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1 21:05 所属分类:论文发表 点击次数:
论文发表是大多数作者写完论文之后的最终目标。但论文完成初稿到论文在期刊得以发表的过程实际上都是作者们的心酸血泪史,何以说是“心酸血泪”?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地“摸着石头过河”。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过程既考验心态,又考验意志。仅从审稿周期和待刊周期来说,很多期刊在这两个时间段上都花费较长时间。稿件会不会被被接收要等,接收了之后的漫长修改时间也需要等,这都磨练人的心志;到最后心志磨练了,能够得以发表尚能苦尽甘来,但也有不少时候可能会面临最终不得见刊的“当头一击”。这仅是从时间上来看待这一投稿过程,还未提及修改过程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障碍。
总而言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功发表论文的作者都是十分值得敬佩的。然而,上述所描述的心酸血泪史很多时候都是“打破牙齿活血吞”,其中的心酸很难向外人道,也很少向外人道。纵然向外人道,也仅是“吐槽”性质的一吐为快,大多数作者很难客观辩证地获取真正的论文发表经验,所以,不少作者尤其是新手作者在期刊发表的路上因未有客观的经验和良好地心态指引,难免会走很多弯路。而在保罗·J·席尔瓦的《文思泉涌:如何克服学术写作拖延症》一书中,该书作者便针对论文初稿完成之后到论文得以发表这一过程,详细介绍了该做什么、该用怎样的心态和行动对待投稿过程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本文便对此做出介绍,以便为论文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心态、采取有效的行动提供直接帮助。
一、提交较为完善的论文
当你准备把论文投出去时,它应该是条理清晰、几近完美的。如果你总是想:“我先把它发送出去,等修改的时候再好好整理。”这种想法是万万不可有的,还是马上着手修改为好。几经修改之后至少是你觉得尚无明显问题的稿件才能有吸引眼球和获得审稿人尊重的机会。并且这也能够向编辑们展示你是一个严肃的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士,相信你能够很好地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在你提交稿件以前,一定要花些时间阅读期刊网站上公布的投稿须知。请仔细阅读,因为每一份期刊的要求都有所差别。大多数期刊都接受电子稿件,稿件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投稿或者官网投稿。
该书中还提到,不论你通过何种方式提交你的论文,你可以写一封介绍信给意向投稿期刊。有些人觉得写介绍信属于画蛇添足,说不定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实际上,写介绍信并非是谄媚之举,而仅是要把有关于你的论文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如论文标题、作者电子邮箱联系方式、一些常规的内容(如稿件未投往其他期刊,稿件资料的收集方式均合理合法等等)做出简要介绍。当然你也可以把论文的选题缘由做出简要介绍,以便让期刊编辑最先了解为何要写这篇论文。总之,若意向期刊没有在投稿附件上有规定要求,作者们可以这样做,来让编辑最先了解到作者以及稿件的基本情况。
二、期刊的三类反馈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论文作者们在将论文修改得条理清晰、逻辑通畅,且没有明显大问题了之后(至少自我感觉没有大问题,或者有机会给本专业权威大家阅读之后觉得没问题),便可以向意向期刊投稿等待反馈了。经过或短或长的审稿周期,可能终于等来了或好或坏的反馈。有可能会出现三种类型的反馈,根据不同的反馈,你便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最终达到稿件被采用的目标。
(一)期刊编辑的三种反馈
1、采用
采用的情况比较容易理解。编辑通常会说你的稿件被采用了,然后要求你填写一些表格,有时候编辑还可能会让你在稿件发表之前做一些小的改动。但原稿直接被采用的情况并不多见。即使是他们很喜欢你的论文,他们也常常会要求你做些删减或者添加些许内容。极少数情况下,有的编辑会偶尔无条件接受一些论文——这便看出第一稿的质量尤为重要。
2、要求修改
在希望犹存的情况下,编辑会要求你修改论文。这一类反馈占大多数,但也会分为不同的情况。有的反馈令人无比振奋,感觉距离稿件被采用只有一步之遥了;有的则列出一大推修改意见让人沮丧不已。有的门开得比较大,只要求做一些简单的修改,例如重写某个部分或者添加某些信息;有的门仅是留了一条缝,要求做大的修改,例如重新收集数据或者重新考虑研究的概念基础。有时候,编辑们会告诉你,他们把你做出重大修改的论文作为新稿件加以处理。
3、拒绝
在大门彻底关闭的情况下,编辑不希望再看到你的论文。有时候,退稿反馈会直接鼓励你将稿件投往其他期刊;有时候,编辑会委婉否定稿件的选题和写作价值,可能会让你彻底绝了对这篇论文发表的幻想。如果门关上了,你就别再重新提交论文到同一个期刊来挑战编辑的底线了。
(二)根据不同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
针对被退稿或者还有较大修改价值的稿件,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首先,针对被退稿的稿件,即使是老练的研究者也常常搞不清楚编辑是否愿意给论文修改稿一次新的机会。“拒绝”这个词并不一定意味着你不能重新提交论文。很多编辑都会对未被采用的稿件使用“拒绝”这一词。他们拒绝了你的第一稿,却有可能会接受修改稿。有时候,编辑也有可能通过一些让人泄气的话来拒绝作者,例如“如果您增加三个实验并重写某某部分,我们很愿意重新考虑您的修改稿”。当不确定的时候,可以把稿件发给有经验的朋友或相识的权威人士来给予一些意见,或者给编辑发一封简短的邮件确认一下(如果遇到有耐心的编辑,可能会回复你)。、
其次,如果大门还开着,你要考虑是否愿意修改。编辑可能希望有新的数据、新的分析,或是重新组织的某些部分。这个项目是否值得付出更多呢?默认的首选应该是修改并重新提交。必须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期刊退稿率都非常高。如果你收到修改论文并重新提交的要求,你已经在为降低退稿率作出贡献了。如果这个期刊很有权威性,你应该努力修改,例如增加一个实验。如果这篇论文并不那么重要,你或许可以试试其他期刊,而不是费时间重新收集数据。
当你决定要修改并重新提交论文之后,你应该做个计划。仔细研究编辑的来信和意见,并提炼出修改要点。修改要点就是要修改的部分。仔细阅读编辑的来信和意见,把所有提示需要修改的意见都标记出来。可能是文字上的修改,即增加、删减或是重写;或是修改分析部分。也可能是比较大的改动,比如增加或删减某个实验。在标出修改要点之后,要尽快修改,有些编辑会给予一定期限的修改时间。
当你重新提交稿件时,你可以写一封再次投稿的介绍信来说明你是如何处理批评与意见的。二稿的介绍信应该具体和有建设性,你应该坦诚地、透彻地说明所有的修改要点。此说明可以很好地介绍你所做的修改,并向编辑证明你很好地处理了反馈意见,你是一位严谨地科研工作者。介绍信的要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开头部分应该感谢编辑给予的建议和再次提交论文的机会。虽然你会觉得文章被退改不如被直接采用来得令人高兴,但这起码比被直接拒绝要好得多。
(2)给每一个修改要点起个小标题。很多作者根据审稿人的序列来组织这封信,通常的做法是对应审稿人1、审稿人2的评论来拟定小标题,以此类推每个部分都应该覆盖每位审稿人的每一个意见,并用数标识用数字标识简洁明了,并且便于查找已经出现过的评论。例如,也许两位审稿人都提到应该增加样本的一些细节 虽然你已经讨论过审稿人1的意见,但到了审稿人2的时候,还是需要重复只需要很快地重复一下这个意见,然后指明与上述第几条重复即可。
(3)每一个修改要点的阐述应该包含三部分。首先,简单总结意见或是批评的内容。其次,解释你针对这评论做了哪些修改;如果可能,请列出这一要点具体在你论文的第几页 最后,阐述你的修改怎样回应了评审意见。
(4)注意保持专业性,别显得卑躬屈膝或是刻意谄媚。编辑们并不认为审稿人是天才,所以他们也不希望你把审稿人的意见形容成杰出的、前所未有的、出色的、深刻的等等。请你把自己放在编辑的位置上思考。一封溜须拍马的二稿介绍信到底是会打动你,还是会让你觉得“这个人真虚伪”呢?
三、被拒稿之后应有的心态和行动
很多作者很害怕收到负面的反馈和遭到拒绝。传统的成就动机理论显示有两个最主要的影响表现的动机:成功需求和避免失败的需求。情境因素能够夸大这些动机,而写论文看起来能够唤起作者对避免失败的需求。很多作者,尤其是学界初学者对“被拒”总是耿耿于怀。他们担心编辑们会怎么说;他们想象某一位审稿人在读他们论文的时候皱眉的样子;他们非常害怕收件箱里的退稿信。
避免失败的本能会让人们反复地问:“如果他们拒绝了我的稿件怎么办?”他们当然会拒绝你的论文。写论文的时候就应该假设会被拒。决策理论指出,在不确定的前提下,基本概率是预估结果的最合理的依据。如果一份期刊拒绝大概 80%的稿件,那么稿件被接受的基本概率就是20%。在缺乏其他信息的情况下,理性的判断是,你的论文有20%的概率会被接受。因为没有期刊的拒绝率低于50%,所以我假设我投的稿件都会被拒,这是唯一合理的结论,而且我被拒的次数也验证了我对理性分析的坚待。
“真是暗无天日啊,“你也许会说,“如果你知道你的稿子会被拒,你怎么还能打起精神来呢?”首 先,我们不应该寻找写作的动力,而是应该坚持执行写作计划,不论刮风下雨。其次,初学者往往觉得只有他们才会收到退稿信。其实那些已经发表了很多论文的作者同样会收到很多退稿信。心理学界最多产的作者年内收到的退稿信可能比有些写作者十年里收到的还要多。有时候被拒的基本概率可能反倒让人觉得安心。该书作者提到,他对将发生什么并不确定,所以当收到退稿信的时候并不觉得太糟糕,而且在完成论文以前,也不会放纵自己沉溺于自己的文章即将变成铅字的幻想之中。
如果你假设自己的文章会被拒,你就能写出更好的,原因是你对避免失败的需求被屏蔽了。为了避免失败而写作的作者所写的文章读来小心翼翼、空洞而充满犹疑。他们总是设法使自己的文章看起来不坏,而不是看起来更好。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种恐惧。相反,为了成功而写作的作者,他们的文章读起来充满信心和控制。这些作者把重心放在作品的长处上,强调研究的重要性,传达着一种颇有说服力的自信。
审稿人是否会讨厌你的文章?是的,有的时候他们的确会讨厌你的文章。该书作者展示了自己最近收到的一封退稿信的节选,在审稿意见总结部分,编辑写道:
两位审稿人都认为您的论文未达到发表的水平。一位审稿人认为您的论文意义不大,对相对立的理论有所误读,结论与研究的证据未能很好匹配,而且写作也不甚精确。另一位审稿人认为论文未能推动建立完整而准确的模型,论证不够有力,部分重要的研究和观点缺失,且作出了一些错误的理论假设和批评。
该书作者提到,这是通过编辑转述的一一其中一位审稿人真是挑剔。不过这也没关系,我提取了审稿意见中的修改要点,修改了论文,然后投给了另一份期刊。考虑到基本概率,也许还是会被拒。
有时候,拒绝的决定是不公正、刻薄甚至毫无道理。有时候你能够看出编辑或审稿人并没有仔细阅读你的论文。请你克制住向编辑抱怨的冲动。有些人可能会向编辑投诉,怒气冲冲地指责审稿人又懒又不称职。也许因为编辑往往和审稿人的私交很好,这些信大多石沉大海 有人建议你应该写封投诉信发泄一下,但是不要寄出。这似乎更不合理一—为什么要浪费你的写作时间来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呢?把你的时间用于修改论文吧。世界是不公平的,所以你只需吸取审稿意见中有用的建议,修改你的论文,然后投到别的期刊去。
总而言之,无论是面临头疼的退修意见,还是更严重的退稿意见,都应该摆正心态,客观处理。面对前者,要尽快提炼退修意见中的有效修改要点,并辅以介绍信的形式完美展现自己是一位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为论文的早日发表而不懈努力。若是后者,在平复心情之后,也要吸取经验教训,若有较为详细的退稿意见,也要提炼修改要点,再接再厉,重新投稿,重拾信心和斗志,相信稿件会有见刊的一天。
上一篇:选刊投稿的五个判断标准
下一篇:研究生怎么发核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