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5 23:10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易读性对论文写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几乎没有人愿意主动阅读一篇过于复杂和晦涩的文章。一篇好的论文只有充分考虑阅读者的感受,站在阅读者的角度去表达,才能让观点更好的传达,提升文字的质量。对于如何“让读者更容易读懂你的文章”,《芝加哥大学写作课》一书给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虽该书主要面向通用写作,但书中不少原则具有普适性,对我们写作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启示。
《芝加哥大学写作课》一书源自作者戴尔德丽在芝加哥大学针对年轻学生和老师开设的“如何学习写作”课程,全书共有35个章节,虽然每个章节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富。作者本人是是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经济学、历史学、英语和传播学杰出教授,曾著有《经济学的秘罪》《经济学的专业措辞》《布尔乔亚的美德》《布尔乔亚的尊严》《布尔乔亚的平等》《逾界回忆录》等书。笔者从大原则、段落、用词三个方面,对书中观点梳理如下:
一、保证清晰是写作的一项重要规则
戴尔德丽在书中指出,清晰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非作者单方面能决定。写作者不仅要让读者能够理解,还要让他不会产生误解,如果读者发现一段文字不清晰,那一定是写作者的责任。糟糕的写作会妨碍读者理解文义,把阅读者引到不相干的方向。一段不清晰的文字,会让阅读者搞不清现在的主题是什么,刚才的内容跟主题又有什么联系,以及为什么用词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困惑。
清晰事关读者把握文章主题的速度,写作者应该“努力让读者保持清醒”。糟糕的写作会使阅读速度变慢。如果写作者使用“冗长且复杂的句子”和“连篇累牍的行话”去表达,通常达不到把观点传递给阅读者的预期。因为这样的表达涉及了太多的内容,内容安排也不合理,没有人第一次读就能理解这样的文字,于是不得不读两次、三次甚至四次。这种重复会让阅读者感到磕磕绊绊、昏昏欲睡。在戴尔德丽看来,写作不清晰是写作者自私、搞不清状况的表现,是在浪费阅读者的时间。
书中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即写完草稿之后,隔一天或者一个星期,再冷静地读一读它,就能发现一些连作者本人都无法轻松理解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要重新推敲和打磨。如果读者碰到太多麻烦,他就会放弃继续往下读。
二、分段要意思完整且长度适中
戴尔德丽认为,一段话应该或多或少地完整地讨论一个主题。为了保持对一篇文章的兴趣,写作者必须让读者不断学习一些东西。如果一段文字中,没有出现一件读者不知道或者此刻不相信的事情,就不要让这段话落下尾声。这不代表要拿出“重大事实”或者“令人吃惊的想法”,一个意外的细节或是来自另一位作家新鲜简短的引文也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做不到,读者就会开始跳着看作者所写的内容。
分段是对文章所做的短暂的停顿,类似诗歌或摇滚乐中的小节。写作者对文字分段出于不同的原因,比如完成了一部分的讨论,改变语气,或是单纯地希望读者休息一下,会想要偶尔暂停。小节/段落不能太长,太长则会累坏读者;段落也不应该太短,太短文章会让人喘不过气。一些新闻写手,尤其是体育报道,经常写一句话作为一段,这么做纯属追求兴奋,是个“低劣的把戏”。
大篇幅的引述(四行字以上,全体缩进,首尾不使用引号)必须要有合情合理的目的。通常,写作者应该将特定论点撕成碎片再详加引用,大段大段地引用不温不火的批评是一个错误的做法。由大段文字的引用还引出了戴尔德丽对剽窃他人作品的看法。她指责这种做法“不仅幼稚,还不道德”。“剽窃是占用其他人的措辞,却想说它们出自剽窃者之口”。她认为剽窃他人论文一桩重罪。在一家运转良好的大学里,这样做会被劝退。现在的在线对比程序,可以轻松发现这一行为,即使是赫赫有名的政客也被逮到抄袭。她奉劝写作者,别想着用蹩脚的在线论文写作服务蒙混过关。
三、用词要尽量通俗易懂
戴尔德丽认为,存在一种“烂作者喜欢的词”,有时对文章好坏判定,就是看写作者有没有罗列烂词。她列举了几种类型的“烂词”,如一些模糊的名词,装腔作势和有气无力的动词,无意义的形容词,无用的副词和笨拙的连词。她表示优秀的作家在心理上会保存了一份禁用词汇的清单,某些单词会被打上不胜任的标签,并将其作为规定。
词汇的一般规则是要具体。举例来说,单数比复数更具体:单数唤起了“一件具体的东西,勇敢地向前迈进”的画面感;复数则让人联想起一个多多少少有些松散的集体。“法式长棍面包”比“面包”好,“面包”比“小东西”好,“小东西”比“X”好。也就是说,要避免抽象。蹩脚的作者不相信读者能理解“法式长棍面包”可以代表一切商品,“船只”可以代表一切设备。编制密码就运用了顺向翻译比逆向翻译要容易的原则。反过来说,读者发现,把抽象的原则翻译成具体的例子,比把具体的例子翻译成抽象的原则更难。
写作者让自己的文章充斥着满是冗长单词的业内行话,是在为了掩盖那里头分文不值的想法。戴尔德丽引用西德尼·史密斯“每隔一个词,就删一个词”的忠告。她认为任何短语,凡是使用一个以上的形容词,都应该仔细检查,想想采用更精简的形式会不会更好。
上一篇:教育论文如何从政策中选题
下一篇:图文讲解文献引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