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9 21:13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一般来说,思辨论文研究的往往是无法用质化、量化或实验来验证的问题。与实证研究相比,思辨研究更强调理论和概念的应用,以及对资料的深度解读和分析。它要求论文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从问题的各种潜在角度展开思考,根据研究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思想路线。在实际开展思辨研究、设计研究框架时,很多作者只想到“困境-原因-对策”这一框架。但也正因为多数人都能想到,所以上述框架设计缺少新意。为此,我们围绕已刊发的C刊论文,归纳总结出思辨研究的其他7种框架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探索+实践经验
在思辨研究中,理论是思考的起点,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在设计思辨论文研究框架时,我们可以围绕“理论探索+实践经验”展开。理论探索是指,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理论推理和解释。实践经验是指,个人或团体在实际行动和操作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理论探索+实践经验”说的就是,既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研究问题做出理论推论和解释,又在实际行动中检验上述推论和解释,不断积累反思性经验。可见,这一研究框架既包含对理论的运用,也包含对理论的检验,完全符合思辨论文的研究特色。
《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中共早期在上海大学的实践》一文,就使用了“理论探索+实践经验”的研究框架。具体来说,针对“中共早期如何实现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这一问题,作者选取中共在上海大学教育训练学生的相关史实,展开理论探索,也就是中共早期在“知识分子无产阶级阶级化”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层面的思考,从而在思想上教育学生。之后,作者又梳理中共如何组建党团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革命实践,也就是中共为了把大学生这些当时的知识分子培养成无产阶级,当时采取了哪些社会行动,积累了哪些成功的实践经验。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梳理,这篇论文理清了中共促使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的基本路径和方式,很好地回答了自己的研究问题。
二、内在逻辑+路径
这一条框架思路,其实是第一条框架思路的延伸。上一条“理论探索+实践经验”是以历史旁观者的角度,梳理特定历史主体早已做过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而本条所说的“内在逻辑+路径”,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围绕特定的研究问题,做理论层面的探索以及实践层面的总结。所不同的是,“内在逻辑”需要论文作者自己去推导事物或事件内部的联系、规律或逻辑关系,而并不是直接梳理现成的理论探索和成型的实践操作。相应地,“路径”也需要作者自己根据前面得到的“内在逻辑”,去推导特定事物运行的方式。
《智能算法影响个体价值观塑造的内在逻辑与疏解路径》一文,就使用了“内在逻辑+路径”的研究框架。具体来说,针对“智能算法对个体价值观塑造的负面效应”这一问题,作者在指出“算法影响个体价值观塑造的底层生态”这一事实后,便着力揭示其负面效应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负面效应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产生了这样的负面结果。作者将内在逻辑概括为资本、技术、数据和个体心理四重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负面效应的疏解路径,明确了理论探索基础上的现实行动。
三、理论前提+现实依据+践行路径
这一条框架思路,是对第二条框架思路的进一步延伸。也即,“内在逻辑”和“路径”常常需要与“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相结合,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践行路径。“理论前提”包括一系列理论知识,它提供了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制定践行路径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指向的是现实中的情况、需求、资源等因素,它是践行路径制定的具体基础。“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相结合,才可能进一步推导出可靠的行动方案,即践行路径。
《角色伦理治理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一文,就围绕理论前提、现实依据和践行路径等搭建起自己的研究框架。具体来说,上述选题的研究主题是“社会治理”,而论文题目上的“角色伦理治理”准确地说,呈现的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以及历史视角。也即,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在于公平正义、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这其实是一个伦理问题。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角色共生共存的社会,社会角色是现代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对社会治理展开分析,需要引入“角色”理论。基于上述逻辑,作者首先探讨角色伦理治理的理论前提,明确其践行的理论基础,即角色伦理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契合是角色伦理治理的理论前提。之后从理论转向现实,分析角色伦理治理的现实依据,也就是现实中存在的哪些情况,决定了角色伦理治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最后,作者基于上述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得出角色伦理治理的实践路径。
四、生成路径+发展需求
理论和实践之间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因果关系,而是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发展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理论。这就涉及“生成路径”和“发展需求”。在思辨研究中,“生成路径+发展需求”可以理解为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式。其中,“生成路径”是指寻找并确定一个能够达成研究目的的可操作性方式,而“发展需求”是指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或发现问题,以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最终达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意境生成的“双创”建构——新世纪以来华语诗意电影的美学追求》一文,就使用了“生成路径+发展需求”的研究框架。这篇论文围绕新世纪以来多部华语诗意电影,探讨了意境生成在“双创”(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建构方面的影像表达与美学特色。这里的“影像表达”就是“生成路径”,“美学特色”就是“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在“生成路径”方面,作者阐释了上述电影意境生成路径的三个层面,即“抒情”与“叙事”、“虚”与“实”、“动”与“静”;在“发展需求”上,作者揭示了影片意境生成这一现实实践的美学追求,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对“双创”美学发展需求所做的探索。
五、研究主题的总体趋势+缩小后主题的趋势特殊性+形成机制
这一框架思路,首先交代研究主题所指向的社会现象的总体发展方向或变化趋势,之后交代上述趋势在细化领域中的独特表现,最后基于上述趋势的特殊性,探讨顺应时代潮流把愿景变为现实的内在动力与方式,也就是“形成机制”。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论文确立了关于“趋势发展”的研究框架。
《劳动的零工化:数字时代的劳动形态变迁及其形成机制探究》一文,就使用了上述研究框架。该文实际要研究数字时代的“零工”现象,但作者并未一上来就交代上述现象,而是先回顾工业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工业生产方式与职业化劳动,也就是把“零工”现象置于政治经济学的生产方式变革-劳动形态变迁理论脉络中来把握。之后,才正式提炼整理数字时代零工化劳动的特征(趋势特殊性),并与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形态进行比较,最后探讨了数字时代“零工”这一劳动形态的形成机制,揭示出数字时代劳动形态演变的理论图景。
六、特定趋势下研究主题特征+发展模式
这一框架思路,与第五条存在类似之处,都关注特定趋势下研究主题的具体特征。所不同的是,本条所说的框架思路,更关心上述发展趋势下各种发展模式。“趋势特征”是特定周期内呈现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特性,而“发展模式”则是特定发展趋势下一定事物得以存在的固定外在规范。把“趋势特征”和“发展模式”放在一起做思辨研究,其实就是借助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特定社会现象的绝对变化与相对不变。
《数字技术下职教跨界性及其知识生产模式研究》一文,在指出“职教融合问题根源于技术知识及其跨界性”这一现实后,作者开始立足数字技术,交代数字技术下职教知识跨界生成新变化及发展趋势。这其实是在论述数字化趋势下职教跨界的新变化以及新趋势。变化是绝对的,但在绝对变化的同时,职教跨界知识生产也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生产模式。因此,在介绍完新趋势后,作者梳理了好几种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新模式的得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前面提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映出理论和实践的正向互动。
七、趋势逻辑+路径+价值
这一条,其实是第二、四、五、六条的综合。它在“趋势”“逻辑”“路径”基础上,又提出“价值”。趋势逻辑、路径和价值,是探讨发展模式时三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趋势逻辑”是指未来发展方向内部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路径”是指特定事物所对应的实际工作步骤或具体实践,而“价值”是指上述实践所要取得的效益或所带来的的特定意义,也就是有什么用。
《信用数字化逻辑、路径与融合》一文,就使用了“趋势逻辑+路径+价值”的研究框架。具体来说,“信用数字化”是一种新趋势,也即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速,通过信用数字化技术倒逼信用体系变革,降低数字经济交易成本和行政监管运行成本。既然“信用数字化”是一个新趋势、一个时代重大议题,那么接下来,论文就需要探讨这一趋势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对“信用数字化何以解决现实问题”做出理论阐释。有了理论层面的解释,之后还要接着探讨如何按照上述理论解释投入现实实践,也就是其实践路径如何。到了最后,作者还探讨了信用数字化多领域嵌入与全方位融合,也就是它在各种领域中到底有什么多样化的价值。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总结的思辨论文可用的7种框架思路。如果对这7种框架思路再做归纳,便会发现:它们的共性在于,都考察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都是对理论与实践复杂关系的具体演绎。这是因为,思辨研究是对已有知识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猜测、预测、推断等活动,以得出新的想法和理解,它离不开“理论”。而且,思辨研究之所以要做理论分析,是因为现实需要这样做。思辨研究并不是不顾现实胡思乱想,而是跟特定的实践联系在一起。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多样性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思辨研究的本意,从而更好地设计思辨论文研究框架。
上一篇:论文怎么论证
下一篇:文本置入法在论文写作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