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写作的常见病症及层次

时间:2022-01-13 14:23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关于论文是什么,写作是什么,之前我们已经在理论课程和很多讲座中向大家解释了。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即从自我疗伤的角度,来理解论文写作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用。可能很多人会说这种问题还需要讲吗?论文写作要毕业、要评职称等等,其实这里存有一个断层,换言之,除了毕业、评职称之外,论文写作可能还有别的用途。
 
  我们经常会把学术论文写作视为高高在上,与自己相距甚远的事情,比如我们到知网上去看论文,有很多论文写得非常好,但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若是换成我们自己去写,又觉得很艰难。在与很多老师沟通时,经常遇到的疑问是“论文要写什么好?”,我的回答很简单,搞学术研究、搞论文写作就一句话:“干人事,说人话”。干与我们专业相关的事,说正常人能听得懂的话,不要把论文搞得多么高大上,没有必要。回到现实中来,我们明明知道论文写作是有用处的,但落实到行动上往往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写论文的时候经常感觉痛苦不堪。理性与感性之间并不能平衡,明知道写好论文是有裨益的,但又表现出抗拒情绪,困于自相矛盾中。
 
  “爱钻牛角尖”,从正面理解,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求真精神。往往读得书越多越容易有这种倾向,比较理想主义。若从负面理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在论文写作方面,很多人执着于读大量的文献,连篇累牍,志在找到好的选题。之所以如此执拗,就在于他(们)觉得做出好选题的前提必须是(尽可能)穷尽文献。但这里有一个逻辑漏洞,即做好选题的唯一路径就是掌握文献吗?如果不是,那应该还有其他的途径,而如果有其他的途径,又何必非要执着于穷尽文献呢?纠结的状态贯穿始终,不但会影响到论文写作,甚至还会波及家庭生活、社会关系,使自己进入一种无趣且疲惫的恶性循环中,而导致这些显性问题的隐性因素可能有思维方式上的缺陷,比如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甚至也包括语言能力,而这些是我们搞好科研、写好论文、做好课题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若存有缺陷,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以现实举例,前不久,我们公司跟国外的一家期刊合作,开展了一期“论文写作与发表”的会议活动,最终的成果令人失望。第一轮,主编在筛选题的时候筛选出来15个选题,觉得这些选题只要稿子写得好,问题就不大。但是,最后达标的只有一篇半(并不是说学术水准上存在问题),对方反馈的信息主要有两点:一是语言的问题,两种(汉英)语言的语法、修辞、表述各有不同(此处不赘述)。二是写作立场的问题。而写作立场有问题,可能就是思维方式所导致的。拿马学科来说,很多作者的立场不是学术立场,而是政治立场。换言之,不是以学者思维方式来探讨研究问题,而是掺杂了“政客”的思维,这其实就是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但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针对论文,国内的作者经常会习惯性地说“论文学术性如何”,其实对于“学术性”,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很少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也就是说,大部分稿件在学术上问题不大,即便有问题(如研究方法等)也有修改的余地,不至于直接被毙掉。但是,如果一旦立场有问题,那论文肯定初审就被pass了。4
 
  除去思维缺陷,还有些人总是处于一种盲目自信的状态中,觉得自己都评上教授了,难道还写不好论文吗?实际上,写不好论文的教授大有人在。而与这种“妄想症”相对的是“失心症”,尤其以博士群体表现最为明显,天天魂不守舍,就愁论文,以至于休学的、退学的甚至跳楼的、投湖的,类似个案近年来屡见不鲜。
 
  具体到论文写作中,还有很多明显的症状:
 
  如“选题狂乱症”,就是一会一个样,前脚觉得这样写好,后脚又觉得那样写好,沉浸在自己的臆想中,各种激动兴奋,但真要坐下来写了,又不知道到底自己要写什么。
 
  如“文献无序症”,就是看文献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好,停停看看,看看停停,忙活一上午,吃过午饭,上午看的文献全忘了。没有逻辑性,比如哪些是跟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是核心的还是边缘的,没有明确分类,埋头蛮干,不得章法。
 
  如“写作困难症”,就是一动笔,马上就卡住了,这是大多数作者的通病,起笔不会,立马查知网,东拼西凑揉了一篇,这样的论文能好到哪去?肯定重复率高,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再如“修改厌恶症”,就是论文写完了,得赶紧投稿,趁着时效性,尽快发表。也有稍强一点的,返回头再改一改,结果改着改着就受不住了,还是投稿出去吧。虽然心里都知道好论文是改出来的,但是真到修改的环节,就出现各种排斥,可能也有一些人会耐住性子,改个十遍八遍,但每改一次就感觉掉层皮,痛苦万分。
 
  再如“投稿焦虑症”,就是论文明明投出去了,还总是坐立不安,一会想邮箱是不是发对了,一会又惦记期刊编辑的回复及不及时,患得患失只能加重焦虑,不妨多积极设想下,假如初审(二审)通过,如何与编辑、外审专家有效沟通。
 
  还有“专业缺失症”,就是总觉得自己的专业积累、专业水平比较差,导致论文写不出来。这种想法是不成立的,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期刊编辑,他们认为硬伤不是出在学术专业上,而是在写作本身。所以不要总以专业积累不足来搪塞,这个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与“专业缺失症”相对的是“专业妄想症”,比如稿件没通过,就对审稿编辑出言不逊,又是发邮件又是打电话,一再强调自己的论文写得有多好,认为编辑提的意见都是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没有水准。这种小概率事件也是存在的,其实问题并不在审稿人身上,跟多的时候是作者没理解审稿意见,确切的说是自己驴唇不对马嘴,把事情搞反了。把审稿意见当成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借助审稿人的意见去提升自己的水平,这才是应该做的。
 
  以上,分析了在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并不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努力去克服,而不是固步自封,深陷矛盾中不能自拔。而真正的写作可以“治疗”上述诸多症状。有人认为“写作”是以自白的方式对原生创伤的治疗,不管写什么(包括写论文),它治疗的是自身的情绪,比如上文所描述的,总有人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准不够,退一步讲,假设专业水准真不够,那就接受这个现实,然后想办法通过积极写作的方式去弥补、去克服,而不要因为自身存在不足就产生负面情绪,自卑自鄙。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曾提出“宣泄说”,即写作也可称为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对论文的恐惧、厌恶等情绪,都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比如通过仿写,或者与他人(论文写得好的)交流,逐渐获得论文写作的快乐,摆脱恐惧、厌恶等情绪。举个更直白的例子,博士生群体不妨以对论文写作的恐惧为主题写一篇论文,就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这两个期刊(一投一个准)。写完之后,就不恐惧了,因为一调查才发现,处在论文恐惧(焦虑)状态下的大有人在,是个普遍现象。就此话题,再进一步延伸,比如做问卷调差,结果发现(博士生)论文恐惧的几种类型,这是多好的研究成果,这个也完全可以写一写,一旦投入其中,就已经是在“治疗”恐惧情绪了。
 
  从语言学角度解释,写作可以通过语言显现自我,是一种自我创造性生成,也就是说写作能生成另外一个自我,(写作)向他人与世界敞开,将个人的私密性存在转化为公共语言形式,促进自我的社会化。西方哲学里有“主我”与“客我”之说,它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对象化、客观化,他者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慢慢对自己形成一个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认识。进而负面情绪就会越来越少。众所周知,人既是一种自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负面情绪的并非体现于社会性的存在中,相反它体现在自然性的存在中,才会出现前文中那么多的症状。当我们对客观的、他者化的自己我认识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消逝。
 
  心理学家肯•维尔伯,他从心理学出发“对写作是治疗的过程”进行了专业解释(他把人的意识分为四个层次):
 
  1) 角色层
 
  角色类似“主我”与“客我”,但又不完全一样。这一层也被称之为阴影层,这里主要强调驱逐负面情绪,走出阴影。通过对负面情绪进行梳理,在写作,比如就“博士生对论文的恐惧”而言,若能梳理出几种类型,并发现现实中对论文恐惧的人大有人在,通过写作将情绪宣泄、压力释放,实现心理上的平衡。
 
  2) 自我层
 
  应对的是精神与肉体的分裂,比方说长相一般,但我们不去做我否定,而是告诉自己重要的、持久的是内在精神,不是外在长相。最鲜活的例子是作家史铁生的例子,他虽然有身体缺陷,但通过写作,经历了负面情绪到正面情绪的转变,激发了生命潜能,面对残酷现实选择坦然接受。哪怕是应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只能从自己的现实处境现实条件出发,去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对策,不能因为不满意自己的现实处境,就跨越自身条件,去效仿所谓的“好”。针对论文写作也是如此,例如我们所在学校请了清华、北大的大咖来做讲座,讲了一通都很好,但是不一定都适合我们,他(们)所具备的条件跟我们的自己身条件有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不能脱离自己的条件,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等有客观的认识、判断、评价,切忌好高骛远。
 
  3) 存在感
 
  现实中,有很多人会产生与社会隔离的孤独感,感觉自己跟整个社会没有关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家人朋友甚至是导师,各种社会关系,处处出问题,各种不协调,总觉得是全世界跟自己过不去。之所以有“社会孤独感”是因为“主我”放大了,忽略了我们是社会性的存在。通过写作可以发现“自我”的社会性存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制约条件,而这些制约条件都是比较很正常的。一旦脱离这些制约条件,就会放大内心深处的“主我”,一旦沉浸“主我”,就会越来越觉得那他人都有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而写作可以把我们从与环境相隔离的状态挣脱出来,打破面具,超越“假我”,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4) 心灵层
 
  比较抽象高层次,意在强调心灵升华。现实中,相比有社会孤独感,更严重的是与社会格格不入,进而与社会为敌,进入一种“独孤求败”的状态,举例来说,如同事评上职称,自己没评上,用举报等各种骚操作,进入一种比较极端的状态,这种痛苦与冲突,要比其他所有的症状更严重。维尔伯认为,可以通过写作,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生活,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转态。实话讲,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我(个人)认为大部分人如果调整好第二层,能够从论文写作的痛苦中挣脱出来,进而激发潜能,就非常好了。并不用非要介入到第四层(并非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
 
  我们把维尔伯的层次划分转移到咱们关心的主题上来——学术写作也是一种自我治疗的过程。
 
  1)角色层:驱逐负面情绪,恢复学者本真
 
  我们可以回想,之前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博?博士毕业,为何要进高校?我想或多或少,内心深处都有对学术的敬畏感,这种本真的、纯粹的想法是有的。我们要把这个东西给找出来,它可能使我们拥有持续性的驱动力,是让我们能够坚强起来的一种力量,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忘掉,以此驱逐所谓的负面情绪。我觉得我们是能把角色给调整好的。
 
  2)自我层:直面自我缺陷,激发科研潜能
 
  我们要直面现实问题,不要总是以现实问题为借口来搪塞,诸如学历、职称、单位等各种条件都不好。不要总是反复陈述这些“先天性”的不足,要直面、正视。做出调整,就不会被负面的情绪所笼罩,针对现实问题,多去探讨怎么办,从而激发自己的科研潜能。
 
  3)存在层:拓展社会联系,发现社会价值
 
  比如我们把论文写出来了,应该拿去给比同学、同事、导师,让旁人看看,提提意见,然后根据意见再去提升。并非是写得多好才让别人看,正是因为写得并不怎么好,所以才让别人看。有人就比较聪明,知道自己论文写得不好,所以投稿频率很高,然后就会收获很多的审稿意见,针对这些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最后就投中了。他(们)就把社会资源全都整合起来:免费的审稿,为什么不用?那么多编辑部,只要有10个审稿人给我们提意见,综合这些意见进行修改,难道稿子还会改不好吗? 论文一旦发表了,哪怕是普刊,也要积极回应,比如给期刊编辑写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或者给审稿人写一封感谢信委托编辑转达,可能正是这一小小的举动,反而让编辑或者审稿人记住了我们(印象分拉满),后续若我们再投稿进入审稿环节,他们还会着重看我们的论文,提出些中肯的意见,以便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大程度上争取论文能再次发表,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另一角度看,论文发表还是同事关系的试金石,如果同事由衷的祝贺,那未来与同事的关系会更紧密、融洽,可能因为一篇论文,会产生很多学术问题的交流和探讨。如果遭到同事妒忌,那等于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日后行事小心,不吃眼前亏就好。有无此类情景,想必各自心知肚明,一笑了之。通过上述举例,不难设想,相关后续操作的社会价值极大,有多种积极的可能性。这样去面对论文写作,我们的生活应是充满阳光的,而不再是愁云密布。
 
  4) 心灵层:强化写作训炼,永葆学术初心
 
  这里关键的环节是写作训练。前面三层是一个调整的问题,而第四层是个训练的问题,还要强调永葆学术初心。我们念完硕士读博士,然后当老师是要做什么的?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不能天天散播负能量,要满满正能量去上课,去搞研究,哪怕周围都很黑暗的,我们也要称为黑暗中的那些一束光,去照亮前方。心灵层的东西,写作训练多了就能感受到,特别是跟着我们写论文的老学员应该都深有体会:论文越写越高兴,越写越快乐,越写越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学术写作也是一个自我治疗,通过写作它可以改变我们很多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我们的习惯,筑牢我们的社会网络,整合我们的社会资源。所以它不单单是一个论文的问题,它可以上升为个人的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