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量化论文讨论部分写作技巧与范文示例

时间:2022-08-10 21:52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讨论”是定量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可以让实证分析更有深度。有的作者选择把“讨论”作为论文的独立一部分,有的则把“讨论”跟“结论”放在一起写,还有的选择在“实证结果”部分交错分布“讨论”的内容。不管在什么地方交代“讨论”,很多作者在写“讨论”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讨论写成了对实证结果的复述。对此,我们都会在审稿意见中指出:“不能复述实证结果,要从实证结果中选取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讨论”。但是,很多作者收到意见后更加困惑,不知道到底要“讨论”什么。这里为大家介绍四个写作技巧。

  一、体现层次:讨论结果特征及多个结果的关系

  对定量论文而言,一个研究问题往往包含多个子问题(比如多个研究假设),每一个子问题又对应一条或多条实证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对各条结果的特征、多个实证结果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出讨论,比如讨论各条结果的共性,或者某条结果与其他结果的差异,或者讨论上一条结果与下一条结果之间的递进关系,这样就会让论文的讨论呈现出一种层次感,体现结构化思维。由于各条实证结果都是对论文研究问题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各条结果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助于期刊编辑或审稿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条结果,也有助于论文自身更加系统地回答论文的研究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提升内容深度。

  比如,《为什么僵尸企业能够长期生存》一文,其“讨论”就围绕实证结果的特征及多个结果间的关系展开。具体来说,该文第二部分写的是研究设计,交代了识别方法、数据来源和清理等内容,到了后面几部分,作者就开始一边交代实证结果,一边围绕实证结果做讨论。比如,论文第三部分,作者就讨论了僵尸企业的时间持续状态,以及在长期呈现的不同僵尸状态的企业绩效特征;第四部分探讨僵尸企业的长期变化状态,通过比较僵尸企业的生产率,揭示它们长期变化的根源。其中,在第三部分的讨论中,作者基于第二部分研究设计提到的方法,识别出了僵尸企业和非僵尸企业,并通过上述两类企业的实证结果所反映出的数据特征,进一步比较两者的特征,发现僵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差、生产率水平更低。之后,作者又讨论了僵尸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以及对出现过僵尸状态的企业做出严重程度上的区分,最终结合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等多个指标的实证结果,比较后发现——整体而言,僵尸企业的绩效水平低于长期非僵尸企业。从而挖掘出数据结果背后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夯实了讨论环节的内容深度。

  二、呼应现状:讨论问题原因或机制

  这里的“现状”,指的是论文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的回答现状。定量论文“呼应现状”,就是正视问题的研究现状,设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更深入的回答,把讨论推向深入。任何定量研究,都要回答特定的问题,揭示问题的根源。“原因”和“机制”都是对特定问题的解释。因此,“讨论”可以写问题原因或机制。“原因”可以理解为“一事物的出现或产生,导致另一事物的产生或出现”,“机制”可以理解为“内部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相对来说,在实际写作时,讨论“机制”要比讨论“原因”更复杂一些。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已发表论文中,对“原因”的讨论可能零散地分布于各条实证结果后面,而对“机制”的讨论有时作为论文的一个独立部分。

  比如,《“扩权强县”政策是否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一文,作者就把“机制”作为正文的一个独立部分,专门讨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来源。在论文的第五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动力来源”的已有解释,即上级对下级官员的晋升标准以经济绩效为主,辖区经济增长较快的官员更可能得到晋升。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同经济管辖权限密切相关,拥有更多的资源调控能力,显然更有利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按照这种逻辑,实施“扩权强县”后,由于获得了更多的经济管辖权,“直管县”在晋升激励动机下,既有动力,也有能力去促进县域经济更好的发展。但是,上述逻辑跟该文前面的实证结果不符,未获得该文的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澄清“动力逻辑”,给出更合理的机制解释,给出符合该文实证结果的相关解释,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调研,指出相对业绩而非绝对业是现行体制下县级官员的竞争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上述逻辑,指出“扩权强县”政策对试点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从而让论文的实证结果获得了合理解释。

  三、以小博大:把问题置于特定背景中讨论

  任何问题都反映着特定的背景,任何研究、任何论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研究特定背景下的大问题里面的某个具体的小问题。也就是说,定量研究针对某个细微问题所得到的实证结果,其实也是对时代大问题的局部回答,虽然只是回答了一个小的方面。因此,论文写作在得到实证结果后,如果能把实证结果和特定背景联系起来,把实证结果置于前言提到的那些背景中进行讨论,就可以进一步凸显论文的时代价值。而且这样处理,可以让论文后面的“讨论”与论文前面写的“背景”前后呼应,达到微言大义的写作效果。比如,《“谷贱”必然“伤农”吗》一文,作者对“谷贱伤农”这一传统论断提出质疑,以供给反应模型为基础,研究农户生产行为对收益和利润的反应程度差异。在论文最后,作者单独设立一节写“简要述评”作为讨论,并与前言中的背景形成呼应。

  在这篇论文中,“谷贱伤农”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背景。作者在论文开头的前言中明确提到,“谷贱伤农”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论断,目前有关“谷贱伤农”论断的科学性研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将这一论断作为一种权威范式,研究的重心主要放在对该困境的治理策略上。前面这句话,提到了多个背景——“谷贱伤农”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论断,这是学科背景;目前有关“谷贱伤农”论断的科学性研究少之又少,这是学界背景;“困境的治理策略”则是实践背景,因为治理“谷贱伤农”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需要他们去制定或调整我国的农业政策。我们再来看论文最后写的“简要述评”,看看作者到底是怎么把问题置于“背景”中展开讨论的。

  其中,该小节第一段,作者就对“把‘谷贱伤农’作为农业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往往带来政策调整困境”这一问题做出了点评,这实际是把本文要研究的“谷贱伤农”和“国家政策调整”这个实践背景联系在了一起。之后,作者又分别简要回顾了2000年前后、2003年前后以及2004年我国农业改革的具体实践,以及指出“在该政策调整不久,学界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这实际上又和“学界背景”联系在一起。最后基于上述实践背景,作者得到一个观点——在当前和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目标价格政策的推进还面临很多困难。说完了这个结论,作者又把该观点作为自己进一步讨论的现实背景,并回到本文所考察的“农户刺激因素”,最终指出“如果意识到农户刺激因素的改变,不仅能够克服对粮价下跌的恐惧心理,更能够淡化对已有价格支持政策的依赖性,从而为粮食价格政策改革提供更为灵活的空间”,这其实已经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下一步的改革建议。

  四、呈现特色:讨论实证结果所蕴含的创新知识

  实证研究做讨论,并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服务于论文的创新目的。也即,让期刊编辑或审稿人接收到论文自身的创新信息,让他们相信该文就是创新的。因此,“讨论”要呈现论文自身的特色,要积极讨论实证结果所蕴含的各类创新信息。这里的“创新信息”,可以是自己独到的研究设计,可以是为了得到实证结果而采用的新方法,也可以是实证结果中的创新观点。

  五、小结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定量论文还可以围绕论文的价值、实证结果的意义、不足之处等展开讨论。不过这几方面,有时与定量论文结语五要素合在一起而难以完全分开,而且如果只谈价值或意义,有时会流于空泛或显得单薄。另外,对研究价值或意义的讨论,往往需要借助实证结果、研究问题、研究背景等内容展开。一定程度上,论文的价值或结果的意义、不足之处等,其实包含在前面四方面的讨论中。因此,我们建议优先从前面提到的四个方面进行选择,围绕它们开展定量研究的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