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21:2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学过我们课程的读者都知道,我们一贯主张——普通作者要按小人物的方式进行论文写作,不能盲目模仿大人物;但可以阅读大人物论文,学习论文里的专业知识。不过很多人仍然不清楚,这里的“专业知识”到底指什么?为此,我们结合《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多篇大人物论文,具体介绍普通作者应从这些论文里学习哪些类型的专业知识。
之所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论文进行分析,是因为该刊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经常刊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名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自2021年每年都开展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评选范围为《中国社会科学》上一年度全年刊发的所有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10个学科。本着“宁缺毋滥”的评选原则,每个学科最多入选1篇甚至空缺,从而确保了“年度好文章”不仅是大人物写的论文,更是名副其实的精品论文。
一、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
“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学习的是“理论”层面的相关知识,而不是理论之外的其他知识;二是要学习的是处于前沿的那些理论知识,而不是司空见惯的那些理论知识。大人物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更可能站在学科领域的前沿位置,引领者学科专业研究的方向。学习大人物的论文,就是学习他们所提出的前沿见解。因为理论本身是前沿的,所以普通作者对这些前沿理论知识接触得越早,越有利于丰富自己的学科理论知识储备,进而有利于早日融入上述前沿理论知识所酝酿形成的学术研究重点领域,从而在富有发展前景的特定方向中,占得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先机。
比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一文,只看论文标题里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就感觉这是一篇大人物写的论文。再看论文作者是张文显,更确信这就是一篇大人物写的论文。这篇论文从实践、理论和历史三个维度,阐发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历程,揭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对于法学专业的作者来说,虽然不是每一个法学人都能直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但每一个法学专业的作者却不能不关注习近平法治思想。
首先,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产生的,并在上述实践中应用、检验和升华。关注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而后者是法学专业作者写论文绕不开的“大背景”。其次,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继承了以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又有许多突破和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注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关注法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并将这一理论逻辑迁移到“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论文写作”。再次,习近平法治思想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汲取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和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把握了人类法治进步的规律。关注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思维,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审视古代法治和国外法治,汲取它们当中理论合理的一面,深化自己对人类法治的认识和理解。
而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按“首先”“其次”“再次”等三方面去介绍,这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张教授在他的论文里早就从学理上阐释清楚了,我们只需要去阅读去领会。这就是大人物论文带给我们的前沿理论知识。
二、学习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
有时读大人物写的论文,我们会产生一种感觉——论文通篇说得都对,但似乎只说了些“正确的废话”。而我们之所以产生上述感觉,往往是因为这些论文使用的多是政治话语而缺少学术话语。也即,有的大人物所写的论文,可能只是用自己的话把党的政策、决议等官方文件内容复述了一遍。而这些官方文件原本就只是政治文件而非学术论文,文中使用的多为政治话语而非学术话语。但是,普通作者要学习的大人物论文并不是这种。真正值得学习的大人物论文,应当是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的那些论文,也就是“用学术讲政治”。
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写的《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一文,就是“用学术讲政治”的典范。单看论文标题,里面的每一个词如“世界历史”“中国道路”“百年探索”都是“大词”,都是“政治话语”。这篇文章的正文由四个问题组成,由于前言集中交代了这四个问题,并解释了为什么研究这几个问题。因此,我们只看这篇论文的前言部分,借此了解作者是如何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的。
前言第一句,作者写的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发生了一个决定性的转折,并由此开启出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这句话是典型的政治话语,因为里面都是些“大词”。第二句写的是,“这条道路具有双重的本质规定:它是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的历史性进程”。到这里,作者前一句提到的“中国道路”这一政治话语,开始从“本质规定”方面做学理阐释,也就是开始往学术话语上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术话语侧重从学理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研究,解析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本质规定”本身就属于内涵外延。交代完“本质规定”,作者使用“然而”进行转折,提出了“内在联系”这一学术话语,认为上述历史性进程是在“世界历史”的境域中开展出来的,与“世界历史”的整体进程具有内在联系,并在后文用“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做了进一步解释,从而讲清了“世界历史”“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中国道路”“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等政治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要探讨的四个问题。
这四个问题,分别是:(1)现代性如何开辟出世界历史并设定其基本架构,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不可避免的?(2)在世界历史的整体背景中,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何以同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联系,进而持续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如何不断推进着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并使这样的统一在不同阶段上得到历史性的实现?(4)作为中国道路的当代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世界历史具有怎样的意义,从而对于当今世界的历史性变局具有怎样的意义?
在上面列出的问题(1)中,作者引入“现代性”这一学术话语,首先探讨现代性如何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基本架构。由于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世界历史的基本架构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成为必然。如果说问题(1)侧重的是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或者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迎接着”世界历史基本架构的发展大势,那么,问题(2)承接问题1的“世界历史”,则立足局部,探讨同属于世界内部的“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二者何以建立联系,而出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处,问题(2)探讨的是“何以”,这是机制问题,属于学术层面的探讨。问题(3),作者引入“中国道路”这一概念,探讨中国道路“如何”不断推进问题(2)提到的“(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此外,问题(3)还把问题(2)置于“历史”中做进一步考察,也即把问题从“局部”引向了“全局”。比如,作者提“中国道路”,使用的是“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百年”就是百年历史;作者提“(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时,将其落到了“(如何)使这样的统一在不同阶段上得到历史性的实现”,从而实现了微观与宏观、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互动与切换。再看问题(4),作者把问题(3)的“历史”拉回到“当代”,体现出时间维度的转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强调这一中国道路当代形态对当今世界历史性变局所具有的意义。至此,作者又把“中国”跟“世界历史”联系起来,而且指向未来的时间,从学术上预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当把“中国式现代化”跟“新文明类型”放在一起时,也意味着作者所做的学术探讨从政治话语中来、到政治话语中去,呼应了党的“初心”这一新时代中国政治话语最大的“大背景”。
三、学习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研究
这一条其实是第二条的延伸。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其实十分考验作者的学科敏感性。党的文件报告中出现的政治话语,虽然具体,但并不直接指向特定学科。但是,各学科的作者在写论文时,如果想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那么一定是将其转化成本学科的学术话语,体现本学科的专业特色,而不是胡乱转化。这有点儿类似于把一个新事物引入到本学科,并让它成为本学科很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言之,这一工作带有拓荒的性质,体现着大人物的先见之明。我们学习大人物“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研究”,就是学习在面对一个各学科都可以研究的对象时,如何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研究特色、思维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培林教授写的《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一文,就集中展示了如何把特定主题跟本学科建立联系。该文前言第一段,作者交代了研究主题——(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段虽然写了很多字,但我们无需细读,把它们当作“政治话语”即可。我们重点看前言的第二段。第二段第一句,作者说“社会学伴随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发展,每一次现代化的巨大变迁,都产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的发展理论”。这句话把“社会学”和“现代化”联系起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实际要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现代化。作者写的这句话虽然看上去“宏大”,但并非随便一说,他在后面交代了相关的依据。比如,欧洲的现代化实践,产生了社会学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美国的现代化实践,产生了“芝加哥学派”;拉美国家的现代化的实践,产生了发展社会学的“世界体系论”等。
这些依据都是经验事实,不难理解且令人信服。既然上述地区或国家的现代化实践都产生了一些社会学理论,那么除了它们,其他地区或国家也应当产生一些社会学理论,特别是有过现代化成功实践的相关地区或国家。说到这里,作者使用“然而”进行转折,交代了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即被称为“东亚奇迹”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实践,至今还没有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和学派,包括中国社会学在内的东方社会学,更加需要理论上的建树。
从区域对比的角度推导完建构东方社会学的必要性后,作者又从学科对比的角度继续推导。比如,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国内经济学家提出了“过渡经济学”。国内社会学家虽然也曾提出“转型社会学”“实践社会学”等理论,但这些理论都很难准确概括、理解和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因此,需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最后,作者又从国际社会学理论构建的以往经验出发,进一步推导新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即“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国在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国际环境、发展的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议题上,基于自身的新发展经验,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认识,为构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新发展社会学奠定了基础”。可见,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特定主题的研究,并不需要很复杂的理论支撑,有时可能仅仅需要一些经验事实和常识判断
四、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
这一条与“学习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研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无论是学习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研究,还是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归根结底都是学习大人物在论文中体现出的“思路”层面的专业知识。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学习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研究”更多是指宏观整体的学习,而“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则要更微观聚焦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前者可能侧重方法论,体现的是一般的原则,而后者可能侧重具体的方法,体现的是即学即用、即插即用的“U盘式”生存方式。
我们以《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一文为例,了解如何从中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这篇论文是多位作者合作完成,第一作者是东南大学的刘晓星教授。既然要学习的是论文的思路方法,那么我们就集中看该文的前言、文献综合以及模型建构等部分。其中,在前言部分最后一段,作者写道:
韧性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表示物体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经济韧性是韧性在经济学中的概念拓展,指经济系统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然而,目前关于经济韧性的文献以定性研究为主,现有的定量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例如,经济韧性的测度方法集中于少数核心指标,缺少从时间维度的动态测度与分析。因此,本文在韧性内涵启发下,从系统性风险视角测度我国宏观经济韧性,并评估其影响因素。
这篇论文属于经济学论文,但作者在这里提到物理学的“韧性”概念,还交代了物理学“韧性”概念的定义。他为什么这么写?我们后面再说。该文研究的是“经济韧性测度”,而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思路方法。“思路方法”在哪里?在前言的文献批评和研究思路里。也就是,作者要从系统性风险视角、时间维度出发,动态测度我国宏观经济韧性。这样的思路方法为什么值得学习?我们继续看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
在文献综述部分的开头,作者先说“从文献来看,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之后分别围绕这三方面梳理文献,并做了文献批评。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跳过文献,直接看文献批评。其中,在经济韧性的研究内容方面,作者认为已有研究集中于区域经济韧性,侧重单次冲击的影响,忽视了动态变化特征;在测度方法方面,已有研究往往关注某个核心变量,忽视了经济系统其他变量的边际贡献。言外之意就是,作者自己要做动态的测度、更为系统的测度,并补充更多异质性变量。顺着上述研究不足,作者在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与度量方面,又指出现有文献侧重测度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而对金融市场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考察并不充分,因此自己要测度我国宏观经济韧性。
上述思路方法的推导很严密,这一“推导”本身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思路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之所以说这篇论文提出了新的思路方法,是因为作者构建了包含风险吸收强度和风险吸收持续期双维度的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模型,也就是从动态角度进行测度。上述体现“动态”的两个维度,作者是如何想到的呢?这就需要去看论文的模型构建部分。作者在该部分提到“经济韧性的内涵可以追溯到物理学中与冲击韧性(或抗冲击强度)相关的概念”,可见,作者之所以能创造性地提出两个新维度,是受物理学的启发,即“经济韧性与物理学中冲击力相关的概念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尽管如此,交代完物理学的“韧性”定义,作者又承认“这种概念很难直接运用到经济学中。外部冲击使得经济变量发生改变,无法‘保持原样’,因此很难直接运用冲击韧性的测度方法”。既然如此,为什么他前面还说“可以借助冲击韧性的相关理论构建经济韧性度量方法”?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是,冲击韧性核心思想是保持物体原样,因而可以通过观察经济变量受到外部冲击后恢复原始水平的能力,这种能力即可理解为经济系统的风险吸收(或风险抵御)能力。此外,这种受到冲击时恢复原始水平的能力,可以从风险吸收的“大小”和风险吸收的“速度”两个维度考察。
至此,作者以概念类比的方式,提出了适用于自己论文的新测度方法。我们从中也应认识到,“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论文作者提出自己思路方法的潜在推导逻辑,二是根据实际,灵活使用论文提出的具体方法。比如,既然这篇论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动态测度方法,那么我们再做“测度”时,便可酌情参考这一方法。
五、学习作者扎实的分析论证
如果说第四条所说的“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更多是指选题层面的研究思路或研究框架的设计,也即大人物论文的思路方法可以开阔普通作者的眼界,那么本条所说的“学习作者扎实的分析论证”,则是指学习大人物如何在论文中落实研究思路的。也即,如何通过扎实的分析论证,让思路方法在论文中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对很多作者来说,把良好的想法变为看得见的现实,始终是一大难事。而学习大人物扎实的分析论证过程,有助于普通作者强化自己论文的分析论证,确保思路方法在论文中名副其实、发挥应有作用。我们《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一文为例,一起看看这篇的分析论证。看题目,就能知道这是一篇历史类论文,里面少不了使用各种史料进行分析论证。由于此文篇幅较长,我们只看其前言和正文第一部分。
前言部分,作者直奔主题,指出“北朝隋唐土地制度是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后又说“参加讨论者甚众,研究成果也颇丰”,说明作者接下来要做文献综述。前言第二段,作者说其中研究的重点是北朝隋唐《地令》或《田令》实施状况,……讨论得很热烈,意见分歧也很大。争论的焦点是北朝隋唐《地令》或《田令》规定的土地还受是否切实实行。针对上述争议,作者回顾了学界研究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争议,他都做了点评。前言最后一段,作者交代了一个新的研究背景,即《唐令·田令》完整复原,上面既有国家授田与土地还受的规定,又有无田可授时户内帐面调整的规定。因此,今后研究《田令》的实施,就要具体研究其时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人户是按《田令》的实际授田条款实施,还是按户内帐面调整实施?实施的结果,是否根本改变了“秦汉以来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半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占绝大多数,国有土地只占很小比例的格局”?这就把论文的研究问题提出来了。
正文第一部分,作者写的是“北朝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这部分开头,作者首先介绍了太和九年(485)十月北魏孝文帝颁布的《地令》诏,并认为“此诏体现了孝文帝土地国有的理想”。既然这里提到了“土地国有理想”,作者紧接着解释了孝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如果说“理想”是促使孝文帝颁布《地令》的深层原因,那么,《地令》属于专门法令,专业性较强,那么其内容又是受谁的启发?作者指出,“颁行《地令》的建议是赵郡士族李安世提出的”,李安世的思想对随后颁布的《地令》有很大影响。说完了《地令》颁布前后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介绍《地令》的实际内容了。于是,作者说“随之颁行的北魏太和九年《地令》载于《魏书·食货志》”。列举完里面的几项规定后,作者指出这部法令中存在一些矛盾对立的条款,并解释称“这当然不是立法者的疏忽,而是土地国有理想与土地私有制已经根深蒂固的社会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这其实就回到了论文研究的关键:既然条款里规定存在矛盾对立之处,那么在具体实施时,人们究竟是按哪些条款执行的呢?
提出上述要讨论的问题后,作者没有马上针对此问题进行论证分析,以求尽快给出答案。而是后退了一步,“进入讨论之前,必须先澄清几个概念”。第一,北朝隋唐《地令》或《田令》可否概称为“均田制”?第二,北朝隋唐《地令》或《田令》究竟是土地制度,还是土地法规?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对上述几个概念做出澄清以及对《地令》做出明确定性后,作者才开始切入对《地令》实施问题的探讨。他首先给出答案,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族群适用不同的条款”。之后,每介绍一种情况,作者就给出相应的史料作为依据。除了直接用史料论证,作者在分析论证时也使用了推理。比如,在介绍作为北魏龙起之地的代北地区实际授田的数额时,作者认为“估计不可能达到《地令》规定的一夫一妇应授田140亩”。理由是,该定额不仅成倍超出两汉以来的户均垦田数,也远远超出当时每户的耕作能力。代北与北方边镇可耕地本来就少,每户分到的田土自然不可能很多。
说完边疆地区的执行情况,作者又转到汉人为主的中原地区,并借当时的地方官员之口,提出“汉人聚居区的许多地区,实行的不是《地令》,而是李彪建议的民屯制”。这一发现,显然属于意外情况,因此需要给出专门解释。而作者也的确在后文用大量篇幅,从两个方面做了解释。论述完政局稳定的北魏时期的执行情况,作者在其后又论述了北魏一分为二后,东魏、北齐对《地令》的实施情况,发现“基本上还是沿袭北魏成规实行双轨制,但有许多变化”。相比“沿袭”,“许多变化”才是论文接下来要写的重点。于是,作者分三大段论述了“三个变化”。在论述东魏、北齐的执行情况时,作者按鲜卑拓跋族聚居区、汉人聚居区等分别做出交代。东魏、北齐之后,便是西魏、北周。这一时期的相关资料较少,但好在有敦煌出土的户籍文书可用。作者以此为据,对上述朝代的土地还受情况做了分析。最后,作者针对前言推出的研究问题,对北朝《地令》的实施做出总结和回答。
这篇论文之所以论证严密,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考证工作做得十分扎实,资料详实,另一方面也跟“富有层次”的论述有关。比如,正文第一部分开头先提孝文帝颁布《地令》诏,之后又回顾其背后的“理想”以及《地令》颁布前后的史实。这其实使用了“倒叙”。再如,为了论述《地令》实施的详情,作者还充分借助时间(朝代)、地区(民族)等维度分类介绍。同时,在正式回答论文的研究问题时,作者还提前理清可能干扰问题回答的“枝枝蔓蔓”,澄清相关争议后才正式进入分析论证、回答问题。
六、小结
以上便是阅读大人物论文时,可以学习的五个专业知识,即学习里面的前沿理论知识,学习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学习从本学科角度展开研究,学习论文提及的思路方法,学习作者扎实的分析论证。当然,大人物写的论文往往底蕴深厚、内容艰深,我们初读可能感到吃力。但只要坚持读,就能发现论文本身的巧妙之处,感受到学术论文的思维之美。
上一篇:扎根理论方法信效度检验的几种方式
下一篇:文献综述的远景中景与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