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20:20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目前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跨学科的师资配置问题、科研团队的知识结构问题等,这些问题极大影响着高校的教研与科研活动,原来那种以传统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及科研活动很难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虚拟教研室已渐渐成为很多高校进行教研管理的理想模式。它与传统教研室、学术共同体及传统教研室求同存异,承担着开拓教学学术研究、推广教学理念示范、创新基层教研组织等职能。
关键词:虚拟教研室;基层教研组织;高校
一、虚拟教研室的内涵
虚拟教研室指的是在某项研究或学术上有着共同的意愿,并且致力于把这些研究成果推向研究生教育或本科生的高层次教育,在组织形式上推崇科研促进教学,推崇教学带动科研。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新探索,准确理解其内涵是建设好并发挥好其功能的前提。准确理解虚拟教研室的内涵,必须把握两个关键:一是它的“特殊点”,即虚拟教研室是特殊的教学学术组织;二是它与传统教研室的“同中有异”,即它区别于现有传统(实体)教研室,论及“虚拟”,它又与传统教研室具有共同点。
二、虚拟教研室与传统教研室的区别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许多“虚拟教研室”涌现,但它们在形式或者职能等方面同中有异。第一类虚拟教研室是对传统实体教研室的改造升级。它们虽以“虚拟”冠名,其实质是将实体教研室平移复制到虚拟社区开展。这类教研室不论研究对象、组织架构、人员组成、职能等都与传统无异。第二类虚拟教研室是对传统实体教研室的交叉融合。比如北京几所高校开展针对具体专业、特定学生群体和具体课程的“双培计划”,就是以虚拟教研室为依托开展校际合作共享。这类虚拟教研室也突破了原有教研室人员的校际归属,针对专业或学科共性问题、着眼具体学科专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优化课程体系、共享资源、转化研究成果,实现校际交叉融合。第三类虚拟教研室是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服务于多校联合人才培养的虚拟教研室,涉及人员较多、针对内容和资源更广、体量更大。
三、虚拟教研室的职能
虚拟教研室在信息网络发展和多校联合的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为切实解决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提供平台,为教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供研究、交流、示范、培训和建设等支持机制。其承担的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开拓教学学术研究
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卓越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教学学术。教学学术作为“知识传递的学术”,就是要通过教学学术研究,帮助教师将学科知识和专业内容转化为适合特定学生需求和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语言,将教师所学转化为学生学习成果。“拓荒”既表现在关注众人所不关注、不能关注的共性教学问题,也表现在及时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获取、吸纳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并能以教学实际需求为中心,深度聚焦教学改革前沿课题,对未来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全方位探索,以应对教育发展未来之变,做到未雨绸缪。
2.推广教学理念示范
可持续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广大高校教师的自觉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具备教学学术能力。而许多高校教师在面对诸如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智能化教学等新使命时,由于专业背景、知識结构、年龄局限、畏难心理等因素,难以实现理念、技术和方法的跨越。示范推广路径之一是虚拟教研室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先行先试为抓手,为教师提供榜样引领、方法示范和技术支持。比如可以通过案例分享、教学示范、讲座沙龙等有组织的培训,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求助有门路、落实有机制、实现有平台。示范推广路径之二是通过推进教研项目和教学成果申报,鼓励教研论文发表等,将成果固化并宣传推广,形成促进教学组织创新、教师发展培养、新工科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规模效应,让更多教师受益,催发新的教学生产力。
3.创新基层教研组织
基层教学组织是打通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教学工作的桥梁,只有保持畅通无阻的基层教学组织,才能保证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高校教师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以院系为单位的传统教研室是沟通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业发展的梁,虚拟教研室则是对传统基层教学组织的补充、拓展和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必然会随着社会进步、观念发展衍生出新范式、新思路、新形态。虚拟教研室以其扁平化、虚拟化管理等创新探索,必然成为催生更多有效组织创新的“孵化器”,为充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教学活力、实现教学价值培植沃土。
参考文献:
[1]曾建潮,吴淑琴.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20(11): 64-69
[1] 洪志忠. 高校基层教研室的演化与重建[J]. 大学教育科学,2016(3):86-92.
[2] 李宝斌,许晓东. 新工科教育范式下的教学学术发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88-194.
[3] 胡付领. 辅助教学系统中虚拟教研室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8):110-114.
[4] 胡健. 依托虚拟教研室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北京交通大学“双培计划”为例[J]. 北京教育,2018(5):56-58.
上一篇:大学生慕课选择现状与问题分析
下一篇:英语介词偏误及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