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1 13:15 所属分类:科技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5G技术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宽带和更强的通信能力,也是面向用户体验和业务应用的智能网络。本文就主要对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和关键性技术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关键技术
一、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
1、增强型移动宽带。
增强型移动宽带在4G网络当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满足一些热点区域高容量和连续广域覆盖相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性能,这种技术的应用,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实现超高清视频和极致的通信体验等大流量业务为,将其应用奥5G网络当中可以使网络更加稳定和快速。
2、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
低时延和超高可靠通信常用于对人和物之间的通信与控制,这种技术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于车联网或者是工业控制等一些对可靠性和时延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实践证明其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时延,给用户提供非常好的低时延体验,也正是因为5G技术具有这一应用特征,所以目前被应用于无人机和自动驾驶等场景当中。
3、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这种通信技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物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其应用场景主要是以传感采集和数据为目标。比如,森林防火、环境监测还有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在保证用户体验效果基础之上,大大降低了应用成本和功耗。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5G通信技术可是实现对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保证其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增强了城市各项功能。我国由中国移动、河钢集团以及华为公司三家企业联手打造的“5g+智能制造”合作协议,通过三家企业的共同研发实现了大数据、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体化,创建一个良好的互联网工业合作平台,有效推动我国钢铁制造业向着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二、5G通信关键技术
2.1多天线传输技术
5G通信技术目前在我国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所以各项技术都还不够成熟,多天线传输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完善,该项技术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想要通过5G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变,就需要改变源天线和源天线列阵,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网络频谱利用率,在保证应用效果前提之下,有效降低通信成本。多天线传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所以也可以提升5G通信技术的利用率。
2.2新型网络构架技术
近些年我国通信行业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就对通信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5G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通信效率要求其快速提升,当然在不断提升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通信业务成本,避免成本过高。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对众多通信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同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不断增加新的业务,将网络系统真正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组织网络逐步实现网络虚拟化。新型网络构架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强了通信技术的互动功能,让人们可以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情景,为了在此基础基础之上不断提高通信质量还应该将无线网络云端和数据进行紧密结合,以提高峰值速率,总之该项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存储平台和构建了新的交付模式两个方面。
2.3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5G通信技术中最为核心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的智能化产品涌现在市场当中,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像智能家电和扫地机器人等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研究5G技术才能研发出更多的智能化产品。5G通信技术的建立需要云平台的大力支持,众多智能化产品在云平台上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并共同构成了数据库,其中的各项数据都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在大数据背景之下,5G通信技术可以完成更多的业务,提供更多的通信服务。
2.4同时同频双全工技术
5G通信技术当中的同时同频双全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外界环境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控制到最低,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在接收信号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消除发射机干扰信号,所以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通信频谱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同频双全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偏低和应用范围较小的缺陷,但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优化,同时同频双全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合理利用其可以更好地保证5G通信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信息技术提供了非常好的传递发展平台,5G通信技术是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一个必然产物,由于我国目前该项技术仍然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还应该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促进5G网络通信质量的不但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礼.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7):83-84.
[2]刘寿光,张兴宇,罗佼,段永生,杨伟红.5G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2):54.
[3]刘珍.D2D技术在5G通信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3):103.
上一篇:环网下的工业通信自组网方法
下一篇:物联网建设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