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5 15:02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现如今论文中要有最后的结论部分已经是较为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自然科学的文章。经过了较为繁琐的实验分析之后,得出了诸多的实验结果,一方面是为了对前文所做假设作出回应,另一方面则是需要高度凝炼地把研究观点呈现出来,以展现自己在某一学科点上的研究发现和亮点所在。这是自然科学文章必不可少的形式要素之一。但随着学术领域的发展,学界的科研需求越来越多,学术期刊也相应逐渐规范期刊文章发表的要求。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也相应有了较多的规范要求,社科类的论文现如今很多都涉及到研究方法的使用或者跨学科的研究,逐渐向自然科学的论文写作规范靠拢,自然不在话下。而较多涉及思辨研究的人文学科的论文,也不得不从原先相对自由宽泛的写作状态发展到现在的“束手束脚”。查阅十几年前的人文学科的论文,几乎都未有结论,摘要、关键词、章节标题等几乎也是没有的。实际上这种自由放任的状态也是情有可原的。人文学科的文章不需要像实验研究那样经过繁琐的实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而后再根据结果验证假设,最后得出必要的结论说明。更多是围绕一个观点进行论证,或是质疑一个旧观点,或是提出一个新观点,亦或是提出新的论证过程,进行观点的补充说明等等。因此结论部分实际上是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就有体现的。在大多数写作经验丰富的学者来说,实则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多余阐述。但是却又不得不跟随科研形式发展,走向更规范更科学的潮流中去。
但无论经验老道的学者对结论的撰写有何感想,仍需明确,无论是从论文的形式规范上考虑,还是从论文功利性发表的角度来讲,都需要在文章的最后,将文章所论述的观点(也可称其为亮点)简要呈现出来。从文章形式规范上来说,结论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论文功利性发表的角度来说,期刊编辑每天要接收上百个投稿邮件,若是需要审稿编辑一字一句深挖正文来寻找观点所在,这种论文自然便很快被审稿编辑放到一边,优先选择结论明确、一眼就可看到的稿件。仅从优先选择上,没有结论的稿件被搁置甚至被忘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无论是哪个方面,都需要论文作者明确结论写作的重要性。
虽然现如今开始加强论文写作规范,期刊杂志对论文发表的形式规范也做了诸多要求,但还是有很多期刊对于所收论文的结论,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论文的结论部分,存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其所刊发的文章有些没有结论,有些有结论;有些结论长篇大论,有些仅是寥寥几句;有些未点出实质的结论所在;有些借用前文标题,总有差强人意之感等等。诸多情况实质上仍说明,无论是期刊还是论文作者对结论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在人文学科的论文中较为突出。因此对于明确如何撰写结论部分,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
对于人文学科的文章来说,其撰写思路并不像自然社会科学的文章一样,需要说明数据结果推论、文献比较、研究贡献、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等等。其结论部分并未有较为固定的形式,只要把文章观点写清楚即可。而最关键的则是“如何把观点写清楚”。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优秀的文章示例,简要介绍结论部分撰写的一些思路,其中会说明结论中的一些必备要素以及注意事项。
一、“按部就班”总结型
按部就班总结型其实是较为基本的结论写作思路。即为,首先先对全文的分析思路进行总结,而后再阐述观点。其基本的框架可设置为“内容总结,观点阐述”。例如下文这篇文章的结论部分。
通过从李斯特对斯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切入,笔者考察了马克思对李斯特国家经济学的批判视角, 进而从马克思与李斯特共同面对的德国“时代错论”的现实出发,梳理了马克思政经济学构建的哲学 依据及其理论特征,展望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形式。其实,现实与理论之间的错乱,并非德国所独有的例外,而是所有后发展国家共有的现象。但相对于斯密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却别开生面,不仅揭示并批判了他们的阶级实质,而且还为资产阶级社会构造了一个特殊的逻辑,进而为后发展国家革命性赶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科学的论证方案。而如何阐发并推进这一方案的深入,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度中国化,当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展开的课题。
该文章出自《论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疑难——从斯密、李斯特到马克思》这篇文章。为了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能够兼容科学性和阶级性而不互相矛盾”这一理论疑难,作者从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系统研究的亚当斯密出发,先呈现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对他的批判,而后又从马克思的视角出发批判了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是一种庸俗的狭隘的政治经济学。通过这种巧妙的链式批判,在斯密、李斯特的理论对比之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得以建构。作者针对前述的理论疑难加以阐释,并为德国走出时代错乱提供了实践方案。作者在最后还考察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形式及其难点。再看结论部分的表述,作者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而后进一步巧妙地提出本文的观点。通过“现实与理论之间的错乱是所有后发展国家共有的现象”的说明,巧妙引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世界意义”,进而引出了观点“正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才能解决德国的时代错乱,也为后发展国家革命性赶超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科学的论证方案”。最后,作者还就“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度中国化”做了简要的未来展望。
由上可知,基本的结论形式仅是简要地把文章的分析过程或研究内容以及文章观点说明清楚即可。当然,若还想要简要说明研究价值、意义、局限性、未来展望等内容,也可提及,并未有明确的限制。
二、分析内容与结论观点杂糅型
还有一种结论形式则是将文章的分析内容与研究结论杂糅在一起去呈现。这种呈现方式有助于读者将分析内容与研究结论对应起来阅读,有利于对论文全文内容的高效把握。
通过对“中和”这一概念的追索、探源及其情感隐喻的原始认知研究,我们发现“中和”是由具体向抽象引申的,符合认知语言学对情感隐喻的原理性阐述,这也说明取象比类这一中国哲学和思维方式在认知方式乃至哲学层面与西方并不冲突。而“中和”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日常生活、治国理政和外交之道等。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情感隐喻思维贯穿于人类的认知思维和日常生活之中。从对“中”“和”“中和”文字的历史起源探析及其抽象情感语言认知机制的分析,我国古代先贤以“阴阳、五行”为基本学说,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尤其是体现于中医的诊病、治疗和养生,给人类创造了宝贵的财富。笔者深深感受到“中和”思想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讲求团结和谐可以有效化解竞争的残酷,可以向竞争激烈的社会输入正能量,造福人类。
上文出自《国学典籍里“中和”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一文。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中和”思维与语言学上的情感隐喻之间的关系,即“中和”这一概念的缘起和义项扩展与情感相关而且具有隐喻性特征。并且还研究了与“中和”相关的情感语言的认知方式和机制,得出观点即“中和”情感隐喻的认知机制立足于“中”和“和”两概念的认知基础和机制,其抽象情感意义的产生则是通过隐喻映射和心理空间整合而来。在结论处,通读之后可以发现,作者并非是把文章的分析思路整合在一起,而是与研究观点进行了杂糅。首句先说明文章前半部分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中和’这一概念的追索、探源及其情感隐喻的原始认知研究”,而后呈现“‘中和’符合认知语言学对情感隐喻的原理性阐述”这一观点。接下来是围绕这一观点的重要细节点的阐发如“取象比类”等。紧接着,便将文章的后半部分的分析内容和观点也呈现了出来。这样呈现的好处在于分析过程与其紧密衔接的研究观点放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审稿人高效获取文章内容,分析过程与结论的一一对应会体现得更明显一些。
三、提炼整合型
有一些内部结构较为清晰,理论点条理性较强的论文,例如有些论文中会分条列点地呈现一些问题表现、原因机制、路径举措等等内容,这种类型的论文结论部分的撰写思路较多会涉及到研究观点的提炼整合。从实质上来说,这种类型的论文也是对研究观点的阐释,但是观点的阐释很容易就写成了对正文论证内容的重复,尤其是直接把原因、路径等内容的小标题放到结论处,凑成了结论部分的说明。但实际上,这些从正文直接提取而来的内容之间有无逻辑性?是否能在拼凑过程中真正点出核心的观点所在?这都有可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因此,在撰写这类论文之时,需注意,最好还是将正文中的观点进行提炼整合,便于抓住核心观点所在,也能较好地顾虑到结论的逻辑顺畅性。
作为城市治理的一种新的治理目标,公园城市是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价值体现。“绿色”是公园城市的底色,城市 “治理”自身也有一个 “绿色化”过程,二者水乳交融于公园城市这个城市命运共同体之中。公园城市是城市绿色治理的目标,而绿色治理则是公园城市的治理诉求与路径选择。通过绿色治理理念的价值引领,实现理念、场域、动力、机制、技术、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为新时代公园城市绿色治理提供有效的现实路径。公园城市绿色治理就是要依据不同城市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治理宗旨,在扬弃传统城市治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着力打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的城市绿色治理新格局,进而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例如上文的结论部分,出自《公园城市:内涵、逻辑与绿色治理路径》这篇文章。此文从题目中也可知其文章的基本思路。正文中通过结合不同学者对“公园城市”所给予的不同的内涵界定,作者提出了对公园城市内涵的自身看法,即“公园城市是多元治理主体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空间正义的基础上,以绿色价值理念为指导,以资源共享为前提,以打造人与自然伙伴相依的命运共同体为载体的新型城市治理形态”。而后作者分条列点地总结了四条治理要义,分别是
1.绿色是公园城市的底色
2.公园城市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
3.公园城市是一个城市命运共同体
4.公园城市实现了绿色与治理的有机融合
最后,作者也得出了七条绿色治理路径,分别是
1.公园城市绿色治理必须以绿色价值理念为引导
2.公园城市绿色治理必须以城市正义空间为治理场域
3.公园城市应以多元主体 “共建共治共享”为治理逻辑
4.公园城市绿色治理应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治理动力
5.公园城市绿色治理必须不断创新绿色治理机制
6.公园城市绿色治理必须以智慧城市为治理技术手段
7.公园城市绿色治理要以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为文化自觉
再回到此文结论部分的撰写内容上,作者并未浅显地把正文中的观点一字不差地堆砌到结论中,而是对其进行了提炼整合。首先从内涵中提取出重要信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价值体现”。其次,关于治理逻辑,作者也并非直接把四个小标题中直接拿来使用,而是注重这四个句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顺畅自然的形式将四条治理逻辑的内容化在一个句子中:“绿色”是公园城市的底色,城市 “治理”自身也有一个 “绿色化”过程,二者水乳交融于公园城市这个城市命运共同体之中。且单独指出了绿色与治理如何有机融合:公园城市是城市绿色治理的目标,而绿色治理则是公园城市的治理诉求与路径选择。最后的路径说明上,作者仅是呈现了公园城市绿色治理的七个方面:理念、场域、动力、机制、技术、文化,凝炼地向读者展示治理路径的方向所在。至于具体的措施,因文章的条理性较好,通过小标题一眼便可得知“路径”所在,此法也不失为一种简易便捷之法。因此,撰写这类大到整体结构、小到章节理论点都条理明晰的论文,在结论的撰写上切记不要直接贪图省事,而忽略掉自然顺畅地呈现核心观点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人文学科的论文虽然在结论撰写上对逻辑要素的要求没有十分严格,但最重要的观点阐述一定要具备。无论是选择按部就班总结型还是杂糅型,都要准确凝炼阐述观点。在论文中论证得出的理论点较多时,需对理论点所构成的观点加以提炼整合,要把核心观点自然顺畅地展示出来。
上一篇:写论文相关文献太多的应对策略
下一篇:论文写作的概念动机与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