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利用反问方式提出研究问题

时间:2023-04-28 21:2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反问”就是“反过来提问”,它是期刊论文常用的选题密码之一。特别是,“反问”在形式上往往直接带着“问号”,表达一定的疑问,符合研究问题“答案未知”等特征,因而更受作者青睐。不过,很多作者虽然想用“反问”密码,实际却并不清楚如何合理“反问”。为此,我们围绕已刊发的C刊论文,梳理总结出利用“反问”密码提出研究问题的8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矛盾”反问

  矛盾性反问,就是针对矛盾的多个对象或构成矛盾关系的特定现象,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出矛盾的问题。比如,《国之交缘何民不亲?——中德经济依存与民众好感度的非对称性分析》和《身不由己还是心甘情愿: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决策的事件史分析》两篇文章,就使用了“矛盾”反问来提出研究问题。

  其中,第一篇文章所说的“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德两国国家高层关系良好,经贸关系密切,但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却并不全是积极评价,“国家高层关系好”跟“民间评价没那么好”构成一对矛盾;二是,中国民众对德国的好感度保持较高水平,但德国民众对中国的评价却比较低,这构成另一对矛盾。面对上述矛盾现象,我们就必要反问:国之交缘何民不亲?再看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所说的“矛盾”体现在如下方面。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在多数国家都属于自愿行为,而且企业也难以直接观察到鉴证的市场反应和价值效应。既然回报不明,企业为什么还自愿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与之相关的是,企业会耗费财力精力,从事与其内部生产活动无关的事情,例如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实施已证明不利业绩的多元化战略。企业为什么会热衷于并不能提高经济绩效的活动?这一系列矛盾行为,都会让人反问:这些貌似非理性的行为,到底是身不由己还是心甘情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决策到底受什么影响?

  二、利用“负面”反问

  负面性反问,就是聚焦特定现象的“负面”,也就是围绕不好的方面进行反问。我们所说的研究问题,都是指那些悬而未解、有待继续回答的问题。而“负面”,恰恰因为其“不好”,而具备了对其进行反问、求解的前提条件。比如,《真理为何不平等》一文,就是使用了“负面”反问来提出问题。具体来说,学术研究的目的是获得真理,每一个真理似乎都应当拥有平等的被研究、被发现的“待遇”。但是,从认知的角度看,有些真理非常琐屑无聊,完全不值得花时间去研究。“真理”之间存在不平等,这是一个“负面”现象。据此,我们就可以反问:真理为何是不平等的?

  再如,《教师有偿补习为何屡禁不止: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分析政府监管的困境》一文,也使用了“负面”反问来提出问题。“教师有偿补习”显然属于负面现象,因为它扰乱正常授课节奏,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投入度,而且可能把师生关系变成商业契约性关系,所以国家明令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针对这一负面现象,为什么要“反问”并提出一个研究问题呢?这是因为,教师有偿补习已经陷入“禁而不止”的怪圈,而且在世界各国屡见不鲜。这就有必要去追问“教师有偿补习为何屡禁不止”。

  三、利用“情感”反问

  情感性反问,就是突出情感因素,在反问中体现作者对特定问题的态度。比如,《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一文,就使用了“情感”反问来提出问题。幸福关涉情感体验,把“幸福”和“消费”结合起来进行反问——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上述问题,体现了作者对“幸福”的特定情感。提升国民幸福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幸福感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效用”,而“效用”又被假定为消费函数。从微观上看,消费依赖于个体收入,从宏观上看,依赖于经济增长。看上去,收入增加或经济增长能提升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提高幸福感。但与此同时,人们也会看到有些人收入不高,幸福感却很高。而且,上述情形比“有钱人幸福”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收入或许并不直接影响幸福感,“如何花钱”也即消费,才可能直接影响幸福。但它到底是不是直接影响?我们不妨先满怀深情地提出反问: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把问题留给学界探索。

  再如,《论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发表权是何时“失去的”?》,也使用了“情感”反问来提出问题。“情感”体现在对失去学位论文发表权的惋惜和不甘,而“反问”体现在对何时失去发表权进行的追问。失去了学位论文的发表权,有必要产生惋惜的情感吗?完全有必要。因为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首要权利,因为作者将作品创作完成后,如果不行使其发表权,其他任何人身权与财产权均无从实现”。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相关制度不完善,使得图书馆或数据库可以轻易地从硕博手中拿走学位论文“发表权”。尽管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不合理的发表现状,但作者对“发表权是何时失去的”提出反问,至少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心声,体现了作者对校园弱势群体情感的关照。

  四、利用“现实”反问

  现实性反问,就是通过针对性的反问,来引出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我们经常说,研究问题要能“现实可举例”,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物。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现象进行反问,显然可以作为提出研究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中国运动式治理缘何发生?何以持续?——基于相关文献的述评》和《购车“限牌令”真的能够治堵吗》两篇文章,都使用了“现实”反问来提出问题。

  其中,第一篇文章所指向的现实是,我们经常在媒体或在现场看到,有关部门不断开展“扫黄打非”“严打”“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反腐风暴”等各项治理运动。这些治理运动时常出现,“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运动式治理的时代”。但是,如果稍微思考一下,人们就会提出困惑:在民主法治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会有这样大规模的运动式治理的存在?这一反问,用学术语言表述就是“中国运动式治理缘何发生?何以持续?”。第二篇文章所指向的现实是,随着汽车在国内的广泛普及,城市拥堵状况也因汽车数量的增长而加剧。面对上述拥堵状况,很多城市出台“限牌令”。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便出台了“限牌令”,很多城市依然拥堵。这就不禁让人反问:购车“限牌令”真的能够治堵吗?

  五、利用“质疑”反问

  质疑性反问,侧重对约定俗成的常识或既定的社会秩序提出疑问,并将潜在的研究问题转化为反问句,以此明确并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比如,《真的有“七年之痒”吗?——中国夫妻的离婚模式及其变迁趋势研究》和《“谷贱”必然“伤农”吗?——一个理论判断及事实检验》两篇文章,都使用了“质疑”反问来提出研究问题。

  具体来说,这两篇文章分别提到的“七年之痒”和“谷贱伤农”,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俗语,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但是,俗语是俗语,生活是生活,生活远比俗语要生动、复杂。针对上述固定的俗语,这两篇文章分别提出质疑。其中,第一篇文章提出的质疑是,婚姻进入一定年限,就一定会走向离婚吗?中国夫妻的离婚模式在不同时期有变化吗?第二篇文章提出的质疑是,“谷贱”必然“伤农”吗?也就是粮食价格不高,会直接影响农户的种粮决策吗?这里,我们不讨论上述质疑成立或不成立,我们仅探讨“质疑性反问”这一提出问题方式的可行性。“质疑性反问”其实体现了一种争议,也就是针对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提出质疑或反问,从而达到“澄清”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质疑性反问可以作为论文提出问题的方式。

  六、利用“比较”反问

  比较性反问,就是设定特定维度,对多个对象在该维度上的表现进行比较,并追问哪一个对象的表现更加显著,以此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比如,《男人还是女人,谁更虔诚?——基于现代西方女性的宗教性研究》和《究竟是患寡、患不均还是患不公?——基于CGSS(2006)对居民幸福感决定的经验研究》两篇文章,就使用了“比较”反问来提出问题。

  具体来说,第一篇文章所设定的维度是宗教虔诚。由于人只有男和女两种性别,因此在宗教虔诚问题上,也只有“男人更虔诚”或“女人更虔诚”两种情形,比较这两种情形,反问“谁更虔诚”,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研究问题。第二篇所设定的维度是居民幸福感,研究的是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作者提供了三个潜在的影响因素——“患寡”“患不均”“患不公”。它们三个用学术语言表达,分别是“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和“分配公平”,作者就是要通过比较,来确定三者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猜测一下:作者为什么用的是这三个因素,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因素?比如,可能是受“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老话的启发,同时也可能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等当代政治话语的启发。

  七、利用“交叉”反问

  交叉性反问,就是把不同学科或跨领域的多个范畴放在一起、交叉在一起进行反问,并在上述“多元组合”中提出研究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基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和《“一纸文凭”究竟价值几许?——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两篇文章,就使用了“交叉”反问来提出研究问题。

  其中,第一篇文章所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容易只把它理解成一个经济技术问题。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也就是说,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经济”和“政治”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特定的联系。从“交叉”反问的角度思考选题,我们就可以追问:既然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那么,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一个政治问题?再看第二篇文章。它研究的是“文凭问题”。一说起“文凭”,人们就会想到教育,把“文凭”问题划到教育问题里。不过,人们之所以重视文凭,是因为“文凭”跟毕业后的收益挂钩,也就是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因而它也是个经济学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听到“文凭贬值”之类的说法。据此,我们便可以从“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中发出反问、提出问题:“一纸文凭”究竟价值几许?

  八、利用“比喻”反问

  比喻性反问,是利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表达对特定现象的反问。比如,《典型的黄昏?——论典型作为一种青年政治社会化工具的困境和出路》一文,就使用了“比喻”反问来提出问题。具体来说,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选典型、树榜样、学楷模、立标兵等做法。但是,由于对“典型”的滥用、对典型人物价值的过度榨取,使得“典型”的社会影响难现昔日的荣光,出现“典型的黄昏”问题。这里的“黄昏”就一种比喻,“典型的黄昏?”就是一种比喻性反问。它说的是,“典型”在当代已经穷途末路、日薄西山了吗?

  再如,《财政补贴:“馅饼”还是“陷阱”?——基于融资约束VS.过度投资视角的实证研究》一文,这里的“‘馅饼’还是‘陷阱’”同样属于比喻性反问。具体来说,财政补贴是我国政府干预经济、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按照一般的理解,政府向企业提供资金支出,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题,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儿,也就是财政补贴是“馅饼”。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在财政补贴的刺激下疯狂投资,带来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问题,财政补贴这个时候成了“陷阱”。那么,财政补贴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呢?研究问题得以提出。

  小结

  以上便是我们归纳总结的利用“反问”密码提出研究问题的8种方式。当然,这8种方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一些选题思路,可能同时体现了多种“反问”方式。比如,《“一纸文凭”究竟价值几许?——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这篇文章的选题,不仅体现了“交叉”反问,还体现了“情感反问”和“现实”反问,甚至体现了“比较”反问。因为,对文凭价值的反问,体现了作者的社会情感和和人文关怀。而且上述问题来自现实生活,不同层次的学校颁发的文凭存在“文凭效应”,所以说这个选题也体现了“情感反问”、“现实”反问和“比较”反问。总之,使用“反问”提出研究问题,不在于使用了多少种反问方式,而在于“反问”本身得体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