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21:4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如何运用可能被我们认为是“理论”的东西,仍然是写作中的一项主要挑战,即使对经验丰富的写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假设我们想要使用弗洛伊德提出的“凝缩”和“移置”两个概念、贝斯特和马库斯提出的“表面解读”,或者斯洛特迪伊克提出的“犬儒理性理论”。当我们进入对概念的探讨时,我们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迫使自己进行相对而言动机不太明确的总结或者描述,干扰了论述的力度和流畅性;其次,我们让自己处在一个学生,或者说屈居于我们所引用的理论家(或者理论学派)之下的位置。我们很容易写成这样:用两段话描述这名理论家和他/她的思想,然后进行我们的解读,最后结束的时候差不多是在说:“你知道我刚刚告诉你的那个大理论家的思想了吧?它适用于这里。”对于期刊论文来说,这样便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即我们所运用的理论与自己的研究严重脱节,从而导致这一理论成为了“摆设”,最终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学者埃里克·阿约在《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中提到了两种运用理论的方法,一种是尽可能少地使用理论,一种是尽可能多地使用理论。接下来我们就结合C刊范文,来看一下具体应如何操作。
一、多使用理论
(一)方法一
如果是尽可能多地使用理论的话,那么我们需要将理论变成一个真正的对话者——让它成为主要角色,而非次要角色,从而让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对待它,在阐述理论的过程中对它进行修正。这会让我们的论证和声音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保持活力,从而打破僵化的描述性段落。这种与理论进行的动态接触无法完全孤立于我们的文本主体之外。我们不会、也不应该用最后两个总结性段落来给出这一理论的“背景材料”;相反,这一理论应该出现在最显著的位置,即使我们将讨论的重点更多地放在文本主体中,也应保持如此。我们不应将某个理论概念X“应用于”文本Y上,而是应该将X和Y 相互联系在一起,让这两者在经过这种联系之后都发生质的变化。
(二)具体案例一
以汪玉峰学者的《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的积极理解与应对——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视角》为例,作者在题目中便提到了本文是基于对话教学理论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部分,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部分,第三部分便是结合对话教学理论,来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问题。在第三部分的第一段,作者就将该理论作为主要角色,论述了这一理论的概念,即“该理论认为,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和体现,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之后,作者并没有将该理论简单应用于本文中,而是将该理论与本文的研究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也即“在线上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隔屏相望或异步交往不会改变对话的本质,相反,线上教学不仅需要对话,更需要高质量的对话。对话是维系和加强师生关系,促进和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其对话理念、实质、形态、方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第四部分,作者更是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线课程讨论环节困境的四条突破路径,包括“增强对话意识,以问题统摄教学内容”“创设对话情境,以情境增进情感交流”“加强技术支持,以技术赋能深层对话”“开展对话评价:以科学评价引领在线课程高质量发展”。这四条突破路径更好地将对话教学理论与研究问题结合起来,从而让这两者在经过这种联系之后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方法一适用于我们所运用的理论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分析框架,因此我们能将其运用到全文的分析中。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个与自己的研究相契合的理论,运用起来就非常容易。
二、少使用理论
(一)方法二
另一种选择是尽可能少地使用理论。在这里,我们应该用一两句话(最多三句)来运用理论,并将必要的背景材料(或者甚至是某些引用)放在脚注中。如果我们选择这么做的话,可以在段落开头使用理论性作品中的一段引语。例如,“in the Lacanian model of the unconscious……”(在拉康的无意识模型中……),然后,在第二句中,开始阐述它与我们的想法之间的关系。例如,“We see something like Lacan in the novel's arrangement of……”(在小说的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康的影子……)。这种做法基本上就把导语/过渡一分为二。
方法二和方法一有相似之处,也即两种方法都是首先解释某个理论,之后再论述该理论与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在方法一中,该理论的主要作用是为全文提供一个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并运用于该文章中;而在方法二中,该理论的主要作用是为文章提供一个研究视角,并将前言与研究设计一分为二。
以林琳学者的《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协作学习跟踪研究》为例,作者便在第二部分中用四小句话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即“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L.)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是个体与其所在的社会文化客体不断互动的结果(Wertsch 1993)。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发展与活动息息相关,互动在语言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学习是一个社会术语(Lantolf & Thorne 2006)。互动也由此被认为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先决条件(Donato & McCormick 1994)”。之后,便用一句话阐释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即“在此理论中,与协作学习相关的核心概念是‘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下文简称 ZPD)”。这样就把前言与研究设计部分一分为二了。
(二)方法三
我们也可以尝试将理论放在我们自己的某个段落中的从属位置,例如,让它成为负责解读某个论据的第3级或者第4级小节的一部分。方法三与方法二虽然都属于“少使用理论”,但是两种方法也是存在不同之处的,主要差异是理论所处的位置不同,在方法二中,理论处于过渡段的位置,在方法三中,理论处于某一段落的从属位置。
以贾根良学者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阿喀琉斯之踵”及其破解——基于新李斯特理论视角》为例,作者便是采用了这一方法。首先论述了“之前的李斯特理论视角不再完全成立”的原因,之后提出了“新李斯特理论视角”,即“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研究方法,笔者提出,国家致富的原则就从‘进口原材料并出口制成品’(李斯特原则)改变成‘进口低端产品并出口高端产品’(新李斯特学派的新原则),背离这一原则,一国在全球化时代是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作者将这一理论放到了某个段落的从属位置,让它成为解释第四部分“如何破解‘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阿喀琉斯之踵’”的论据的一部分。
方法二和方法三均适用于我们所运用的理论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该理论,进行分析。该理论可以充当文章的“药引子”,引导我们进行论文某一部分的写作,而不是整篇论文的写作。
三、结语
“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少”这两个策略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让我们在面对某个想要运用的理论时能够摆脱被动或者说无助的位置。我们永远不希望感觉自己是在“使用”或者“描述”这个理论。我们可能会去解释它;但是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某个解释与它所解释的事物之间的差别就是活跃思维的缺失。
上一篇:论文删减字数的四个策略
下一篇:论文主题句的作用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