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09:44 所属分类:法律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问题时有发生。虽然我国先后制定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建立了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医疗纠纷的有效解决和医患双方的权益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医疗纠纷民事责任法律性质认定、归则原则、担责方式、赔偿标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应当充分认识医疗纠纷法律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优化,推动医疗纠纷法治建设及法律适用,为更好的应对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支持与保障。
关键词:医疗纠纷;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医疗损害;法治建设
前言:我国在1987年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现了医疗纠纷的法治化处理。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改变,其中很多内容与社会发展需求已经难以适应,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疗损害诉讼率也不断提高。为此,需要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制建设加以完善,对医疗纠纷处理法律适用进行统一,为依法解决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医疗纠纷的基本概述
医疗纠纷指的是在医疗机构与患者和家属之间发生的以医疗关系为基础的争议,主要包括由医疗事故或非医疗事故引发的纠纷。医患双方是纠纷的主体,其中医指的是医务人员和所在的医疗机构,患指的是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及利害关系人。当前以医疗关系为基础的医疗纠纷当中,普遍具有医疗纠纷原因具有多元性、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具有特定性、医疗纠纷具有技术性及專业性、医疗纠纷属于民事法律责任范畴、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多方面等特点。
二、医疗纠纷的法制概况
医疗活动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防治疾病,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不过,由于患者体质存在个体差异,疾病性质具有特异性,同时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医学科学发展局限、医疗行为专业性强等原因,医疗行为难免具有一定的风险,疗效也可能难以确定。另外很多患者对于医疗效果存在过高的期望值,因而医疗纠纷也随之产生。为此,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制度建设,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医疗纠纷的法制处理,主要经历了法院判决阶段、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阶段、行政与司法相结合处理阶段。
三、医疗纠纷法律问题分析
(一)立法问题
在医疗纠纷相关立法问题方面,现行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条例通则等,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例如,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虽然在医疗事故处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部分规定和当前法律规定不符或存在冲突,针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等级的医疗损害责任认定,缺乏相关规定内容。
(二)医疗损害鉴定问题
当前医疗损害鉴定方面,存在多轨制或多头鉴定的情况,医疗纠纷处理中,通常采取二种不同的途径,但除了鉴定方式自身问题之外,在鉴定管理方面,也会体现出一定的法律制度缺陷。例如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上,虽然有明确的鉴定制度规定,但仍有行业庇护嫌疑。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上,具有证据要素缺陷。司法鉴定程序、标准、证据等,存在效力不明的情况,如司法鉴定程序不明,存在重复鉴定或多头鉴定问题。重新鉴定此时没有限制,案件处理效率低。 四、医疗纠纷法制建设及法律适用的对策
(一)医疗纠纷法制建设
在医疗纠纷法制建设方面,2018年10月1日又施行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
条例》,同时对医疗纠纷的概念、类型加以明确。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未废止,二者之者在事故分级上范围、标准不一致,应将医疗事故分级修改为医疗损害程度分级,将范围拓宽,对所有医疗损害情形纳入其中。相关条目上进一步完善,消除与其它法律法规的冲突。对医疗事故赔偿项目、计算标准加以明确,添加残疾和死亡赔偿金。
(二)医疗纠纷法律适用原则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在医疗纠纷方面,相关立法也取得了加到的成效。而在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和法学领域中,对于现有法律法规如何统一适用,是一个重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适用,需要遵循法律效力原则和案由选择原则。具体来说,对于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如果遇到法律法规存在不一致规定,应优先适用效力较高的法律。如果法律和条例没有冲突,或法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可以继续适用条例。一般情况下,对于医疗事故纠纷,可适用条例,对于非医疗事故纠纷,可使用侵权责任法及民法总则。医疗产品纠纷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医疗服务合同纠纷,适用合同法。
结论:近年来,随着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对于医疗纠纷问题的解决,需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不过在具体的法律适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争议。对此,应当加强医疗纠纷法制建设,明确法律适用的具体原则,同时强化医疗损害鉴定法制建设,准确界定民事责任性质,为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更大的保护。
上一篇:论提高律师法律援助的积极性
下一篇:行政规则司法效力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