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写作的概念动机与方法技巧

时间:2022-07-01 22:02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对于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论文的写作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实践活动。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写论文是一件十足的“苦差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写作功底的不扎实往往会导致“有话说不出”的窘境。而另一方面,在对于学术论文写作的认识中存在的误区则是更为深层,也是更为根本的原因。也正因此,对学术论文写作这一活动,我们应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改变我们对待论文写作的认知,才能进而改变我们对待论文写作的态度,同时配合学术写作方法的训练与运用,最终实现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与论文质量的目的。

  一、写作对象:论文是什么?

  论文是什么?对于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似乎从未认真思考过。关于“论文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论文不是什么”来进行反推。首先,应当明确的是,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应当是同步进行的。换言之,二者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先后顺序,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学术论文作为一项写作专业研究,它“绝不是专业研究的附属,而是专业研究与写作的一种自然交叉”。这一点在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而言,研究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与进行,直至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研究论文的全部内容。可以说,论文的形成伴随着实验的整体进程。而反观人文社科类专业,尤其是以理论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等),其研究论文最常见的写作模式大多要经历“文献搜集——文献阅读——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等多个步骤,简言之,研究与写作在此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这样一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便是作者往往会在阅读大量文献后迷失其中,在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同时,导致论文的写作效率低下,最终影响论文的发表。

  其次,“论文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过程”。众所周知,在当今的学界尤其是人文专业中,想要提出一个创新性的问题是相当困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学者们所进行的各类研究就毫无意义。在某一学科中,即便是针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成果,研究者借助科学的方法与思路,仍然有可能得出与前人研究成果不同的创新性结论。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我们将论文的写作视为一种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的各种可能性的探索过程,而不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去拼凑的一篇文章。仔细体会,二者在写作动机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同时应当提请注意的是,这种研究绝不是在无意义地浪费时间,而是我们作为当代学者对于某一特定问题,在当下这一特殊语境中给出的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回应。例如,在音乐学研究领域,针对同一部音乐经典作品的研究古往今来数不胜数,学者们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当下的学者,这样一部经典作品留给我们的研究空间仍然广阔。借助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我们必定能够得出不同于其他研究的认识。总而言之,研究的主体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所得出的研究成果也必然不同。

  再次,“论文写作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技能”。在如今“内卷”成风的现代社会,学术界同样受其影响。高校教师们迫于压力,不得不埋头苦干、挑灯夜战,只为能按时完成高校派发的论文发表“指标”。设想一下,这样一种被动的、完成任务似的消极论文写作,对于学术成果的质量,必将带来负面影响。而如果我们改变心态,将论文写作视为自身为立足学术界,为了在其中生存与发展而必须获得的一项技能,是否会有利于我们摒弃消极被动的心态,转而以积极的、正面的心态看待学术论文写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害怕、抵触学术论文写作的心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二、写作动机:为什么写?

  所谓的论文写作动机,归根结底,即是“为什么要写作学术论文”的问题。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为何要写论文。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外部动机以及内部动机这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首先,就外部动机而言,驱动着我们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主要包括学校单位的职称评审,课题与项目的立项、结项。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入学申请以及毕业规范都要求一定水平的论文写作。除此之外,受制于同行竞争所带来的同辈压力也成为不少拼命写作论文的主要动机。当然,除却这些外部动机,促使我们写作论文的显然还有我们自身的内部动机,这其中主要包括我们本身对于论文的恐惧、与他人进行攀比的虚荣心等等。然而,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无论是具有硬性指标的外部动机,还是如恐惧、虚荣等为代表的内部动机,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自身的论文写作,以及学术研究的发展。只有如前文所述的那般,改变对于论文写作的认识,对学术研究及论文写作抱有真正的、强烈的兴趣(也即所谓的专业兴趣与学术理想),才能够将研究做好并将论文写好。一个作者如果真的有学术理想,并对自身专业领域有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一定会更容易将自己的论文写好。换言之,论文写不好与缺乏真正的、内在的学术兴趣有非常大的关系。

  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实则都不利于论文的写作,这是因为论文的写作不是我们的目的,论文的发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有当我们将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区分开的时候,才能更容易理解与认识到,有学术理想、有专业兴趣不一定有利于我们的论文写作。而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将“为什么要写论文”分为五个境界。

  第一,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在此,各种内外动机得到极简化,使得写论文本身成为唯一驱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均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读写互动,即以写论文实现学术积累;学术积累也是为了写论文。但应该提请注意,我们不应该将写论文与专业积累区分开来,要认识到,写论文这一实践活动本身就会实现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专业知识的积累就是为了学术论文的写作。相比于第一个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数则大大减少。

  第三,为了个人快乐而写作论文。所谓“有钱有闲没事干,随便写几篇论文玩玩”,这一境界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对于他们而言,人类知识的生产所带来的快乐是任何其他活动都无可比拟的。

  除了上述三类之外,论文写作的境界还包括为了“利他”而写作以及为了追求某种平衡而写作的境界。

  总的来说,我们很难达到论文写作的所有境界,但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学术论文写作的目标与认识(以前两个境界为例来说,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发表),进而配以适当的学术写作训练,便能够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写作方式:如何写?

  在了解了论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之后,如何写作学术论文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论文的写作当然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此罗列出以下几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一一论述。

  第一,切忌学习大人物(明星学者)的论文写作方式,而应坦承自身小人物的角色。权威专家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时不会刻意关注行文的格式规范,而主要关注论文观点的表达与论证。但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并不适合绝大多数的普通学者。作为一位“小人物”,我们应当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来进行论文写作。同时,在进行论文观点的表达时,不要急于将自己的观点直接和盘托出,而是应该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通过论据的罗列,向读者描述或论证自己观点产生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答案。这一点类似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所使用的“产婆术”的技巧,观点的论证环环相扣,逻辑紧密。

  第二,注重对于优秀范文的拆解分析以及快速仿写。但凡带有创作性质的实践活动,若想掌握其中的技巧,分析与模仿永远是最好的起步方法。音乐中的抄谱、绘画与书法中的临摹以及诗歌文学中的背诵默写等等都是如此。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大体也是一样。对待优秀的范文,逐句、逐段的分析甚至是抄写论文都是可行的方法,抄写的过程便是拆解分析的过程,通过仔细的分析、拆解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优秀学者所写论文的谋篇布局以及逻辑架构的整体情况,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中进行模仿。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模仿切忌投人过多的时间,抛开研究内容不谈,它应当是一种快速的仿写,应当是一种规范的技术性模仿。除此之外,还应时刻牢记的是,一篇论文从选题至定稿之间,各个流程应大致遵循“选题5——写作1——修改4”的时间分配法则。做到研究与读文献同步进行。

  第三,论文写作中,对于观点的论证不可先入为主地表达自己,而是应该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视角,并最终实现他者化,以局外人的视角,站在学术的或者世界的立场上去看待某一问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写成的论文,才更能够使读者信服。

  第四,论文的创新性不在于引用他人观点的多少。在实际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应逐渐从不敢引用,通篇自己说话的情况转变为“多引用,自己少说话”的写作方式。尽可能做到用他人的观点或方法来推导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的研究成果成为自己的论点的理论支撑。

  正所谓“思维决定高度,方法决定质量”。若想将论文写好,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便是转变自身对于论文的认知。而后在转变认知的基础上,认真拆解、分析优秀范文,同时积极掌握论文写作中的各项方法技巧,就一定能够将学术论文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