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3 12:38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01论文摘要八种思路
如同期刊编辑收到论文投稿会花时间专门阅读摘要,答辩专家或盲审专家拿到学位论文后,也会着重阅读摘要。摘要写得好,有助于专家快速、准确地了解我们的学位论文,增加论文通过的可能。反之,则可能降低专家对学位论文的正面评价。相比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摘要的篇幅更长。但也正因为篇幅更长,很多人容易把摘要写成流水账,详略不得当,主次不突出。为了帮助更多作者在摘要中体现有价值的关键信息,避免信息堆砌,节省专家的审阅时间,我们围绕各学科的优秀学位论文,归纳总结出8种写作模板。
一、现实背景+主题重要性+研究目的及总体思路+具体章节内容及各章结果+创新之处+政策建议
先说最中规中矩的一种写法。也就是,研究背景+主题重要性+研究目的及总体思路+具体章节内容及各章结果+创新之处+政策建议。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研究背景,引出主题重要性。之后,在介绍研究目的及总体思路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再往后,介绍各章节的具体内容以及各章研究后得到了什么研究结果。介绍完研究结果,再写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政策建议。这种写法各要素比较齐全,模仿起来相对容易。
二、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各章内容及各章结果+政策建议+未来展望
这一写法与上一种写法,存在相似之处,都强调摘要写作要素的完备性,以及前后要素之间的递进逻辑。比如,写完研究背景后,指出“背景”中所隐含的研究问题。之后,围绕研究问题交代研究思路,并具体介绍各章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再往后,写的是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该写法与上一种写法的区别在于,本写法更强调作者本人对学术研究可持续性的考虑。比如,“研究背景”环节可能突出学界研究背景,摘要结尾可能强调“未来展望”,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三、现实背景+理论背景+研究问题+总体思路+具体思路及总体结果+创新之处
这一写法的要素也很齐全,但更加突出“研究背景”和“创新之处”,强调自己立题依据的可靠性,以及研究完所做出的理论贡献。比如,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分成好几个层面进行阐述,但不刻意分章节具体介绍研究内容,更看重研究思路、研究结果以及创新之处的表述。
四、研究思路+总体结果/各章内容及各章结果
这一写法,突出对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或各章内容及各章发现)的阐发。对研究思路的详细阐述,可以体现学位论文论证过程的严密性、研究思路的合理性。对研究结果的详细阐述,则可以体现论文观点的创新价值。这一写法,对研究背景、政策建议等要素不刻意强调。原因可能在于相关背景众所周知,但相关问题痼疾难返,所以淡化研究背景和政策建议,而把摘要的写作重点放在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上。
五、主题内涵及重要性+研究背景+中国特殊性+研究结果+政策建议
这一写法突出的是研究主题,通过强调主题的内涵以及主题的重要性,凸显论文写作的独特价值。由于强调主题内涵,不可避免会牵扯到理论层面的探讨以及中国语境,因此,此写法交代完主题内涵及重要性后,后续往往会通过研究背景,尤其是学界背景以及中国的特殊现实背景,对前文所说的研究主题再次加以强调。同时,由于此类摘要所强调的研究主题,往往构成了对中国特殊性分析的独特视角,而这意味着已有研究的视角、已有研究得出的观点可能存在不足,因此这一写法在后文除了交代研究结果,还会提出政策建议,从而体现自己的创新之处。
六、研究背景+主题重要性/主题内容+各章结果+政策建议
这一写法,往往跟时政热点高度相关。由于贴近时政热点,所以该写法会强调研究背景和主题重要性,以及各章的研究结果,而淡化对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的介绍。因为相比“热点”这一标签,研究思路等要素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把跟“热点”相关的研究背景和主题重要性等要素写好,就能吸引专家的评审注意力。
七、主题内涵/主题重要性+研究思路+研究结果+(政策建议)
这一写法不强调研究背景,而着重交代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不过,不强调研究背景,不代表摘要没有体现研究背景。实际上,此类写法在交代研究主题时,已经体现了研究主题所依附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历史背景等各种研究背景。在“主题+思路+结果”的大逻辑下,这一写法可进一步引申出更多写法。比如,主题内涵+研究思路+研究结果;主题重要性+研究思路+章节内容及各章结果;主题重要性+研究思路+研究结果+政策建议。上述几种写法的形式区别是,在介绍“主题”时,到底要突出主题的内涵还是主题的重要性;在介绍思路时,到底只交代总体思路还是各章的具体思路;在介绍各具体章节时,到底只介绍各章的研究结果,还是也介绍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要不要交代政策建议。
八、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总结的学位论文摘要写作的8种模板。一般来说,写作要素越完整的模板,越容易模仿;写作要素越简约的模板,模仿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因为,要素虽然看上去虽然很少,但有价值的信息却很齐全,说明作者具有较高的写作素养,在看似有限的几个要素中,实际已布下了严密的论证“暗线”。
02不使用“本文”第一人称的两个示例、方法
为了使人文社科作者摆脱“本文”的束缚,笔者将从此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文学和哲学类的文章中,呈现摘要撰写的正反示例,详细说明让“本文”或“文章”从摘要中消失的同时,还能使表述逻辑通畅,重点清晰。
示例一:暗藏研究观点
首先从最易受“本文”桎梏的文学领域出发,探寻转写方法和技巧。
贫穷自述是郁达夫笔下的书写常态,“寒素文人”形象似乎是他主动赋予自己的一个身份标签。本文以郁达夫在国内的经济生活为考察线索,探究其笔下贫穷自述的“虚”与“实”,并分析其“哭穷”背后的文化动因。郁达夫的贫穷自述多存在夸张成分,可视为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哭穷”行为。一方面,郁达夫的“哭穷”与他所持守的传统文人价值观中“志于道”的救世观、“气节”观、“固穷”观背后所隐含的经济态度有关;另一方面,“哭穷”还与现代文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轨期所遭遇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职业之间的认知裂隙”有关,这一认知上的错位所导致的经济身份认同焦虑,是郁达夫“哭穷”的另一文化动因。
20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在叙述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时,大多倾向于作出低估。这种现象与晚清以来科举制被取消的重大变化有直接关系,即由于知识分子无法继续通过科举制准确地定位自身,所以他们不得不用重构自身经济身份的方法来确定自身在社会的位置。而 这一切又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建构中国的现代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话语的扭曲和随之而来的逻辑错位的一种表述。
上文的摘要截取片段分别出自《郁达夫的贫穷自述与“哭穷”背后的文化动因》和《虚构的贫穷——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经济身份认同》这两篇文章。很巧的是,两篇皆是围绕“近代文人贫穷”进行“经济身份认同动因”的分析,且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但却呈现出不同的摘要形式。第一篇文章的摘要“规规矩矩”地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研究观点”呈现了出来,“本文”也赫然出现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的表述中。但再看下一篇,同样是分析近代文人并非本人所描述的那样贫穷,即经济身份认同焦虑背后的原因,此篇摘要句句精炼,仅用三句话就呈现了论文的重要信息。首句直接呈现研究主题,第二句就是对原因的分析;第三句则分析深层影响因素。上下比较,已见分晓。后者句句都是精华。接下来将具体进行分析。
第一篇摘要中的“研究问题和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的表述实际上在第二篇的首句中已有体现。第一篇中提到“本文以郁达夫在国内的经济生活为考察线索”,实际上就是对应第二篇中研究主题句的前半句“20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在叙述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时”的表述;而第一篇的“探究其笔下贫穷自述的‘虚’与‘实’”,第二篇则用研究主题句的后半句“大多倾向于作出低估”来凝练表述。换句话说,“贫穷自述的虚与实”不就是直指郁达夫正是夸大了自己的贫穷,低估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吗?再接着看第一篇研究问题的表述即“并分析其‘哭穷’背后的文化动因”此半句,在第二篇中直接杂糅在了表述研究观点的第二三句中,即在呈现研究观点的同时也暗含着本文的研究问题和思路。由此可见,第二篇论文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研究观点”并不是各自分散的表述,而是将其以隐性信息的形式杂糅在研究主题与研究观点之中,再通过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自然顺畅地呈现出来。这种转写完美地避开了“本文”的使用,还能清晰明了地了解文章的重要信息。
综上,最容易使用“本文”作为主语(或隐藏主语)的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的表述,作者可以将其暗藏在研究观点之中。但有些作者可能对这种高度凝练的表述不太放心。若有此想法,也可简要添加研究问题的说明。例如针对第二篇,可在研究主题之后添加这样一句,“而这种现象所反映的近代文人经济身份认同的动因探寻则尤为重要”。由此一来,便能直接知晓文章的研究问题。
示例二:多要素相互融合
接下来再通过哲学领域的文章对比,再进一步验证上述转写方法。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观中最能体现其媒介技术认识论的一个核心论断,在传统媒介面临大数据和5G物联网等新技术冲击的今天,其理论内涵逐步被诠释完整,并得到进一步延伸。论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再认识,从对数据传播根源的认识、数据传播内涵的理解,到数据传播形态的分析,多视觉探讨了“技术即媒介”“媒介即环境”“数据即讯息”的观点,并从哲学的角度对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传播方式可能带来的伦理隐忧进行了思考,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新媒介技术的理性发展和正确应用。
哥白尼虽未突破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框架,但在理论预设上做出了重要革新。这主要体现在: 在地球的动静与形状上,亚氏认为地球是静止的球体,哥白尼则将“地球在运动”作为预设并据此推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在地球的组成上,亚氏认为大地仅在位置上承接着大气,哥白尼则将大气与大地连接了起来; 在宇宙论上,亚氏认为地球居于地界,哥白尼则使地球成为了天体; 在理论体系上,亚氏将地球的存在作为元素理论的后承,哥白尼则预设了地球的存在与运动。根据其革命性预设建构理论体系,由此成为哥白尼的天文学创举。
这两个摘要截取片段分别出自《从“媒介即讯息”到“数据即讯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在大数据时代延伸的哲学思考》和《从“元素的地球”到“预设的地球” ——试论哥白尼对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革新》这两篇文章。第一篇摘要在研究背景之后,使用“论文”作为主语来对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全面的说明,且其中还包含着“技术即媒介、媒介即环境、数据即讯息”的部分研究观点的说明(实际上“伦理隐忧”也是观点,但并未呈现“隐忧”是什么)。再看第二篇,首句直截了当地点明了研究问题即“哥白尼对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革新”。而下文乍一看似乎全是研究观点,但细细看来,实际上还包含有研究思路,即从“地球的动静与形状、地球的组成、宇宙论、理论体系”四个方面介绍哥白尼的革新性尝试。
从哲学领域的示例来看,文学领域摘要部分的转写方法在此处依然适用。即,将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与研究结论相互融合,便能达到即脱离“本文”或“文章/论文”的桎梏,又凝练展现文章重要信息的目的。
总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作者若还在为如何调整优化摘要表述而烦恼时,可尝试借鉴以上转写方法。希望本文可为更多的人文社科领域的作者提供有效可行的参考。
上一篇:论文结论如何避免与正文重复
下一篇:不合格研究生论文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