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22:3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在知网、万方等一些学术检索平台输入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之后,有时候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学术资源“扑面而来”的情况。此时,有些论文作者便会被这种表面现象“劝退”。他们会本能上觉得有如此多的文献资料,如此多的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若自己再亦步亦趋,会流于平凡,没有创新性可言。实际上这便陷入了一种固化的思维误区中去。首先,总觉得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一定是“没人研究”,或者退一小步,即“研究较少”,便觉得会有可乘之机,一跃成名。在真的想要在“前人未涉猎”的内容上跃跃欲试之时,则需思考此内容是否具备研究价值;或者以自身之考量,是否能够驾驭该内容。若能跨过这两个问题,才可再言“创新”。但退一步来讲,普通作者实则没有必要怀揣着课题结项、评职称、要毕业等各种紧急需求来“以身犯险”,去冒险创新,到头来可能仅是一场空。因此,就回到了最开始的情况,既然创新性不是以“没人研究”来判定,那如何在学界有诸多研究的情况下实现创新?这便是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首先回到最初的检索阶段,我们的搜索仅是输入了“关键词”,这一关键词可能正是某一热门的“研究主题”,看到围绕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就判定接下来的研究没有创新性,则是对学术论文的“创新”有理解偏差。创新在普通作者的学术写作上是继承性创新、跟随式创新,要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具体而言,可以是对既有观点的补充、纠偏;也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方法、视角。下文将提供四种在相似选题之下能够实现创新的方法,以期为论文作者们纠正思路之偏误,提供方法之参考。
在进行方法说明之前,需对下文的示例做出说明。下文将以翻译领域的“译者主体性”为例来进行创新性探讨。20世纪90年代之后,“译者主体性”成为了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从知网中以“译者主体性”进行主题检索后发现,最早的研究始于1997年,且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该主题,每一年都会有学者展开研究。可以说,此研究主题可以被划定为看似研究成果较多、很难有突破的那一类。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若无创新成果可言,为何时至今日,仍有学者乐此不疲地展开研究?下文便探索其中的方法所在。
一、创新“论证框架”
论文写作的逻辑框架遵循固定的三段论,想必是作者们较为熟知的内容。这仅是从逻辑上遵从对研究问题的论证过程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有些作者也会从内容上老老实实地遵从这一逻辑,例如先探究译者主体性是什么或者现状如何,再呈现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这一框架虽说未尝不可,但若都较为死板地按照这一固定框架去写,就会使得整篇论文较为普通,缺乏新意。此外,还有可能存在大量模仿前人论证框架的情况,也会使得文章缺乏创新。以译者主体性为例,并以此进行主题检索后发现,过往学者采用较多的则是以某个文本为例探究译本中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此时便可独辟蹊径,创新论证框架,可以是一个较可行的选择。例如采取多个文本或有联系的译者之间的比较框架,译者自身前后时代作品、翻译言论和翻译事实的对照框架等,都是较为新颖的体现。下文将举一例详细说明。
摘要:“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是安托瓦纳·贝尔曼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前者指译者在原文和译文间的自我定位,后者指译者通过直译改造母语的隐秘欲望。本文将青年巴金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个案,以他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比巴金在公开发表的序言中对个人翻译立场的表述,与其翻译《夜未央》时实际采取的翻译策略,发现其所述与所为间矛盾之处;其次通过与清末李石曾译本的比较,从细节的微妙处理中解读巴金真实的翻译立场;最后通过对巴金重译行为的分析和解读,从他顺应现代思潮改造母语(文言文)的“冲动”之中,剥离出另一股向古典回归的逆流。译者的主体性在个人选择和历史演进的交缠互动中逐渐确立。
《青年巴金译者主体性的建立 ——《夜未央》译本中的“翻译立场”和“翻译冲动”》
|
|
|
|
|
|
|
|
|
|
|
|
上文是以巴金所翻译的《夜未央》为例来研究译者主体性。该文较为新颖的论证框架从摘要中便可见一斑。作者并未采取文本中具体的翻译实例来论证译者主体性这一较为普通的论证结构,而是通过多层次对比的形式一步步走向真实。为了更能清晰地捕捉该文的论证框架,本文也把文章具体如何展开的,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从表格中可以清晰看到,巴金的翻译立场并不是孤单单地分析译本,而是探究作者的“言行是否一致”,即探究其公开发表的序言等所表达的观点,与其实际进行翻译时所体现的翻译策略是否是一致的,便可知其翻译立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为了探究其真实的翻译立场,还需要进一步回到文本中,作者又再一次采取了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而在探究其翻译冲动时,在翻译立场的观照下,作者又回到了译本,着重分析白话与古文的关系中所体现的翻译冲动。在多层次的对比分析框架中,该作者挖掘出的译者主体性的观点想必会比单以分析译本为框架要丰富深刻得多。
二、挖掘“研究视角”
提到研究视角,很多论文作者可能会陷入固定思维中去。例如研究脱贫攻坚,就会自然想到乡村振兴;而想到了乡村振兴,可能就会想到共同富裕。当然这些都是较为热门的话题,有这样的思路未尝不可,但是在面临相关研究主题所做的研究确实较多的情况之下,是否可以跳出思维舒适区,寻找其他可行的研究视角进行切入?仍以“译者主体性”为例,固有的思维想必则是以某部作品的翻译文本为基底或是探索译者情况,或是探索其中的翻译策略。而如何能突破这一研究的固有模式,而从视角上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可看下文的示例。
摘要: 翻译是经由译者的翻译行为而实现的符号交际活动,必然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选择。本文基于闵福德译《鹿鼎记》和郝玉青译《射雕英雄传》的副文本,对比分析学者型译者和商业型译者在翻译中所呈现的主体性差异。两类译者由于身份背景的差异,在选择源语文本、出版机构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化倾向; 对比两译本的外副文本发现,译者本人的自我评价显示两位译者对个人译本的认可程度不同,外部评价对两位译者及其译本的关注侧重点不同;对比两译本的内副文本发现,两位译者在显形与隐身、能动与受动、施为选择、厚译程度方面均存在主体性差异。
《副文本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差异研究——基于<鹿鼎记>与<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的描写性对比分析》
从上文的标题中可知,该文选择了“副文本”这一视角。按照固定的习惯,若是按照作者的思路,研究《鹿鼎记》与《射雕英雄传》的英译本中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差异,大部分作者会从文本出发来进行探索。而作者却变换了研究视角,选择从副文本的角度来展开新颖性研究。何为副文本?副文本则是国外叙事学的概念,分为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内副文本是文本内部呈现的信息,包括封面、封底、标题、序言、注释、后记、出版信息、附录、插图、题词等;外副文本是外在于整本书成品的,由译者与出版者为读者提供的概述性相关信息,如访谈、翻译笔记、评论等。作者从外副文本所直接体现的译者自评和外界他评,以及内副文本的封面、标题、题跋去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在译文选择、翻译策略、译作推介三方面所体现的主体性差异。此外,作者还关注到了译者的不同身份,有意识地选择了学者型译者和商业型译者,使得研究的内容和观点的呈现更为丰富。综上。作者选择了“副文本”这一让人眼前一亮的研究视角和多样的译者身份视角进行切入,在结论上也带来了多样化呈现。
三、嵌入“研究理论”
论文中如何分析研究问题是较为重要且直接影响研究观点的一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对问题的分析有时候会出现理论依据性不足的情况,或者尽管理论依据较为充足,但总觉得分析不够深入,没有非常突出的亮点。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够找到一个能够支持文章中的研究问题并在分析研究问题中有独特优势的理论。在经典理论的观照下,对问题的分析就不会仅停留在表面现象,或者停留在大众普遍认知范围内,就会有更深入的见解,而使得研究观点有深刻性可言。仍回到译者主体性上,可以找到与译者主体性相关的研究理论,可在理论的审视下展开研究。例如下文的示例。
摘要:译者主体性一直是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译者虽成功地摆脱了其在传统译论中所背负的“仆人”、“媒婆”、“翻译机器”等身份,转而成为翻译活动中不可忽略的主体性存在,但译学界长期以来以单一实体为主导的研究倾向却也时常导致对译者主体性无节制地过分张扬。本文依托哲学阐释学理论,从主体间性的高度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依次论证了译者主体的回归及其间性存在,强调译者主体性正是在主体间性的对话即视域融合的过程中才得以真正彰显。同时指出,要确保译者主体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就必须在对话过程中坚持平等性,并尊重差异性。
《译者主体性在间性对话中的彰显 ——兼谈译者主体性发挥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作者发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强调以单一实体为主导的翻译研究范式,反映的都是狭隘的个体主体性,即只承认个体性,而否定社会性。而如何突破这一研究不足,作者便找到了可以对“译者主体性”进行审视的崭新的研究视角——哲学阐释学理论。在这一理论的审视下,作者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新的解释,即译者主体是带着由历史文化境遇所赋予的前见或视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对话的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译者在先后两次视域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是译者主动地使自己的视域与谈话双方的视域进行碰撞、交流,达成特定历史境遇下的“视域融合”。且译者主体性也是在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中发挥的主体性。此外,为了使得在理论审视下译者主体性的重新解释是可以成立的,作者也以《草房子》英译本为例,来说明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在间性对话过程中得以彰显的,这也是对前文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因此,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开展研究,也会带来较有新意的观点,既有作者深层次思考的体现,又能使人眼前一亮。
四、创新“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加持目前对于学术写作来说,越来越成为热门且重要的写作形式。因实证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直接性使得研究问题的解决变成了较为简洁高效的过程。因此,实证研究方法的受众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大,其中也不乏人文学科领域论文作者的初探。因此,若论文作者掌握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方法,且该方法恰好可以与自己的研究相契合,可以进行大胆尝试,在一系列简洁明晰、高效快速的操作之后,所得出的观点说不定会带来惊喜。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中,思辨研究仍然是主流研究方法,但若能找到某些可以量化的维度且对译者主体性可以产生影响,便可以做出一些尝试。目前在有关研究中,也有作者从研究方法上对译者主体性做出了相关创新性探索。如下文所示。
摘要:随着文化转向进入翻译领域,译者身份和主体性成为了翻译作品研究的热点之一,而语料库作为一个翻译语言特征比较的定量工具,将前者推进了实证研究的大门。研究中的基础语料为2016年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韩国作家韩江的力作———《素食主义者》,通过自建韩中、中英译本的平行语料库,对两个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等维度进行客观量化分析后发现:基于相同的源语言文本(韩文),及文本内容中性与暴力描写的翻译任务,中文译者选择采用了更多描绘性词语且注重词汇的多样性,句式更长但连接词相对较少,吻合了中文多“意合”的特征,较为隐晦,减少了“敏感内容”对于译入国家(中国)读者受众的主流文化冲击;英文译者的风格选择则是词汇变化相对少,更加简单直白,句式较短但连接词使用反而相对较多,语篇特征更注重“形合”,逻辑易于理解,译者的主体性在于较少考虑敏感词汇带来的文化冲击,更注重解决译出文化(韩语背景文化)可能给英语读者带来的理解困难。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上文采用的也是中英译本对比分析的论证框架。但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是在对比分析上做思辨研究,而是把研究视角定位在了翻译文本中的字词句的特征分析上。因此作者便将研究方法确定为语料库分析技术,通过统计译本中某一词、句、篇的使用特征的数据,再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对译者主体性以及译者风格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作者通过自建《素食主义者》语料库的形式,通过一些语料库检索或分析软件,通过量化分析,依次对中英译本的词汇、句子、语篇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而最后所得到的结论则是从文本的词汇变化、译者的语篇语言总体布局的操控力以及句子结构逻辑关系的处理上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细致对比。因此,作者基于客观数据,结合译入国的不同文化影响因素,从翻译策略上给予了独特的结论呈现。可以发现,实证研究方法以脉络清晰、简洁高效的分析论证过程也能够为我们带来创新性观点。
综上,本文以翻译领域的译者主体性为例,分析了在面对诸多相似选题的情况下,如何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仍能够有创新性体现。研究视角、论证框架、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这四个方面的考虑适用于所有的学科,论文作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从这四个方面加以训练。
上一篇:怎样通过修改让论文观点有创新
下一篇:实现学术论文快乐写作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