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教育论文

独立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探究

时间:2022-12-22 15:0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新的尝试,应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开设独立学院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也应自觉以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准,积极开拓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前期所学的新闻学基本课程与传媒业界实践联系起来。

  关键词: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新的尝试,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因此,独立学院教学内容应与研究型大学有所区分,不能过多依赖“母体”在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既有成品,而应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助学生学以致用。

  1“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属于新闻传播学业务课程,涵盖新闻的采访、写作两大基本模块。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前期所学的新闻学基本课程与传媒业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承担着锻炼学生新闻采写基本功的重任。新闻采访的设计、提问、基本新闻文体,如消息、通讯等的创作只能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究和改革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

  2“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体系搭建

  2.1设置“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以往教学多以理论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等其他方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较为适合研究型大学课堂设计。独立学院因生源录取等问题,学生对技术和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渴求较为突出。本课程在教学中后期(一般为18个教学周的12周左右),完成采访教学模块和写作教学模块中的“消息写作”教学之后,可以安排学生来到传播系演播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模拟采访。模拟采访一般由教师设置采访情境(多为突发新闻),下发采访背景资料。此后,布置学生自主选择某一新闻媒体的记者身份,根据所在媒体的报道特点、版面设置等设计采访提纲。采访环节结束,学生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本课程的“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通过合理安排情境、帮助学生搜集资料、设计问题等环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进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活动、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新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取得了学生的支持,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设置多层次校内实践平台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基于新闻理论而展开,但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又不能拘泥于单纯理论的培养,要探索更多学以致用的平台供学生操练。本课程在传播学系开设工作室1个,供学生自主实践。工作室下设影视部、报纸部、网络广播部、电子杂志部4大部门,这些部门均面向全系学生进行自主报名和锻炼,受到学生欢迎。目前,经过初期建设,传播学系工作室备有电脑、摄像机、单反相机等器材,在硬件构成方面具备充分的实力供学生进行校内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传播学系实践平台常设品牌有学生报纸1份、广播节目4个、电子杂志1份,均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作的形式完成。这样,学生在校内实践平台和机会增多,达到实践不止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主动的“我要学”,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将课堂教授的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此外,基于传媒现状设置的校内实践平台由多媒体构成,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新闻业界的媒介种类,这种多层次实践平台的设计,有利于刺激学生学习,找出学生能力缺口,起到教学和实践相互补充的作用。

  2.3开设第二新闻课堂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支撑课程之一,不仅应注重独立学院校内实践,还应有广阔的社会视野。着眼于业界、着眼于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闭目塞听、止步于校门,对于新闻传播学这一社会学科而言,不仅会导致教师教授内容的脱节,更容易造成学生综合素养匮乏等实际问题。因此,打开校门、博采众长地进行课程改革不仅必要,而且必需。本课程在基础理论讲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之余,注重通过新闻传播学研究期刊与论文、各类新闻传媒等方式吸收业界最新发展成果,了解业界最新发展动态,力图使理论联系实际,毋使学生与社会脱节。本课程邀请业界执牛耳者来校开设讲座、讲学,促进学生对于业界常识和动态的了解。如本地“温州人”杂志前主编郭明敏等,均为本课程的业界名师。第二新闻课堂的开设,增加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实践比重。促使学生直面社会、直面新闻业界最前沿,找到自身与业界的差距,方便查缺补漏。此外,业界名师的聘请与新闻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带来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更能促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与实践接轨,达到对课程设计的再反思,可谓一举数得。

  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鉴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本身实践专业的特性及独立学院开设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指向,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3.1案例教学法

  新闻注重时效性,新闻学课程的案例也一样。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大量引入教学案例,用新鲜、生动、活泼的业界案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例如在第五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章节里,安排学生观看“新闻调查———与神话较量的人”这一期经典采访案例并讨论,教师提供案例背景材料,学生则根据案例来分析记者王志与采访对象刘姝威之间就蓝田案件背后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多轮问答,起到了较好的案例示范作用。

  3.2课堂讨论法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与能力,本课程着意在九成以上的章节都设计课堂问题讨论的教学环节,针对理论部分给出最及时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堂讨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带动学生的听课氛围,还可以翻转教学角色和教学身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退居二线”。值得注意的是,课题讨论法须辅之以适时的、有争议性的或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讨论之余,教师的适时启发和总结成为点睛之笔,往往能升华学生的讨论成果。

  3.3实验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本课程安排学生前往传播学系新闻传播演播室和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此外,在课程中设计一系列课内实验也可辅助理论部分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在第八章消息文体的写作完成之后,安排学生进入广告传播系工作室进行模拟采访和现场写作实验。

  4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养成,绝非一时一日之功,“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能力培养也是一样。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检验着独立学院学生的素质,也可折射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唯有遵循“理论少而精”的原则,不断加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嫣婷.案例教学法在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2010,(12):62-63.

  [2]陶虹,江宏.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0,(09):122-123.

  [3]郭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建设与改革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02):25-27.

  [4]陈莉,宋仁彪.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闻世界,2014,(08):326-327.

  [5]于秀.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教改探索,2014,(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