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论文发表

学报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是否有关

时间:2021-11-29 08:44 所属分类:论文发表 点击次数:

  引 言

  高校学报作为大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加强对高等院校学报的管理,使其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随着大学的大规模合并,许多非常富有学科特色的高校逐渐减少,多学科性质的综合性高校越来越多,此时高校学报就越难体现出高校自身特色,各高校校外来稿也逐渐增多,校内稿件比例总体上处于逐渐减少的态势。

  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CSSCI期刊中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有70种,2015-2016年共发表论文17426篇,其中校外论文11796篇,占64.25%,约占2/3,已经明显偏离《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高校CSSCI人文社科版学报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分析其中的规律与问题,发现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对于制定高校学报发展战略,进一步办好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高校学报刊载外单位来稿的比例,学术界尚可以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学报要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刊载校外科研人员稿件。陈颖认为,高校学报过分强调和关照服务本校作者,会使得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学术声誉和质量下降,并且会招致社会不满。

  刘浩、宋飞等认为,学报由于受高校教学与科研定位的影响,呈现典型的内向型和封闭性特征,容易降低对优秀外部稿件吸引力,同时使得许多本校优秀稿件外流。胡习之认为学报发展离不开外力的支持,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整合校外研究资源,吸引、特约部分知名学者的参与。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如果没有内功作为基础,学报的窗口功能便会弱化,其长远发展亦将受到制约。

  赵仁杰、刘瑞明基于2004~2013年期间1367所中国大陆高校学报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本校偏袒和自我保护显著地降低了学报的影响因子、总被引次数和平均引文率。邱峰对104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比率在20%~60%之间;985或211高校、具有博士点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东北、华北、华东的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没有显著影响学报的影响力。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高校学报应以刊载校内科研人员稿件为主。许大国、孙万群等指出,要保证期刊质量,不是外稿越多越好,各医科大学学报应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内外稿比例,同时内稿应在校本部和各个附属医院之间适当分配。鲍卫敏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06年数据研究发现,本校教师论文数量占学报论文总数比例下降,认为学报性质决定了必须刊发本校教师论文为主,应该规定刊发本校教师论文的最低比例。

  关于高校学报刊载校外论文比例的研究,学术界研究比较充分,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大部分学者认为校内来稿与校外来稿应该兼顾,适当的竞争对于高校学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一部分研究认为高校学报应刊载校内论文为主或者维持一个适当的校外论文比例。由于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数据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等原因,关于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对于CSSCI人文社科学报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关系研究的文献尚未见报道,总体上,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一,关于研究对象,有研究采用1000多所高校的面板数据来进行研究,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均是核心期刊,学报质量较高,审稿相对规范。而大多数一般高校学报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混在一起研究会导致研究结论有偏。在这样的背景下,选取CSSCI高校综合性学报来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同质性更好,更具有代表性。第二,现有研究侧重研究内稿比例或外稿比例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的关系。但是在方法论上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在于研究的时间轴并不一致。比如研究2017年的内稿比例与2017年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逻辑上是错误的,这是因为2017年的影响因子反映的是2015~2016年论文在2017年的平均被引次数,应该研究2015~2016年的内稿比例与2017年影响因子的关系才对,目前尚缺少这方面的研究。第三,从研究方法来说,期刊影响力指标较多,比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等,分别研究内稿比例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的关系是不全面的,要在一个系统框架下采用结构方程研究才更为合理。本文以CSSCI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为例,综合采用结构方程、独立样本t检验来研究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并综合对期刊按载文量、影响因子、内稿比例、一流建设大学学报进行分类,深度分析内稿比例在不同分组情况下的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框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一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分析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内稿比例越高,可能意味着高校学报关系稿、人情稿的比例也越高,进而对学术期刊影响力产生影响,所以内稿比例作为原因变量。至于期刊影响力,本文同时采用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来进行反映,这样更加全面,可以避免单纯采用个别指标导致的研究有偏性,可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稳健性。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研究高校学报内稿比例与影响力的关系,但究竟是如何影响,其中的特征和规律如何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因此有必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校学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组,进而分析采用这些不同的分组方法后,学报内稿率及其他相关指标平均值差异是否显著,从而进行深度分析。分组标准一是采用影响力指标,包括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分组标准二是高校是否是一流建设大学。

  1.2 偏最小二乘法

  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许多文献计量指标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偏态分布,具有幂律分布的特征(Vinkler;Seglen;Adler)。本文重点对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数据同样存在偏态分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结构方程的传统估计方法是有偏的,应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Partial Least SquaresRegression,PLS)。偏最小二乘法是Wold et al.提出的新的回归方法,它结合了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优点,非常适合因变量较多并且相关的数据,如本文中期刊影响力指标包括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3个。此外当数据量较少时,更能发挥偏最小二乘法的优势。

  1.3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与中国知网CNKI的引文数据库,以CSSCI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为研究对象,共70种期刊。其他还有一些高校学报分散在学科期刊中,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5种民族院校学报,由于其民族学特色鲜明,不宜作为综合性社科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等7种体育院校学报,其体育学特色鲜明,同样排除在外。此外还有其他教育学、法学等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报,也一并排除在外。关于数据选取的时间窗口,本文以2017年期刊影响力指标来进行研究,选取3个影响力指标,分别为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2017年影响因子是2015~2016年发表的论文在2017年平均被引次数,被引频次同样是2015~2016年发表的论文在2017的被引次数,h指数也是2015~2016年发表的论文在2017年h指数,所以内稿比例也是2015~2016年发表的论文校内稿件的比例,这样保证了研究数据时间轴的高度统一。数据描述统计量如表1所示。

  2.实证结果

  2.1 结构方程估计结果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采用结构方程进行估计,结果如图2所示。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平均变异抽取值AVE为0.854,组合信度为0.946,均处于较高水平。内稿比例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拟合优度R2极低,仅为0.005。内稿比对高校学报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070,但t检验值只有0.405,p值为0.686,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内稿比例与高校学报影响力无关。

  2.2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是用来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统计学方法,在分别根据载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是否是一流建设高校进行分组后,可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分组依据导致的指标均值差异。分组依据根据数值大小综合进行判断,大致采取高分组期刊略少的原则,高分组期刊约1/3强。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分组中,各类内稿比的均值有没有显著差异。

  根据载文量进行分组,以载文量250作为分组依据,载文量较高的期刊有25种,较低的期刊有45种。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两年载文量为564篇,载文量最少的期刊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两年载文量为125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按载文量高低分组,内稿比例并没有通过统计检验。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学报由于内稿发文压力大,而需要增加载文量的情况。

  根据影响因子进行分组,以影响因子2.0作为分组依据,高影响因子期刊有25种,低影响因子期刊有45种。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为6.104;影响因子最低的期刊为《齐鲁学刊》,影响因子为0.538。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按影响因子高低分组,内稿比例同样没有通过统计检验。也就是说,影响因子低的期刊,内稿比例不一定高,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内稿比例不一定低。根据被引频次进行分组,以被引频次500作为分组依据,高被引频次期刊有26种,低被引频次期刊有44种。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引1147次;被引频次最低的期刊为《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引160次。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按被引频次高低分组,内稿比例同样没有通过统计检验。也就是说,被引频次较高的期刊,其内稿比例不一定低,被引频次较低的期刊,其内稿比例不一定高。根据h指数进行分组,以h指数14作为分组依据,高h指数期刊有22种,低h指数期刊有48种。H指数最高的期刊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指数为23;h指数最低的期刊为《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种期刊,h指数均为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按h指数高低分组,内稿比例也没有通过统计检验。也就是说,h指数较高的期刊,其内稿比例不一定低,h指数较低的期刊,其内稿比例不一定高。根据是否是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建设大学进行分组,一流建设大学CSSCI学报有28家,其他42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按是否是一流建设大学分组,内稿比例通过了统计检验,其t检验值为-4.358,p值为0.000。一流建设大学CSSCI学报的内稿比例均值为0.422,非一流建设大学CSSCI学报内稿比例为0.269,两者差距明显。说明一流建设大学的CSSCI综合性社科学报更愿意录用内稿。

  为了进一步分析一流建设大学与非一流建设大学的文献计量指标差异,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载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进行分析。

  虽然一流建设大学CSSCI学报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均值比其他高校CSSCI学报略高,但均没有通过统计检验,也就是说,一流建设大学学报的影响力与非一流建设大学学报的影响力并没有本质差距。

  3.结论与政策建议

  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无关。本文以CSSCI高校综合性学报为例,通过结构方程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综合研究表明,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无关,其回归系数没有通过统计检验。根据载文量数量多少进行分组,并未发现载文量高低不同,内稿比例均值有所差异;根据期刊影响力指标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h指数进行分组,也未发现期刊影响力不同,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内稿比例的均值有所差异。

  一流建设大学CSSCI学报更愿意录用内稿,但是一流建设大学学报的影响力与非一流建设大学学报并没有本质差异。因此,对于一流建设大学而言,继续维持现有内稿录用比例,并不会降低其影响力。如果在保持论文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刊载校外论文,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论文质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的生命力。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的发展战略,应该鼓励校内校外进行广泛的交流,一切围绕提高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质量,弱化校外校内来稿。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以及其他非CSSCI社科学报,其内稿比例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包括同一期刊在不同时期内稿比例不同是否导致被引指标的差异等等,也需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学术期刊平均质量不同,其内在问题和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