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9 22:12 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涉及到广泛的调整对象和社会领域。由于刑罚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刑事执行制度中的法律关系也成为了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探讨了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司法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正确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刑事执行制度;法律制度;概念;变动
刑事法律关系是国家和犯罪人之间的刑事权利和刑事义务的关系,而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其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明确法律关系的产生及变动,从而有效推动当前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发展。
一、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概念及种类
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是指刑事执行法律规范在刑事执行机关和罪犯等之间形成的权力义务关系。实质上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覆盖了极为广泛的调整对象,也涉及到了社会层面各个领域的严重违法行为,由于严重违法行为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经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便上升到了刑事法律关系,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内容。
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刑罚种类的不同,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类别,这包括生命刑事执行法律关系、自由刑事执行法律关系、财产刑事执行法律关系以及名誉刑事执行法律关系。针对刑罚执行的监禁方式不同,刑事执行法律关系可分为监禁刑事执行法律关系和非监禁刑事执行法律关系,其中监禁刑事执行法律关系可分为宽管、普管和严管等刑事执行关系。针对刑罚执行和矫正改造内容的不同,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还可分为刑罚执行关系(又可称之为行刑法律关系)和矫正改造法律关系(矫治法律关系)。另外,针对刑事执行法律关系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可将刑事执行法律关系分为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当前刑事执行程度的法律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法律层面的理论体系,而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刑事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等方面都能具备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及意义。
二、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构成及变动
研究我国刑事执行的法律关系,这具备极为积极的重要意义。首先这有助于深化对于法学及刑事执行相关法律的认识;其次还能够促进刑事执行法律规范的贯彻实施;另外也有助于形式执行机关正确行使自身的职能权力。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法律关系,可基于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构成及变动入手。
1.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构成
法律关系是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相互对应和依存的,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也能相互转化。在刑事执行的法律关系中,主体是刑事执行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刑事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刑事执行法律关系中享有和承诺一定权力和义务的享有者和履行者。刑事执行法律關系的客体则是指刑事执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这一法律关系构成之中,主体内容则是指在刑事执行法律关系中各主体权利义务的总和,即执行过程中的刑事权利和刑事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明确刑事执行过程中的处置权和其他相关的职责,以及犯罪人的刑事义务和其他相关的刑事权利,这可以有效推动司法体质改革的长效进行和建设发展。
2.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变动
首先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形成与变动是基于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这两者之上,同时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变动则包括了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失的整个过程,而这样的关系变动都是基于法律事实之上。法律事实并不是主观层面的概念和意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并非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另外法律事实是否存在是需要由法律规范进行判定,只有具备一定法律意义的事实才会真正引发刑事执行法律关系的变动,引起其中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失。在探讨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之中,需要针对这些变动过程进行相应的界定。
三、结语
刑事法作为一种部门法,但就当前刑法理论界而言,针对这一部分法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其他部门法律。实质上探讨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明确国家和犯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能有助于正确的刑罚意识的建立,为实践操作和执行提供更为有效和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邓非.我国刑事执行制度之完善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7:119-121.
[2]邓有静.完善有关未成年犯的刑事执行制度之省思[J].保山学院学报,2015,06:83-87.
[3]何立荣,徐翕明.刑事执行检察制度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1-5.
[4]曾志滨. 刑事执行撤销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以强化减刑、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为视角[J]. 中国司法,2015,01:91-95.
[5]刘鹏飞,王格,陈娇,时晶.完善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构想——组建“犯罪行为矫正所”之管见[J].法制博览,2015,28:19-22.
上一篇:夫妻分居期间之债务归属认定
下一篇:浅谈我国刑法的谦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