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22:4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摘要部分使用“本文”的表述常见于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中。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论文写作最初的规范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写作要求有关。自然科学领域因其极具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大部分为定量研究)的运用以及逻辑周密的推理形式,使得摘要部分若想说清楚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问题、方法、过程、结论、贡献等),就不得不使用“本文”这种第一人称才能将研究内容表述清晰明确。而随着学术界对全学科论文发表的规范化要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从最初的“连摘要也没有”,发展到如今不得不面临“被规范”的现状。但似乎是由于对规范的“全盘接受”,导致了人文社科的论文会面临因使用“本文”而被那些对论文摘要有明确要求的期刊“say no”的“尴尬”境地。
此外,在浏览了诸多期刊的论文摘要后,还会发现这样一种让人“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的情况:论文作者势必清楚,很多人文社科的期刊规定摘要不能使用“本文”(或者在论文被录用之后的审改意见中被告知),但论文作者似乎又不太清楚若不用“本文”,究竟要怎样把文章的研究问题、分析过程和研究观点用语句通顺且逻辑通畅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在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之后,想到用“文章”来代替“本文”,这样既避免了摘要使用第一人称,又能不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调整语序和内容,就能轻轻松松解决问题。这实质上并未解决问题,也即使用了“文章”就能规避掉其本质仍然是指“我这篇文章”的事实吗?答案当然是否定。而有些期刊似乎对这一点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因此在摘要中使用“文章”的表述也并非少数。(但对摘要中的“人称”加以严格要求仍然是大多数核心和权威期刊所重视的事情)。因此,为了使人文社科作者摆脱“本文”的束缚,笔者将从此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文学和哲学类的文章中,呈现摘要撰写的正反示例,详细说明让“本文”或“文章”从摘要中消失的同时,还能使表述逻辑通畅,重点清晰。
示例一:暗藏研究观点
首先从最易受“本文”桎梏的文学领域出发,探寻转写方法和技巧。
贫穷自述是郁达夫笔下的书写常态,“寒素文人”形象似乎是他主动赋予自己的一个身份标签。本文以郁达夫在国内的经济生活为考察线索,探究其笔下贫穷自述的“虚”与“实”,并分析其“哭穷”背后的文化动因。郁达夫的贫穷自述多存在夸张成分,可视为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哭穷”行为。一方面,郁达夫的“哭穷”与他所持守的传统文人价值观中“志于道”的救世观、“气节”观、“固穷”观背后所隐含的经济态度有关;另一方面,“哭穷”还与现代文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轨期所遭遇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职业之间的认知裂隙”有关,这一认知上的错位所导致的经济身份认同焦虑,是郁达夫“哭穷”的另一文化动因。
20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在叙述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时,大多倾向于作出低估。这种现象与晚清以来科举制被取消的重大变化有直接关系,即由于知识分子无法继续通过科举制准确地定位自身,所以他们不得不用重构自身经济身份的方法来确定自身在社会的位置。而 这一切又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建构中国的现代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种种话语的扭曲和随之而来的逻辑错位的一种表述。
上文的摘要截取片段分别出自《郁达夫的贫穷自述与“哭穷”背后的文化动因》和《虚构的贫穷——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经济身份认同》这两篇文章。很巧的是,两篇皆是围绕“近代文人贫穷”进行“经济身份认同动因”的分析,且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但却呈现出不同的摘要形式。第一篇文章的摘要“规规矩矩”地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研究观点”呈现了出来,“本文”也赫然出现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的表述中。但再看下一篇,同样是分析近代文人并非本人所描述的那样贫穷,即经济身份认同焦虑背后的原因,此篇摘要句句精炼,仅用三句话就呈现了论文的重要信息。首句直接呈现研究主题,第二句就是对原因的分析;第三句则分析深层影响因素。上下比较,已见分晓。后者句句都是精华。接下来将具体进行分析。
第一篇摘要中的“研究问题和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的表述实际上在第二篇的首句中已有体现。第一篇中提到“本文以郁达夫在国内的经济生活为考察线索”,实际上就是对应第二篇中研究主题句的前半句“20世纪前半叶的知识分子在叙述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时”的表述;而第一篇的“探究其笔下贫穷自述的‘虚’与‘实’”,第二篇则用研究主题句的后半句“大多倾向于作出低估”来凝练表述。换句话说,“贫穷自述的虚与实”不就是直指郁达夫正是夸大了自己的贫穷,低估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吗?再接着看第一篇研究问题的表述即“并分析其‘哭穷’背后的文化动因”此半句,在第二篇中直接杂糅在了表述研究观点的第二三句中,即在呈现研究观点的同时也暗含着本文的研究问题和思路。由此可见,第二篇论文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研究观点”并不是各自分散的表述,而是将其以隐性信息的形式杂糅在研究主题与研究观点之中,再通过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自然顺畅地呈现出来。这种转写完美地避开了“本文”的使用,还能清晰明了地了解文章的重要信息。
综上,最容易使用“本文”作为主语(或隐藏主语)的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的表述,作者可以将其暗藏在研究观点之中。但有些作者可能对这种高度凝练的表述不太放心。若有此想法,也可简要添加研究问题的说明。例如针对第二篇,可在研究主题之后添加这样一句,“而这种现象所反映的近代文人经济身份认同的动因探寻则尤为重要”。由此一来,便能直接知晓文章的研究问题。
示例二:多要素相互融合
接下来再通过哲学领域的文章对比,再进一步验证上述转写方法。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观中最能体现其媒介技术认识论的一个核心论断,在传统媒介面临大数据和5G物联网等新技术冲击的今天,其理论内涵逐步被诠释完整,并得到进一步延伸。论文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再认识,从对数据传播根源的认识、数据传播内涵的理解,到数据传播形态的分析,多视觉探讨了“技术即媒介”“媒介即环境”“数据即讯息”的观点,并从哲学的角度对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传播方式可能带来的伦理隐忧进行了思考,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新媒介技术的理性发展和正确应用。
哥白尼虽未突破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框架,但在理论预设上做出了重要革新。这主要体现在: 在地球的动静与形状上,亚氏认为地球是静止的球体,哥白尼则将“地球在运动”作为预设并据此推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在地球的组成上,亚氏认为大地仅在位置上承接着大气,哥白尼则将大气与大地连接了起来; 在宇宙论上,亚氏认为地球居于地界,哥白尼则使地球成为了天体; 在理论体系上,亚氏将地球的存在作为元素理论的后承,哥白尼则预设了地球的存在与运动。根据其革命性预设建构理论体系,由此成为哥白尼的天文学创举。
这两个摘要截取片段分别出自《从“媒介即讯息”到“数据即讯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在大数据时代延伸的哲学思考》和《从“元素的地球”到“预设的地球” ——试论哥白尼对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革新》这两篇文章。第一篇摘要在研究背景之后,使用“论文”作为主语来对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全面的说明,且其中还包含着“技术即媒介、媒介即环境、数据即讯息”的部分研究观点的说明(实际上“伦理隐忧”也是观点,但并未呈现“隐忧”是什么)。再看第二篇,首句直截了当地点明了研究问题即“哥白尼对亚里士多德地球理论的革新”。而下文乍一看似乎全是研究观点,但细细看来,实际上还包含有研究思路,即从“地球的动静与形状、地球的组成、宇宙论、理论体系”四个方面介绍哥白尼的革新性尝试。
两篇文章相比较,第一篇用“本文”所进行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观点的说明,完全可以借鉴第二篇的呈现思路。分析思路和研究观点大可不必各自分散呈现,可以糅合在一起,达成既凝练又明晰的表述。即,在研究背景之后,将分析思路与观点一一对应。先呈现“数据传播根源方面的技术即媒介”,而后再呈现“数据传播内涵方面的媒介即环境”,最后呈现“数据传播形态方面的数据及讯息”。由此,思路与观点一一对应,外在形式上既没有“本文”的束缚,又凝练明晰。当然,在具体的内容上还需进一步调整语言表述。
从哲学领域的示例来看,文学领域摘要部分的转写方法在此处依然适用。即,将研究问题、分析过程/研究思路与研究结论相互融合,便能达到即脱离“本文”或“文章/论文”的桎梏,又凝练展现文章重要信息的目的。
总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作者若还在为如何调整优化摘要表述而烦恼时,可尝试借鉴以上转写方法。希望本文可为更多的人文社科领域的作者提供有效可行的参考。
上一篇:收集论文素材阅读经典理论的方法
下一篇:论文写作的两种思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