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6 10:11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在论文选题与写作中,“扣帽子”现象频频出现,典型表现为,不加甄别地将国家大政方针作为研究前提而不做深入分析,或者对理论框架的盲目套用而不考虑其适用性和研究问题的独特性。这种现象不仅限于政策和理论的应用,也可能出现在对研究现象的随意归类或过度简化上。长期以往,容易限制研究者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削弱研究的原创性和实践价值。因此,本文总结了四种常见“帽子”类型,并分别有针对性地给出了规避之策。
一、四种常见“扣帽子”的误区表现与归因
基于审阅稿件来看,目前论文选题或写作环节出现“扣帽子”的类型及表现主要有如下四种,下面将对其具体标题及生成原因展开一一探讨。
(一)为凸显研究实践性,强调宏观政策
紧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论文,能够确保个人研究与现实的关联性和重要性,因此不少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选题上凸显某一国家宏观政策,如“双减”政策、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普职分流”政策,等等。而在论文具体内容上,不少作者会出现或是机械套用国家的政策、方针、指导思想,忽略了对问题本身的深入分析、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性;或是完全脱离了政策背景,将所研究的内容置于“政策前后”背景,并不影响选题或论文内容成立与否。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搬硬套政策:论文中大量直接引用或转述政府文件的内容,缺乏对这些政策如何影响或适用于研究问题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二是忽视地方性、特殊性因素:将国家层面的政策普遍化应用于所有情境,未考虑地区差异、行业特性、文化背景等因素;三是目的性过强,忽视学术价值:写作时过于强调符合政策导向,削弱了研究的学术性和创新性,研究变成了单纯为迎合政策导向的任务完成,而非真正推动知识边界的发展。例如《“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探究》(《甘肃教育研究》,2024年第6期)这篇文章中,该作者虽是研究“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但关于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研究在“双减”政策之前便存在已久,将该文选题与论文具体内容中的“‘双减’政策”相关论述摘除,完全不影响该文的论述。
(二)为提升论文理论性,冠以理论视角
这主要是指作者在选题或是正文具体内容中中,虽然提及或声明采用某一理论框架或理论视角,但实际上并未深入挖掘或充分应用该理论来指导研究,导致理论与实际内容存在“两张皮”的倾向。
具体来讲,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引用表面化:仅仅在题目、引言或文献综述部分提及理论名称,但没有详细解释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在本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使得理论的引用显得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整合;二是理论套用机械化:将理论作为一种模板强行套用到研究中,没有真正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性对理论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深化,导致理论与研究内容之间存在生硬对接,缺乏有机融合;三是缺乏基于理论的深入分析:虽然提及了理论视角,但在分析问题、解释数据时,未能深入运用该理论的视角和进行论述,使得理论的价值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构逻辑与路径——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中,该文作者于题目、前言及部分正文,都提及“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但在对“路径”的实际论述中,只是简单提及“构建行动者网络”,而构建路径则几乎完全为作者个人主观论说,未能依“行动者网络理论”去展开,脱离了这一理论框架范畴。
(三)为追求论文前沿性,借用热门概念
为了追求关注度,提升论文研究的前沿性,不少作者会选择当前社会、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作为研究对象,但这种选择过分强调研究的时效性,牺牲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和深度。而且,热点也往往会随着时间快速变化,如果研究仅仅聚焦于短暂的热点,可能很快失去其相关性和影响力,无法形成长期的学术对话和积累。
具体来讲,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浅尝辄止:对热点话题的探讨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内容往往是对已知信息的简单汇总或重复;二是题目或正文各级标题醒目但内容空泛:论文标题刻意包含当下流行词汇或热点事件,但正文内容却未能深入剖析该热点,更多的是对热点现象的描述性陈述;三是研究框架或内容通用化:由于追求时效性,主要内容观点往往较为通用和简化,可能直接套用已有研究,没有针对热点问题的独特性进行适配和创新。例如《ChatGPT对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4年第3期)这篇文章选择了时下正热的ChatGPT,研究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但从论文摘要(图1)呈现的主要观点来看,将“ChatGPT”替换为其他教育技术层面的概念,如“信息技术”,主要观点亦能成立,并不受影响。
图1
(四)因科研能力局限性,套用已有研究
对于初入科研领域的年轻学者,或是科研底子薄弱的学者来说,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其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对其研究领域内现有研究的全面理解和批判能力有限,因此会不自觉地套用了已有研究。
这在论文选题策划环节经常出现,其典型表现为问题设定雷同,即选题直接模仿已有的研究,没有或很少展现出新意,研究的问题、目标与已有研究高度重合,缺乏独创性。例如“军队院校侦察情报理论课教学的数字资源嵌入及其规约”这一选题,选题中的“军队院校侦察情报理论课教学”便只是一个大帽子,因为它研究的本质还是“教学的数字资源嵌入及其规约”,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很难出新。同样的还有“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测评中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衔接:可能与可行”,选题中的“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测评”也只是一个大帽子,它研究的实质上还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衔接”,只是换了个“帽子”——思政课评测。从写作层面讲,若选题出现上述问题,那么在最终的研究结论上,其内容将往往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简单复述,提出的建议也是常见的老生常谈。
二、论文“扣帽子”误区纠偏
针对上述论文选题与写作中出现的四种“大帽子”类型及其出现的原因,可通过如下四种写作理念与实践的方式予以转变。
(一)树立学术研究追求理论贡献的理念
在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先找到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选择自己的方法或视角,对它展开理论研究,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就是针对需要解决的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而言,最终的观点要能和文献批评中的内容相对应,否则我们的论文就是失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的论文必须是理论创新。因为对我们而言,研究问题的切入是理论的,即对已有研究或理论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创新、贡献也必然是理论的。从这一角度来讲,在论文写作中,若是要迎合国家的某一项大政方针政策,研究者不仅要把握政策的字面意义,洞悉其背后的政策逻辑、时代背景及长远规划,更应坚持批判性思维,基于严谨的实证分析,通过数据支持、案例研究等方法,细致考察政策的实践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空间,展现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从实践中观察,发现某一政策在施行中存在什么现实问题,而后查阅已有文献为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哪些研究,继而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以《学校如何执行教育政策——基于米特-霍恩框架的课后服务政策执行个案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24年第8期)为例。2017年,基于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然而,由于课后服务在全国范围普遍性地快速推进,学校在政策执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实践问题,该文作者通过文献梳理后发现,“研究者多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某一项政策问题进行整体思辨,囊括了从政策的制定到执行和影响等多个方面,而对微观层面政策研究关注不够,尤其是缺乏经验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建构”(图2),并指出“政策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更多地接触实践者、考虑实践因素和实践效用”,最终提出“学校如何执行教育政策”。
图2
(二)理论与研究融合互嵌的三个关键点
在论文写作中,避免只是简单扣上某一理论视角的帽子,应在理论选择、文献综述或研究设计、论证分析三个环节,都对所选理论有所交代,使其内嵌于自身研究论证全过程之中,确保论文的理论部分和内容部分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有机的结合,使得理论成为理解研究问题和解释研究结果的重要工具,而非仅仅作为装饰或形式上的附加。
首先,在策划选题择定理论环节,就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及需要,去选择与其紧密相关的理论,确保理论的选择不是出于流行或表面的原因,而是基于其对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解释力。在此,可参考艾伦·雷普克在其著作《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中提出的“询问‘五个W’问题以评估每个理论与问题的匹配度”。其次,在文献综述或研究设计中,不仅要概述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内容,还要阐释理论如何能够有助于研究问题的解决,即其适用性为何。例如《高职院校院系治理现代化何以实现——基于堕距理论的分析》(《高教探索》,2024年第4期)中,作者便是在文献综述环节,先介绍了堕距理论的核心观点,接着单独阐述了“堕距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图3)。最后,在论文其余各部分的具体论述之中,需注重理论与研究内容的无缝对接,避免生硬套用理论或简单罗列数据,深入剖析数据背后的意义,用理论透析实证发现或研究观点,将理论与研究融合互嵌,实现理论与实证结果的深度对话。仍以上面的“高职院校院系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为例,该文基于堕距理论系统审视了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中院系在行动者选择策略、制度结构设置以及文化环境营造方面出现的多重滞后表现,并在每一重“滞后表现”的论述中都穿插着堕距理论,以该理论作为分析依据,一步步展开论证。
图3
(三)拔高热点选题立意,关注普遍意义
在追热点型选题上,之所以会出现“扣帽子”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仅停留于对热点事件表面现象描述,未能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影响。而且,热点往往随着时间快速变化,如果研究仅仅聚焦于短暂的热点,可能很快失去其相关性和影响力,无法形成长期的学术对话和积累。因此,若要摘掉“扣热点帽子”,需在论述时不能仅止于“就事论事”层面,需对关注的热点现象或事件在提炼研究问题时,将其扩展开来,使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如此一来,即便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的褪去,我们的研究成果依然具有研究价值。“普遍性意义”一方面是指,它不能是一个单纯的个案研究;另一方面,你所蹭的这个热点事件在将来或许还会发生,它不局限于同此时完全相同的热点事件,对于未来同类型的热点事件亦应具有参考价值,以使今天的研究会对未来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社会化应用的脆弱性风险及其韧性治理研究——以ChatGPT为例》(《电子政务》,2023年第9期)这篇文章则将“ChatGPT应用”作为一个案例来切入,并将整个选题立意上升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层面。而且,“ChatGPT应用”只是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热点现象,在这一热潮退去,或被其他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时,那么仅针对“ChatGPT应用”的研究,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炙手可热。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在策划选题及具体论述的过程中,我们需尽量跳出热点事件或现象本身,并从中析出与热点紧密相关的更广泛的相关问题。如刊于C刊《电子政务》的这篇文章,关注的便是“ChatGPT应用”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变革逻辑和产业革命新路径,以及面对风险问题所应采取的治理创新,这可为后来的类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普遍性参考价值。
(四)寻找研究主题实践中特有的真问题
我们提倡,学术研究要从实践中来,经过一系列理论研究过程,最后再回归到实践中去,即“实践—理论——实践……”的无限循环。其中第一个环节,即“从实践中来”,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问题感知能力,与实践情境进行深度互动。通过对从业者、政策制定者、受影响群体等的观察、交流,捕捉他们的痛点、需求及面临的挑战,这些未经充分理论研究的真实困境往往潜藏着待发掘的研究议题。同时,要具备问题解构的能力,将实践中的现象理论化为具体可研究的问题,避免笼统宽泛,确保研究问题是研究主题在实践中所特有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可按如下三种逻辑去寻找符合研究主题在实践中所特有的内在问题:一是从“事实性”的角度去对发生的实践性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发生了什么?人们的行为是什么样的?更深入的事实问题是?社会关系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变化?二是从“解释性”角度去对实践性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发生?原因是什么?更深入的解释可以是,某一社会事实或现象产生的动力、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它们的形成需要的因素有哪些?三是从“预测性”的角度去对实践性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情的未来的趋势估计怎样?可能有什么变化或持续性?导致的后果可能有哪些?例如,《无家何以育:破解青年低生育率的家庭路径》(《中国青年研究》,2024年第6期),针对“低生育率”这一现实问题,作者尝试思考生育率为什么会低,原因是什么,进而指出更深入的解释可能是“家庭因素”,最终提出最终的研究问题“破解青年低生育率的家庭路径”。
三、小结
在论文写作中,“扣帽子”现象不仅限制了学术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也削弱了研究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本文呈现了四种常见的“扣帽子”类型,并给出了相应规避之策。我们强调,真正的学术研究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用批判性思维审视现有理论和方法。研究者应勇于跳出传统框架,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索问题,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实用性。
上一篇:内容分析法的四个步骤
下一篇:质性数据分析的优点与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