动化办公耗材,这些物品都应当遵循存货科目的核算办法进行财务管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依旧按照购进时直接作为费用支出,进行简单处理;或者是为了满足存货科目的应用条件,选择入库之后全部出库。这种操作往往会导致学校实际费用之间存在差别,容易引发费用虚增或虚减的问题,财务报告中自然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低值易耗品使用情况进行反映,不能准确把握学校的运行成本。
3.5新会计制度下应付账款核算不规范
以往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主要遵循收付实现制,因此很少涉及到应付账款工作内容,而新会计制度执行之后,权责发生制成为财务管理的新基础,大幅度提升了应付账款的应用频率。但是考虑到原先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核算方式依旧存在,这就使得部分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旧使用应付账款科目进行管理,该行为引发的问题在于会对单位的负债情况进行隐瞒,无法反映中小学校的实际财务状况。
3.6财务软件繁多且更新不及时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引进了大量的财务软件。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日常工作的效率,并且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各种财务软件的体系并不统一,如部分软件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记账软件,主要功能是对中小学校日常资金流动进行记账;部分软件由财政部门委托相关公司开发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预算填报、人员工资管理和国库资金管理等;除此之外,还涉及到资产部门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税务部门的个税申报系统等,软件体系繁多。在新会计制度下,各种软件更新工作随之而来,出现软件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4完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4.1提高中小学校财务人员的待遇
要提高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首先要提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予财务工作人员更高的福利待遇。例如要解决中小学校财务人员事业编制问题,同时打破晋升壁垒,更好地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薪酬待遇方面,应当遵循同工同酬原则,不断提高非在编财务人员的个人归属感以及责任心。
4.2完善中小学校公务接待费管理
对公务接待的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制度条例的全面性,严格遵循公务接待的相关规定;要求在完成公务接待之后,及时凭接待函或者发票进行报销,做到无函不接待,陪同人员不超标。
4.3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对中小学校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并保证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资产风险管理效果。其次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点盘查工作,做到账目和物品数对等。
4.4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是提高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举措,同时也能应对新会计制度带来的挑战。随着内控制度的完善,中小学校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在针对性和专业性方面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要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部门积极参与,有效支持和配合内控制度的实施。在中小学校的经济活动中,无法避免各种应收及应付,或者其他款项相关的财务管理需求,内控制度的完善,也能够实现各种款项的迅速理清,做到对于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都能清晰把握,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支持。
4.5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
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财务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中小学校领导应当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变革对于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必要性。要引进更加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保证中小学校内部财务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时也需要注重和上级、政府部门的财务系统之间的衔接,共同打造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保证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对应的数据信息及时准确的汇总,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学校日常财务流转的有效监测和智能分析。
5结语
在新会计制度颁布背景下,不断完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学校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所设定的会计环境,不断改善中小学校传统财务管理不足之处,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升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养,保证学校日常资金的妥善利用,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中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国有企业税收筹划的作用和措施
下一篇: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