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21:20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结论是期刊论文主体的最后一部分。很多人不重视结论,以为随便写写就行,导致整个论文虎头蛇尾。特别是思辨类论文的结论,不像实证论文那样存在固定的逻辑要素,导致一些作者虽然知道“结论不能只总结主要观点,还要做理论或政策推论”,却不知道这个“推论”到底怎么写、写什么。为此,我们围绕已刊思辨类C刊论文,总结出结论“推论”的10种写法,供大家参考。
一、重审研究问题+强调研究价值
上述文字出自《“保险消费者”概念质疑 ——以“保险相对人”概念取代“保险消费者”的合理性》一文的结论,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重审研究问题+强调研究价值”。
尽管我国立法从未提及“保险消费者”这一概念,但这个概念却社会广泛运用,极少有人质疑其合理性。该文作者从我国现行法律出发,在正文部分对该概念的确定和使用提出质疑,并提出用一种其他概念代替这一概念。到了结论部分,作者开头总结主要观点。该文结论的推论,体现为上图划线的两句话——“‘保险消费者’概念的提出与使用是否是个伪命题?如果使用‘保险相对人’概念取代‘保险消费者’的概念,可以起到定纷指止争、避免棘手的理论困惑和司法难题的发生”。
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是信息量很大。首先第一句,作者实际上重审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即“保险消费者”这个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存在争议。当然,作者重申研究问题并不是突然重申的,而是顺着前面提到的“保险消费者”概念使用所带来的司法难题、该概念的起源等内容,很自然地提出的。结论的前半部分提到“面对……司法实践的……现实,追根寻源”,而“司法难题”对应的正是“司法实践的……难题”,“概念起源”对应的是“追根寻源”。
重申完研究问题,作者在结论最后,指出自己所主张的“保险相对人”概念比“保险消费者”概念更科学,使用前者可以同时避免那些理论困惑和司法难题。这就点明了自己论文的研究价值。通过重申研究问题、强调研究价值,该文的结论的观点在推论中得到强化。
二、点评现状
上述文字出自《“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之辩——一个中式命题的终结》一文的结论,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点评现状”。
其实第一种写法提到论文案例,那位作者所说的“‘保险消费者’概念的提出与使用是否是个伪命题”,也多少带有“点评现状”的意味,即作者实际上就是认为它是个伪命题。只不过,因为使用了疑问句,表意有些委婉罢了。而到了“法官独立”这篇文章,可能因为作者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而且当时的职务是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他的论文表述就直白多了。
结论部分,这位作者甚至直接绕过“总结主要观点”这一环节,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对论题做出点评,并使用了很多措辞严厉的用语。比如“这种徘徊不前、毫无建树的辩论也影响了……”“理论上缺乏基础”“法律上没有依据”“域外没有引证”“现实释放负能量”“强化了……”“阻碍了……”,最后给出自己的评价——“这样的中式命题之辩,早该终结了”。通过上述一系列对现状的点评,论文的结论也不再不痛不痒,而是发人省醒,指引读者往深度思考。
三、点评现状+展望未来
上述文字出自《“反多数难题”在中国:法院有权审查地方性法规吗》一文的结论,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点评现状+展望未来”。也就是在上一条写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展望未来”。这篇文章的结论由两段话组成。第一段显然是总结主要观点,我们略过不看,着重看第二段。
第二段第一句“迄今为止,……没有撤销……,只开展了……”,这是对有关部门工作的点评。第二句“随着……,如果没有……,……将面临……”,这是强调上述工作状态可能引发的后果,它其实是通过“后果”强化前一句对有关部门工作的评价。第三句“事实上,……不同于……,不是……,而是……,因而具有……,没有……”,这是对前述部门相对的另一对象状态的评价。第四句“……和……并行不悖,共同维护……”,这是对二者理想状态的评价。点评了现状,作者又展望未来,指出未来可以怎么做——“……应当……,只要在……才可以……,不得……”。
四、升华主题+讨论共性问题
上述文字出自《“弃儒就贾”本义考——明清商人社会地位与士商关系问题研究之反思》一文的结论,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升华主题+讨论共性问题”。
上述结论前半部分,都属于总结主要观点。结论推论,是从“由是观之”几个字开始的。这篇文章考证的是“弃儒就贾”这一说法的真实含义,澄清命题所涉历史群体的相关事实。因此,在结论开头,作者就围绕上述问题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弃儒就贾”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历史名词。论文结论要想有所推论,就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停留在“弃儒就贾”这一个名词的涵义讨论上,而需要升级主题,围绕上层主题内部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出推论。
上文的结论推论,从“弃儒就贾”涵义的讨论层面,上升到“历史研究的态度”层面,揭示出历史研究存在的普遍问题,即“从现代语境出发去揣测一个历史名词的涵义往往是靠不住的,也不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态度;唯有将其放在它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加以考察,才有可能真正揭示这个历史名词的真实涵义”。
五、讨论问题背景
上述文字出自《“设计概念”对我们隐瞒了什么?》一文的结论部分,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讨论问题背景”。
结论开头,作者直接说“最后,回到设计激烈变化的背景中来”。之所以在结论部分要回到“背景”中来,是因为:作者在正文部分一直论述“设计概念”一词的模糊与宽泛,认为主流的描述普遍采用与设计者体验无关的“外部立场”,导致“概念设计”的矛盾性,并探讨了上述矛盾的产生缘由。
到了结论部分探讨“背景”,是因为作者想在正文基础上,借助“背景”继续回答“矛盾产生缘由的缘由”。从正文所论述的“矛盾缘由”,到结论所要讨论的“矛盾缘由的缘由”,这样的结论内容显然比正文更进一步,做出了一定的理论推论。作者在结论部分所说的“背景”,指的是“‘设计概念’讨论”这一命题的背景。也即设计对象和方式的迅速拓展,人的体验在设计中的权重越来越大。但是“设计”语境下的“人”,不仅包括用户,还有设计师本人。只是当下设计环境下,“用户体验”得到了明显重视,而设计师的体验价值被低估。这是“背景”背后隐含的深层问题。
特别是,某些设计难以跟直观的外部体验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准确理解相关设计师的内心体验,并清楚描述出这种能力,使其能够被外界知晓,成为可以传播交流的专业知识,便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只有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从行业实践发展成一门专门学科。可见,通过讨论“问题背景”,作者提出了“设计能不能成为一门专业”这一更有深度的理论问题。
六、讨论对象的新形态
上述文字出自《技术与巫术》的结论部分,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讨论对象的新形态”。这篇文章探讨的是技术与巫术的互动关系。
在正文部分,作者交代了二者关系。到了结论部分,他又提到“广告”这个对象。为什么提到“广告”?作者通过引用,告诉读者——“广告”是“巫术”的一种呈现方式,或者说“广告”是“巫术”在当代的一种新形态。由于现代社会广告无所不在,因此作者在结论部分讨论“广告”,也就相当于让自己的论文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该文的潜在价值。
之后,作者又具体解释了为什么“广告”也是“巫术”。比如,巫术可以通过使用精神或身体的魔法力量来干预自然。而商业广告也在追求类似目标,通过把自己包装成富有吸引力的形象,借以“引诱”消费者,并使用技术手段赋予广告传播以特定的意义。广告的宣传者、理论家等,跟过去的“巫师”没什么两样。商业广告如此,其他广告比如各种非商业性宣讲也是这样。
最后,针对“广告”这一“巫术”的新形态,作者又交代了一个司空见惯、但更可怕的事实——如果我们不能够明确地识别巫术,那是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技艺和巫术已经合二为一。通过上述写法,作者不断把结论内容推向深入。
七、展望未来+重申价值
上述文字出自《“少教不教”真的不管用吗?》结论的第三段,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展望未来+重申价值”。这篇文章探讨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到底要对学生“多教”还是“少教不教”。作者在正文部分,围绕此问题系统梳理了正反观点。
到了结论部分,作者前两段总结主要观点,到了结论第三段,第一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句话说的既是作者的观点,又是“未来方向”。当然,这个“未来方向”是指研究问题所对应的教学实践方向。之后作者又强调该方向“在实践中非常具有可行性”,这是在说论文得出那些观点的研究价值。最后,作者又针对自己前面提出的“实践方向”,进一步指出——为了实现这样的实践方向,学界未来有待探索的方向有哪些。也就是交代了理论研究层面上的未来方向。
八、强调背景+点评问题
上述文字出自《“无”鲁迅的“竹内鲁迅”》一文的结论,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强调背景+点评问题”。
作者在结论开头首先指出——发生于 1943 年的“竹内鲁迅”,最终显示的是日本昭和时代无解的危机。这句话,点出了“竹内鲁迅”写作的时代背景,即日本陷入战争危机,作家本人陷入思想危机,十分迷茫无助。这是日本作家竹内好写“鲁迅”的大背景。这样的背景,也影响着作家本人对“鲁迅”的创作。这也就解释了,正文提到的“竹内鲁迅”为何是那个样子的。通过强调“背景”,论文结论内容比正文又深了一层。
强调完“背景”,作者在结论后半部分又回到研究问题上,即如何理解“竹内鲁迅”。借着前面所铺垫的“背景”信息,作者在这里对“竹内鲁迅”问题的实质做出点评。即“竹内鲁迅”的背后是日本问题,体现着日本作家竹内好的问题意识和阐述方法。
九、升华主题+比较
上述文字出自《民国大学从业群体的阶层结构与流动研究》一文的结论部分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升华主题+比较”。
这篇文章正文部分,探讨的是民国清华大学从业群体的阶层结构与流动。结论的第一段是总结主要观点,我们跳过不议。当然,作者在正文部分只是以清华大学作为样本,并不是只研究清华大学。因此,到了结论部分,为了避免就事论事,作者就需要升华主题,即由正文研讨的“清华大学各群体的社会体系”,上升到“民国社会”这个更宏大的主题;把大学内部存在的不平衡,上升到整个社会存在的流动困难。为了让文章有关社会流动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作者升华完主题后,接下来在结论后半部分使用“比较”继续论述。
比如,什么条件的家庭能送孩子上小学,什么样的家庭能送孩子上高级小学、中等学校、大学。在上学的问题上,教育层次越高,对家庭的经济实力要求越高。也即,官吏、教师、商人、乡绅等群体的子女,要比农民、工人、平民等群体的子女更可能接受教育、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到了留学教育阶段,一般富裕家庭都难以承受,只有上层官僚子弟和大商人家庭才能获得。可见,通过“升华主题+比较”,作者在结论部分得以强调了民国时期社会流动的困难。
十、升华主题+点评问题+展望未来
上述文字出自《“愚公移山”寓言在现代中国的阐释与运用(1936-1976)》的结论部分,其结论推论的写法是“升华主题+点评问题+展望未来”。
作者在结论中,一上来就谈论“传统资源”这个主题。“传统资源”比“愚公移山”宏大,属于升华主题。升华主题后,作者从“愚公移山”的阐释和运用中,看到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即传统资源的当下意义、传统资源的现代应用问题。由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的影响实在深远,因此,作者接下来对20世纪不同时期所阐释和运用的“愚公移山”,一一进行点评。比如,有的时期的“愚公移山”给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的时期却出现过度阐释和运用,导致反作用。点评完之后,作者开始“展望未来”——一方面承认传统资源的运用存在多歧性,另一方面认为传统资源可以在新的时代赋予更多寓意。也即,回应了结论开头提到的“传统资源与当下的结合,是一种新的传统”。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总结的思辨类论文结论推论的10种写法。10种写法中,有些写法存在共性,有些写法则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思辨类论文结论的写作没有定法。特别是,相比社会科学尤其是经管类学科,论文写作不那么规范的人文学科,更可能做思辨研究。尽管如此,从论文发表的角度说,我们仍建议作者在写作结论时,尽量通过推论把结论观点论证得更严密一些。
上一篇: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的两类密码
下一篇:博士论文从选题到写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