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22:03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学术评价是遵循“质量第一”原则的,所以对于研究生来说,从一开始就要把路子走正,自觉树立精品意识,把精力高度集中到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上来。这里,根据本人多年来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体会,就人文社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创新略述管见。
01学位论文选题的两个层面
人们通常认为,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即是,博士生基本上具备了自主选题的能力。其实对于硕士生来说,努力掌握自主选题的技能也颇有必要。因为,在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的时候,导师通常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也还是有一定选择余地的。所以,不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选题均是学位论文写作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选题都有其特殊性;而且,选题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当然,共性也还是有的。一般地,学位论文选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为研究方向的选择,微观为研究问题的选择。
1研究方向的选择
研究方向的选择,即是在某学科内关于研究领域的选择。每个学科都可以划分为许多研究领域,尤其是科技哲学,所辖研究领域特别多,所以就有一个研究领域的选择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是否恰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位学者的学术高度和学术寿命,而且,对于学位论文的难易程度和质量高低,也有相当大的制约作用,尤其对于那些准备读博的硕士生和将来有意从事学术性质工作的博士生来说,意义特别重大。
一般说来,研究方向的选择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知识基础、师承关系、研究条件、学术环境和社会需要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其中,以下两点需要特别予以重视:
(1)结合毕业去向。近些年,在具有学术性质的单位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人文社科领域的青年教师中出现了一种普遍性的现象:他们在读研究生时,科研方向比较专,但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会遇到所在单位学科建设需要与个人科研方向之间的矛盾。在此情况下,多数人选择了改变原定研究方向的做法。由于这种改变大多出于权宜之计,准备不足,再加上社会发展迅速、外界诱惑很多,于是他们的研究方向就不断地变来变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最终,丧失了一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科研陷入了极大的被动。针对这一问题,青年教师最好的选择是既要适应所在单位学科建设的需要,又不要轻易放弃当初在导师指导下经过深思熟虑所选择的研究方向,即应当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最佳的结合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坚守原定的研究方向。其实,在读研究生时便可以就此早作准备。虽然鉴于当下就业的现实,科研方向与实际工作完全吻合的可能性极小。但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还是应在综合权衡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和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同时,尽量考虑到自己将来毕业后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当然,学位论文重在科研能力的训练,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完全吻合。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使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选择适当向自己毕业后有可能从事的工作的方向靠拢,是十分有益的。
(2)有一定的自由度。即在所选择的研究领域,大脑能够自由思考,“手脚”伸展得开。学术研究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而未知世界充满了大量偶然因素,各种各样的困难随时都可能出现,因此学者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必须保持自由。学术自由主要包括心灵自由和外部自由。心灵自由是指知识分子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思想超脱,能够摆脱名利羁绊,抵御各种诱惑。也就是达到了科学家竺可桢所说的那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境界。大量事实表明,只有淡泊名利,才能保持心灵自由。心灵自由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思想境界问题,关键在价值观的选择。科研方向的选择主要涉及另一类自由,即外部自由。外部自由首先是指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思想观点自由。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伸到禁区里去了,意识形态不允许,那就需要斟酌;其次是指要有从事研究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资料条件。如有些领域里的研究,常常存在开展社会调查和利用稀有文献的问题,若没有经费,便会寸步难行。另外,某些领域里的统计资料不实或不对外公开,势必会影响研究的正常进行。在选择研究方向时,研究生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
2研究问题的选择
研究问题的选择,即是选择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这一选择,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选题一定要“汇聚到点上”,切忌“大而无当,浮泛不实”。“大而无当”是指题目过大。就科技哲学而言,诸如“论思维”、“科技发展的规律”、“粒子论”等题目,就是一些大而无当的题目。选这种题目做论文,最终都只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浮泛不实”是指论文题目没有画龙点睛,凝聚到中心论题上。这种情况特别常见。例如,研究某人的科学思想,文中讲了某人科学思想的形成、内容、影响、评价等,可谓面面俱到,但只是停留在面上,没有凝练出中心论题,找到某人科学思想中最具创造性、最闪光的“点”。因而没有形成一个深具个性的题目,只能是大而化之的“论某人的科学思想”。
为什么有的人易犯选题过大和浮泛的毛病呢?最常见的原因有二:
①没有充分认识到任何一般都存在于个别之中。寻找一般,往往需要着眼于个别,从个别入手,尤其是在全局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个别。而通过关键性的个别寻找一般,乃是选题要“汇聚到点上”的真谛;
②缺乏“问题意识”。在论文写作中,作者具有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胡适一幅题词所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问题意识的实质就是善于在经验事实和现有理论之间敏锐地发现和捕捉矛盾。
在学术研究中,问题不是一般而言的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即科学前沿或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不明白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不明白的问题,即科学上还没搞清楚的问题。
②它是比较成熟的问题,即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已经比较充分的问题。
③它是真问题而非假问题。真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前提,而假问题之所以假正是因其建立在错误的前提基础之上。
总之,当我们说选题要“汇聚到点上”时,这个“点”应该达到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让人听后不仅能够明白无误,而且要意识到“对,这个问题是该解决了”!此外,这个“点”至少应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新意。什么问题具有新意?如上所述,就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或者研究过了但没有研究透的,或者看似研究透了但是仍有分歧的,以及应该予以纠正、补充或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准确地说,具有新意的问题,即是学科前沿的问题。可是,一般情况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不像自然科学的前沿那样容易辨识。而且,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极易被等同于由社会对学科知识点的需要所造成的“热点”,或者被等同于本学科国外的新动向。其实,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的要义,乃是本学科内在逻辑发展的需要及其与社会需要的契合之处。单纯的社会需要,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不少属于已有理论的应用,还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前沿。
(2)具有关键性。具有关键性的问题即是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起同行广泛重视的问题。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正在进行正确的而且是重要的工作的人。”
选细枝末节的问题,做那些内涵贫乏的文章,不仅未必省力,更为重要的是选题意义不大,难以产生影响。爱因斯坦说得好:“我无法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拿起一块木板,专找最薄的部分在最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了很多孔。”
(3)具有可行性。所选的问题不能太难,应该选择那些所需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大致具备,通过竭尽全力有可能做出点成绩的问题。
(4)能够系列化。选题要系列化,就是说点不能脱离面,要使所选的点处于一个系列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题技巧,因为它不仅便于把研究引向深入,而且突出的优点是“经济”。系列化的问题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做完第一个题目就等于为第二个题目铺平了道路,甚至是做完了一半的工作。如果说,孤立地选题是事倍功半的话,那么选题系列化就是事半功倍。一般地,凡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是沿着硕士学位论文方向做的,不仅省力、做得快,而且也容易做得比较好。试想,已经思考了三年的题目再去思考三四年,还能做不好吗?
那么,这样的点怎么去找呢?不存在捷径,还是得从读书、查资料入手。通过系统、全面地查找与自己研究目标相关的资料,摸清研究现状,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比较所发现的诸多问题,找出自己中意的“点”。
强调“汇聚到点上”,是不是就反对选择宏观题目?不是的,原则上说宏观的、微观的项目都可以选,就研究生而言选微观的比较适宜。研究生科研经验较少,选微观的题目容易些,而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可以收到以小见大、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大问题还是小问题都是研究对象本身反映出来的,二者息息相关、密切相联。小问题做大、做深入后,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大问题,触及到事物深层的本质。既然论文选题选微观的比较好,为什么又说选择宏观问题在原则上是可行的呢?这是因为,选宏观的题目易于高屋建瓴、统筹全局、提纲挈领、直逼根本。特别是,如果一个人学术积累厚实,时间又比较充裕,选宏观的题目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选宏观的题目,仍然要避免面面俱到,而应着眼于题目的整体,看哪个地方最关键,选择一个关键点,由此入手,向深处开掘。这样一来,仍然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02学位论文创新的四项指标
同其他学术论文一样,学位论文也以创造性为其生命线。缺乏创新、搞重复研究,有悖学术研究发展新知识的宗旨,浪费人力、物力,浪费读者的时间,是学术界所鄙薄、拒斥的。一般来说,学位论文的创新主要有四项指标,一是选题新,二是材料新,三是方法新,四是观点新。选题新,已如前述,下面谈后三“新”。
1.材料新
材料新即是文章中使用的是学界没有发现过的材料,或对于所研究主题从没有使用过的材料。
①新材料可以是文献上的,也可以是地下发掘出来的或田野调查得来的等。
②新材料可以是一宗,也可以是零星的,小到一件事、一件实物、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均可,也可以是一宗。
③新材料是相对于研究主题而言的,不一定是从未发现过的,只要在某个研究主题没有使用过的材料,原则上,都可以称为新材料。
例如,我所指导的一位硕士,现为北京某高校的青年学者,从科哲转向了《资本论》研究。最近,他以“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文献的《资本论》创作史研究”为题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准立项。MEGA共114卷,现出版了58卷、66册,把它用于《资本论》创作史研究,至少国内还没有过。鉴于《资本论》创作史研究是一个老题目,所以,材料新当是该课题申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一些年轻学者对新材料不太重视。其实,新材料绝不仅仅是材料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和观点是紧密相关的。“材料蕴含观点”,这句话虽然老套,却放之四海而皆准。诚然,个别不能证明一般,观点不能单纯依靠材料来证明,但是,新材料,尤其是关键性的新材料,对于支撑观点是很有用的。因为材料对于观点作用的大小,主要不是靠材料的量,而是取决于材料的质。关键性的材料对于观点的支撑作用,能够以一当十,其真伪对于观点的真伪具有一定的支配性作用。此外,当新材料发表后,即使作者不做概括,新材料里蕴含的观点或理论也会被有些读者感受得到。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到学术前沿、稀见文献、地方史料、新出土的文物中或到社会实践第一线去寻找新材料。史学界通常高度重视材料,尤其重视一手材料,认为搜集一手材料是“采铜于山”(顾炎武语),远胜于“旧铜钱”般的二手材料。历史学家傅斯年一再强调说:“史学便是史料学”、“史学本是史料学”、“史学只是史料学”。他还有句名言:“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他代表了一派人的观点,虽然对材料的强调有些过头,但重视材料这一基本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2.方法新
方法新是指论文使用了新的方法。新方法包括新创造的方法、首次从其他领域引进到所研究领域的方法或者看问题所采取的新角度等。
对于方法创新,一些人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但更多的人是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创新方法。这一点十分典型地体现在一些人填报课题申报书中“研究方法”一栏时的表现:敷衍了事,所填写的方法大都是一些习见的、大而化之的方法。如,文献研究方法、历史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方法等。给人的印象是这些方法无关痛痒,申报人也不打算认真运用。更有甚者,胡编乱造,杜撰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方法来。如,历史梳理方法、历史主义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方法、工具调查方法等。
必须充分认识到,方法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诞生的关键在方法,科学突破的关键在方法,科学发生效用的关键也在方法。近代实验科学诞生的关键在于,它摆脱了古代依靠经验、思辨和猜测等研究自然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从而为科学家确立了以定量的实验观测结果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检验的标准,并且以数学作为表达科学理论的形式化语言。
正是基于此,自然科学得以发展起来。为什么说科学突破的关键在方法?因为实现重大科学突破,走老路不成,非得独辟蹊径不可。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获奖研究总是伴随着方法的更新,在方法上有其独到之处。还有,科学发生效用的关键也在方法。想把科学发现转变为技术和专门的应用,关键的环节在于通过中间试验解决如何转变的问题。可以说,方法创新是观点创新的根本保障。
一般来说,方法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式,例如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也可以分为软件方法和硬件方法等。软件方法就是通常说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无形工具;硬件方法就是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等有形的研究工具。对于现代自然科学而言,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的重要性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同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软件方法和硬件方法。科学研究的软件方法更新很快。例如,过去研究科学思想史,通行宏大叙事式的研究方式。如果研究一个人的科技思想,比较规范的做法是,把这个人的著作全集找来,甚至把全集里面没有搜集到的资料也一并予以搜集,包括将其交游范围内的人所涉及的有关资料搜集起来;接着熟读这个人的所有资料;最后,把这个人放到他所在时代的整体当中去,考察其科技思想。
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也有硬件方法及其创新的问题。不久前,台湾清华大学黄一农先生提出了历史学研究的“e-考据”方法,即利用网络和电子资源,大规模地搜集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研究某个历史人物,现成的资料很少或不够用,怎么办?就需要去查他的交游圈里的那些人的著作,进而汇集出所研究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然而古籍资料浩如烟海,通过手工查找,即便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如果某个朝代所有的书面文献都刻成光盘或上网了,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肯定会有收获。“e-考据”虽然本质上仍是过去的考据方法,但研究工具由手工操作变为计算机操作,这就是硬件的变化。
原则上说方法创新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结合研究条件与环境予以综合考虑。例如,研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按照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关注科学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看后者能否证实或否证前者。事实证明,这条道越走越窄。于是有人开始考虑,能不能把研究的重点移向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看一看科学家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完全屏蔽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侵染?于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拉图尔等人提出了“实验室研究方法”,他们深入到实验室,对科学家进行全程跟踪研究,记录其一言一行。最终,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根据大量事实得出结论: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磋商出来的,很多情况下,是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企业主之间、科学家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利益博弈。尽管他们的结论并未获得广泛认可,但他们研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不是单纯就知识论知识,而是独辟蹊径,转向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使用了“实验室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其研究成果颇具启发性。
移植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方法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的理论和方法经常并大量地互相借用,而且随着一个学科的逐步成熟,这种现象会呈急剧上升趋势。例如,过去生物学并不怎么使用数学,现在则不同了,目前生物学的某些分支用到了大量的数学,诸如信息论、运筹学、概率统计、函数方程、动量理论等。
方法创新还关涉采用新角度的问题。新角度有时表现为新理论、新框架。新角度实际上是研究的新路径,这也是一种方法创新。例如,就研究杜甫诗词而论,山东大学的萧涤非先生那一代,自幼就对唐诗下了很大的功夫,甚至对杜诗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当今已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了。所以,若用传统的方法研究杜诗,超越萧涤非先生将会非常难;若用新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先把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诠释学钻研透了,然后从诠释学的角度研究杜诗,就可以看到萧先生未发现的东西,很有可能超越他。创新方法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3.观点新
在“四新”中,“观点新”是核心。因为其他“三新”最终都要通过观点新来体现。人文社会科学是干什么的?就是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更新人们的观念,给人以指导或启迪。关于观点新,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1)基本观点应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发前人之所未发。这也就是比较严肃的学术论文都需要有文献综述的缘故。自然科学论文相当重视文献综述,没有文献综述的论文一般是不能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是不是新,必须有所根据。这个根据就要靠文献综述来提供。所以,撰写学位论文,对于“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部分要下真功夫,应该把它当作一篇相对独立的论文来写,不要敷衍了事。
文献综述常见的缺点是:
①文献量少。搜集文献不是一网打尽,而是蜻蜓点水,随机找一些,致使许多基本文献缺席。
②文献名称罗列,缺少观点的概括;或者有观点概括,但缺少对观点的分类;或者对观点的分类不到位,太粗泛。
③只有流水账似的述,没有恰如其分的评。对所述文献的贡献和不足缺乏说明。
④述评与学位论文中心论题错位,一般是述评范围较之中心论题过宽。如,论文题目是《论爱因斯坦的宗教思想》,但所综述的文献主要是有关爱因斯坦研究的。
⑤所述非所评,述、评错位。最为常见的情况是,把文献评论变成了脱离文献的自我陈述等。总之,文献综述必须紧扣有待研究的问题和需要创新的核心观点来写,其作用就是交代清楚学位论文的中心论题和前人研究的关系,落脚点是证明自己的中心论题和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有创新的。
(2)观点新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群人而言的,而是针对在此之前所有同行的。学位论文的读者对象是学界同行专家,而不是普通老百姓。写论文实际上是在和学界高手下棋、对话。科普和科研是两码事。毛泽东主席说,哲学应该从哲学家的课堂里解放出来,说的是哲学普及,不是哲学研究。陈景润写哥德巴赫猜想论文,若要让老百姓看懂,必须从四则运算开始,那样论文就长得不得了。
(3)观点新是内容上的、实质上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旧观点换了个新说法仍然是旧观点。有人写文章不在观点创新上下功夫,功夫全用在胡编乱造新名词或文字表述的改头换面上,甚至玩弄增减字数、变更语序的小把戏,这是十分低劣的。
从更高的要求说,观点新还包括分量问题,就是它有没有冲击力的问题。有时,一篇文章读后,会让人觉得作者所提的问题很好,回答得也不错,但就是过于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因此我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应当拒绝平庸,一定要有冲击力。所谓冲击力,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提出的观点能够让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甚至能够起到指点迷津、引领人生的作用。我们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往这个目标上奔。这个目标看起来很高,但有没有它是大不一样的。照这样去做,论文的立意就会比较高远。
当然,有冲击力的文章,除了有社会现实意义外,还有一种类型,就是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果一篇论文解决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那么这篇论文肯定会有冲击力。每一学科的发展,都有着自己的“哥白尼革命”。一篇论文能在本学科里引发一场“哥白尼革命”,一定是有冲击力的。这不是说大话,只要有人能做到,就应该努力去争取。
做到论文有冲击力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奠定扎实的学术功底,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现实,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努力拓宽学术视野等。不过有一点应予特别强调,就是解放思想。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永远推动着理论发展。因此,必须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已有理论;另外,有一定冲击力的观点,一定是超越传统和世俗的新观点,而传统和世俗的势力是异常强大的,一旦有所触犯,它一定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压。所以,从事学术研究,既要有一点莫言式的汪洋恣肆、天马行空的精神,也要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做好随时跟保守势力作殊死斗争的准备。
上一篇:论文写作的认识论及其学科差异
下一篇:科研写作的八个关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