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重新理解论文选题

时间:2022-01-10 22:31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从选题模仿的角度来讲,如对“XXX研究的XXX转向:概念、成果与分析框架”进行模仿是没有问题的,其中“概念、成果与分析框架”(框架性的东西,实际上是内在的一个写作逻辑)这些是可以直接套用的。那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哪里?举例来说,如“翻转课堂研究的技术转向:概念、成果与分析框架”(“翻转课堂”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些人觉得做选题为什么会模仿得这么简单。我们课上经常讲一句话:选题越简单,论文越容易发表;反之,越不容易发表。我所阐述的观点是:无论写论文还是做课题申请,我们不要进行专业知识的“火拼”,之所以不要做专业知识的“火拼”,是因为不管论文(或课题)是从发选题策划的角度,还是从完成质量的角度,我们都拼不过别人,尤其是对我们普通的(诸如学历、职称、单位等条件并不好)作者而言。以“翻转课堂”为例,它有很专业的问题,如果我们去拼这些东西,往往是处于劣势的,因为我们对“翻转课堂”本身的研究并不深入,那我们应从“外围”入手,所谓的从“外围”入手,即直接拿别人的一个选题,然后把我们的东西放进去,从而模仿出另一个新的选题出来。这种从外围入手的方式,它改变了我们原有通过查阅、检索大量文献来做选题的传统路径。从选题策划的角度来讲,就会容易很多。

  在探讨如何快速做出选题之前,先来分析(回顾)多数人的日常经历。我们到底要读多少文献才能把选题做出来,要占用多少时间才能把论文写出来?有人说自己读了成百上千篇文献,但仍不知道选题该怎么写。也有人说自己花了三个月甚至半年时间,论文(初稿)仍没写完。如果追问他真正落笔写了多少,他很可能会说没写多少,因为要看很多文献,大部分时间被读文献这一准备工作占据了。把写论文变成了看文献或者只停留在写作准备阶段,实际上,这种操作是存在问题的。但从理论上讲,又能够说通,因为不看大量文献,不做足专业知识积累,是不能把论文写好的。这令很多人都处在困惑中,很多人会进入一个误区,即多读文献、读懂读透就能写出好的论文,而事实上,读文献多少,能否读懂读透,并非是决定一篇论文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换言之,论文写不好,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学术研究要脚踏实地,固然无错,但现实往往使人身不由己,现有考评制度,容不得我们一心去“板凳要坐十年冷”(不发论文,不做课题)。由此说“冷板凳”还要不要坐?固然要坐,只是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们大多数人(普通作者)。那我们就要找寻、探索一种方式,当然这种方法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适合我们的,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写论文(做选题)。

  ●关于论文的理解

  很多人认为论文就是写一篇文章,可能是1万字左右的期刊论文,也可能是10万(或更多)字的学位论文。这种理解显然是不透彻的,在训练营的课程里,我们将论文分为三个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1) 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的论文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那它就不是一个好论文。比如,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例,这里面它没有研究问题,它只有研究主题,这种论文现在是不太可能发表的。

  2)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近几年的期刊(小)论文有明显这方面的要求,即论文中如果没有方法,那论文发表的难度也会很大。当然,我们对“研究方法”也要做一个广义的理解,它既包括定量的,也包括定性的。既可以认为是实证研究,也可以认为是规范研究。总之,论文中得有方法,仅凭自己说,想发表是很难的。以“商务英语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为例,这里就没有研究方法,这里的案例并不是说一个案例研究法,而是强调在商务英语课程里,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用进去,然后做一个教学案例设计。再如“三种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方法比较”,它里面是有方法的,它的方法就是规范研究里经用的“比较法”。

  当然,如果有人说会用量化的方法,或者说会用质性的方法。仍以“翻转课堂”为例,比如说(量化)“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效果研究”或者(质性)“翻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扎根理论研究”,这些都是可以的。事实上,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方法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只要是运用一个科学的方法就可以了,至于用哪一个方法,需结合自身而定。

  3) 得出创新性结论

  很多论文会出现没有结论的情况,即没有最终的观点。那说明这篇“论文”算不上是真正的论文,很可能在选题时就出了问题。我们说的论文,是要有结论的,而且结论强调创新性。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要把论文写好,能够体现创新,多是指问题新、方法新、材料新、角度新,但我认为论文的创新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结论创新。其他都是“假”的,如果我们用一个新方法得出一个旧结论,那论文是不能发表的,但我们不论是用一个新方法还是新视角抑或是新材料去得出一个新结论,那这篇论文就是好的论文。由此说,论文的创新性是一个结果性的评价,恰恰是因为真正的创新在结论,而不在别的地方。进而说,我们在做选题的时候是不需要考虑是否具有创新性的,因为选题只有做完了,甚至我们的论文写完了,才能去把创新性给提炼出来。

  如《新课改以来课程与教学研究知识增长方式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虽然作者用了“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篇论文它还是一个综述,有什么好的呢?但是,当他的论文写完了之后,把“知识增长方式”这一个词放上去,陌生感就出来了(咱们老学员都知道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创新性) 。就因为加了这一个词,返回去看,可能作者整个论文写作过程都不是这样的。我在帮助大家做选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把类似于“知识增长”这类词放到选题(题目)中,大家就会纠结于这个词,去百度也好,去知网也好,开始查阅相关文献,这就偏离了主题,被带偏了。而如果我不把“知识增长”放进去,还会有人疑问,这样的选题是好的吗?有值得写的必要吗?因为他看不出选题到底哪里好。这个词,放与不放,我内心也是很矛盾的。其实,我想说的是,论文的创新与否,它是最后才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关于选题的理解

  分析了什么是论文之后,我们再来看什么是选题。选题也有三个要素。即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框架)。在课程训练营中,我们对研究问题有两种界定:一种是疑问,它既可以是理论性的疑问,也可以是实践性的疑问。另一种是“陌生感”,并无疑问。如《新课改以来课程与教学研究知识增长方式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无论怎么天花乱坠地说,这篇论文就是一个综述,但是它里面多了“知识增长方式”这个词,所以我们觉得这篇论文跟别的不一样。其实,它带给我们的只是一种陌生感,并没有什么难懂的东西。研究问题是从研究主题中提炼出来的,如何提炼?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我们的选题课程中,把这一步统称为“常识力”,如果缺少这一步,那问题是很难提出来的。

  我们经常会说提出一个问题很难,但是提出一个问题是有捷径的,就是运用“常识力”。

  1)很多人的头脑中关于写论文这个事情,经常会存在这种刻板印象:认为学术研究就是理论研究,写论文就得把论文写得很理论化,甚至有人把论文写得晦涩难懂,觉得这才是好论文,这些都是假象。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当前社会理论性知识生产的速度突飞猛进,各学科所对应经典理论仍旧是五六十年甚至是七八十年前的,几乎没有什么新东西,但事实上有关各自学科的论文却层出不穷,理论知识的生产(突飞猛进)过快;第二是实践性知识在我们研究视野中缺位,我们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理论性知识,很少有人能搞得了实践性知识。很多人会对实验性知识感到害怕,因为实践性知识不在中国知网里面。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什么叫理论性知识?什么叫实践性知识?知网里90%都是理论性知识,实验性知识90%的都不在知网里面,而在现实世界中。紧接着就有疑问,在现实世界中这怎么写论文?近些年,定量研究完了,又去做质性,无论是扎根理论还是田野调查或是民族志,不管怎么去做,其实都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践性知识提炼出来,把它理论化,写到知网里面去。正是因为实践性的知识缺位,才致使我们头脑中产生刻板印象。由此说,学术研究不仅有理论研究,也包括实践研究,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做选题的时候,实践性、生活化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选题。不要一做选题,就打开中国知网,也可以结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做选题,这也是一种路径。

  2)选题“常识力”就是跨越“理论陷阱”,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实践的一种能力。这个解释并没什么难度,但在现实操作中就非常难,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回归实践(现实)的能力。仍旧沉沦于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状态,已经不会从理论回归到现实。举例来说,比如说“翻转课堂”,不论是技术转向也好,还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好,都是理论性的东西,那实践中的东西是什么呢?比如,我们有位学员写了“翻转课堂课前自学治质量评价模型”,其中“课前自学”它就来自于现实(而非知网)。研究这个东西,其实都是来解决大部分人在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时,都会面临的一个障碍,即课前自学环节质量不过关,后面课中再如何努力,都是没有效果的,那课前自学要怎么学?这是一个棘手的实践问题,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从知网上找不到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从现实中去找办法。那么就围绕“翻转课堂课前自学”,可以去写质量评价模型,也可以写自主学习过程又或者写课前自学的方式方法,还可以写课前自学与课中教学的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实践性的问题。落实到具体方法上,有人会去建模做定量研究,也有人去做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例如,“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过程模型的扎根理论研究”,要搞清楚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为什么学不好,就得先弄明白这个过程里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想把它的过程搞清楚,就得用一定的方法,纯做理论研究是搞不清楚的,必须去做实践研究。再如,“翻转课堂课前自学方法的深度访谈研究”,这个质性研究,它是要做什么?虽然大部分学生课前自学做得不好,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做得可以,那我们就围绕这部分学生,与之访谈,从他们的描述中,提炼出他们的自学经验,然后(在教学中)再去扩散推广,也就是说把实践中的东西理论化之后再用于实践(推广),这样的选题我们认为是不错的选题,还有一点:它来自实践。

  3)到底什么是一个好的选题,这里有4句话(12个字),即“身边人、身边事、干人事,说人话”。所谓“身边人、身边事”是指我们要回归现实世界,不要重视沉浸在知网里不可自拔。我们做好选题写好论文,一定是来自现实世界,而不是来自于书本或知网。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反思,以前自己的论文为什么写不好,我们可能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咱们的训练营上为什么做选题不让大家查知网,逼着大家不去看文献?因为做选题根本就不需要看知网,看知网又能做出什么好选题来呢?我们就回归现实世界,像上文所述,围绕“翻转课堂课前自学”这一主题(真问题),一会功夫,十几个选题就出来了。所谓“干人事、说人话,”牵扯到后面怎么写的问题,比如研究方法、语言逻辑、整体框架,得让人家看懂,里面所有的问题点能够吸引编辑,吸引审稿人。而不能弄得花里胡哨、云山雾罩,让人看不懂都,一个编辑如果看不懂我们的论文,他是绝不敢发表我们论文的,除非我们是研究领域内的大牛。做到“身边人、身边事、干人事,说人话”,就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好选题。为什么说实践中的同时也具备了理论性?因为我们写论文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理论化的过程,当我们的论文写完时,这个事情也就已经变成了理论性的东西。比如上述翻转课堂“课前自学”方法,这本来是那些自学效果较好的学生头脑中的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当我们把论文写完了,它就成了一个理论化的知识,而这篇论文的价值就在于将一个实践性的东西理论化了,所以这篇论文就是一篇好论文。

  4)如果我们具备了选题常识力,就可以让论文写作整个的过程变得更简单,变得更快乐。这种快乐它仅仅是来自于论文发表的成功,而是来自于我们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说当我们都能够一分钟做出一个选题(选题不再老大难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做选题这个过程的快乐。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地回归生活世界,恢复我们的选题常识力,再写论文时,不要掉到知网里去,因为知网里的文献太多了,根本看不完,往往是越看越迷茫,找不到方向,更不要去看书,时间上根本消耗不起,所以我们要走捷径,而这条捷径就是回归现实生活,恢复选题常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