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 1 广西节能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季刊

    国内刊号:45-1148/TK

    国内刊号:1004-1230

    点击咨询
  • 2 食品科学

    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周期:半月刊

    国内刊号:11-2206/TS

    国内刊号:1002-6630

    点击咨询
  • 3 现代人才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

    国内刊号:

    点击咨询
  • 4 理论视野

    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3953/A

    国内刊号:1008-1747

    点击咨询
  • 5 机车车辆工艺

    级别:国家级期刊

    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32-1181/U

    国内刊号:1007-6034

    点击咨询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对写论文抵触的常见原因

时间:2023-07-30 21:12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近期与一些学员进行电话回访时,在文稿方面进行沟通交流之余,我们发现有不少老师的焦虑情绪并非全然来自于正在修改的论文,而是对论文写作这项不得不亲力亲为的工作产生一种“抗拒”,本节内容主要想结合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剖析导致负面抵触情绪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所谓的现实困境,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建议。

  一、“杞人忧天”的多种表现

  对于大多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如今学术大环境下,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除四破五”的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表学术论文仍作为评定职称、申报课题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意义不容忽视。教学与科研并重,既要有量的保证又要有质的提升,尤其面对“非升即走”的现实窘境,可谓是备受压力。而在这种外在压力之下,面对学术论文的写作,不少人会陷入“杞人忧天”的恐慌中,容易导致自怨自艾,进而影响工作、生活。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长时间处于未进行的“愁”态里。这种自我纠结主要受(主观意识上)两大方面的影响。

  (一)妄自菲薄:未写作前,对“失败”的焦虑

  之所以产生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实是由一些客观现状所导致的,正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自我的审视,不妨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沟通过程中,除青年教师外,亦有一些在读硕士或博士的学员,对“写作”出现排斥心理,较普遍的“自谦”方式就是对专业基础持否定认知,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专业。当然,确有一些是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情况存在,短时间内会暴露出“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短板,理所当然也就成了不进行写作的正当理由。

  (2)时间碎片化不集中

  论及时间概念,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谁都清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对于一些已经组建家庭,而且儿女年龄尚小的青年(女)教师而言,既要兼顾教学、教研,又要操持家务被日常琐事所累。曾有学员在电话沟通中透漏,面对这种境遇,自己苦不堪言,时常会对着电脑屏幕崩溃流泪,面对碎片化的时间,望而却步,反而使个人状态也呈现一种“支离破碎”。

  (3)方向不明问题不清

  这是最为核心的一大问题,有学员反映自己从毕业到工作一直身处学校象牙塔内,涉世未深,只是埋头桌案,本以为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一开始还算是信心满满,怎奈屡次投稿,每每受挫,刊物的拒稿理由多是以“不符合本期刊用稿要求”这类只言片语一笔带过,这种“侮辱性不大,伤害性略强”的事经历多了,反而容易催生“自我怀疑”,是不是哪里不对头?是研究方向不明确还是问题意识不突出?久而久之,也就为付诸写作的行动设置了障碍。

  (4)文献资料掌握不全

  与上述情况不同,出现此类问题,已然是进入了写作的筹备阶段,即进入文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而问题恰恰就出现在对“文献收集”的理解上,很多作者觉得写论文不能凭空而论,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始资料(不论一手还是二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这又极易使自己陷入“文献陷阱”,越是看得多、读得多,越觉得掌握的文献还不够全、不够细。难以从海量的文献中抽丝剥茧,反而是深陷囵圄,困顿不前。

  (5)写作规范了解不够

  就写作而言,学术论文虽说是“文无定法”,但涉及规范问题,则是一定“有章可循”的。而在日常审稿过程中,有个别稿件确实在写作规范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纰漏,比如没有摘要、关键词,或者缺失前言、结论,出现组成论文要素不全的情况。再有,诸如脚注、尾注的区别,参考文献引用格式的书写等细节问题。但这些规范性的常识问题,一经调试便可得以克服,当然,也不排除有少部分人并未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一问题。但若明知故犯,依然以此来作为“不去动笔写作”的理由,除了借口牵强,暴露出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暴自弃”。

  (6)文字表述能力欠佳

  在文字表达上,“欠佳”有两种较极端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晦涩拗口,一种是过于口语化(姑且称之为个人的“行文风格”)。审稿中,我们发现诸如某些文史类论文里,常有一些生僻字词(不排除有“卖弄”之嫌),也有一些语句掺杂“之乎者也”呈现出“文白混杂”的样态,甚至某些论述明明可以言简意赅,却非要故作学究样,绕着弯子说,将简单问题进行复杂阐释。而与之相反的,就是语句用词过于随性,学术论文俨然成了家长里短,比如运用“民族志”这一方法论进行论文写作,在对日常生活的描述过程中,常出现大量偏口语化的表达。其实稍作注意,完全可以避免。当然,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字表达的“风格”确实因人而异,但若坚持上述两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的则是一种偏执。以此作“对抗”,显然是螳臂当车。

  (二)虚妄幻想:未写作前,对“成功”的担忧

  上述消极方面,即在写作之前,便预设各种理由(借口),呈现出对“失败”的焦虑。除此之外,也会受到一些“积极”因素的制约,所呈现出的状态便是对“成功”的担忧。

  (1)担心后续没有延续性

  日常审稿之外,在科研规划的项目服务中,与某些学员进行交流,发现其诉求是希望我们协助策划的不论是宏观的研究方向还是具象的个别选题都(尽可能)要有延续性。诚然,学术研究是要侧重于某方面(甚至某个具体的点上),也即所谓的聚焦。针对同一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度挖掘、细致研究,形成系列,才有有所建树。如果是孤篇,即便质量较高(比如发了C刊),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其意义价值也是短时效应。虽然对“连续性”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结合现实,对于很多学员而言,除了长远利益,眼前的既定目标也是亟需解决的,没有开头的“1”,何以承接后续的“0”呢?

  (2)担心影响人际关系

  身处高校象牙塔内,虽学术环境相对单纯,但也免不了人情世故,有学员反映自己所在院校评级晋升的条件较为苛刻,且尤其同院校同专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虽然满足条件的(最低)标准已经达到,但仍未能晋级成功,原因就在于每年的晋升名额数量是限定的,在同时到达标准的前提下,势必更偏向于择优原则。有学员(青年教师)也曾透漏,排在自己前面等待晋升的同事亦有不少,其中也不乏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倘若自己太过突出,反遭嫉妒,人际关系自然受到影响。

  (3)担心日常节奏被打乱

  对于“投稿被拒”,还有一些学员曾自我打趣,虽由此“失败”而引起的焦虑感始终存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随之形成了自我免疫。与之相对的是突如其来的喜讯反倒让人无所适从。某位学员在回馈中提及自己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表示原本觉得没什么希望,不曾想反倒是过审了,心情激动溢于言表。但紧接着又说,其实很多方面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进而开始对未来如何开展后续工作而忧心忡忡。除去些许的“凡尔赛”,担心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节奏被打乱也确有可能。

  (4)担心科研压力大

  这种情况,也有个别学员提到过,说自己从教近二十年,算是较为佛系的老(资历)教师,相对要比其他人看得淡一些,对评定职称没有特别强烈的诉求,对待学术论文能否发表高质量期刊也不太在意,只是觉得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把研究在能做的前提下,尽量做得好一些、多一些。起初,我们也诧异于这种“小清新”式的描述,但随着后续沟通,也就了解的那位老师的“苦衷”:一方面是自己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受个人身体状况所限。所以顾虑在于自己由“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能否成功,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压力能否背负。

  以上这些担忧,其实都是建立了在所谓虚妄的“成功”之上,与前文对“失败”的焦虑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是消极的自我否定,一种是积极的自我怀疑。而相同的是不论哪一种心态,都是在为“不动笔写作”而进行的推脱搪塞。若长时间处于上述状态被“心魔”所束缚,自然也就陷入了自我编织的藩篱中,越是挣扎越是无法自拔。

  二、打破内心的“哈哈镜”,回归现实

  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即它本身是一种(书写)行为活动,但与通常的“写作”又有所区别,虽然所呈现出的文章都有一定的文法结构,但学术论文更侧重于特定的某学科、领域内对具体主题(问题)的专业性研究、探讨。囿于上述多种“杞人忧天”的表现,我们应打破内心的“哈哈镜”,在回归现实、正视自我的前提下,尝试“轻装上阵”,积极投入到“写起来”的实际行动中。

  (1)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对于总拿“基础差”来搪塞的学员,扪心自问地讲,即便差又能差到哪去?所谓的差,其实更多是对标了一些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目标,试想学术小白怎么能与学术大佬的文章相提并论呢?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强行对比只能是自惭形秽,变得愈发的不自信。当然,“大人物”毋庸置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落实到写作这一具体行为上,我们不妨变换一下对比对象,比如降维度进行思考,即与同是学术小白的同行、同事相比呢?很大程度上可能都是“半斤八两”,相同状况下,首先介入到“写起来”的实际行动中,迈出第一步,也就相当于占据了先手棋的优势。不过,也会有人质疑说成败取决于最终结果(论文能否发表高质量期刊),与谁先动笔写作无关。若以结果而论不无道理,但我们探讨的前提是结果未知,换言之,如果都不写,势必是不可能发表的,而一旦动笔写出来,就有被发表的可能性(即便概率再低也比不写的零概率要高)。除了与同级别的同行进行横向对比外,我们也可以进行自我纵向的对比,也即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总能回顾往昔,与之前的自己做先后对比。哪怕是阶段性的一小步也是不可否认的进步。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不是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强调要放低姿态,平视自我。要承认难度是有的,但也绝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填海造岛”项目未竣工前,起初也只是一些时隐时现的暗礁。所以,与其抱怨整日泡在海水不见天日,不如先行动,尝试着“写起来”。

  (2)“空杯”心态,而非“空悲”情绪

  承接上文来说“空杯”,自然也会有人质疑“我基础薄弱,杯子里本来就很空了,需要更多的是积累沉淀,怎么还要‘空杯’呢?这难道不矛盾吗?”,诚如此言,基础薄弱势必要注重积累,而积累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消耗时间付诸行动。但此处的“空杯”是相对“空悲”的情绪而言的,试想我们平日里所接受的知识讯息,所养成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难免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套路模板。“空杯”是对固有观念的反思,与其悲悲切切式的长吁短叹,不如尝试以“空杯”心态介入,在这种状态下,反而能像一块干海绵,汲取吸收的能量可能更大、更多。

  (3)弱水三千,可取一瓢

  学术研究浩若烟海,一口吃不成胖子。有些学员所表达的没有“方向感”,可能更多指的是某方面较为具象的方向,比如对在读硕士、博士而言,自己所在的专业,本身就有一个大方向,那所谓的把握不准,很大程度上是暂时还未能在专业大方向上找到自己所要研究的点(小方向)。而对于某些高校(青年)教师而言,确有个别案例存在特殊情况,比如有学员是辅导员或者从事行政岗位工作多年,想通过读博进行转岗,这种情况下面,即使是想“重操旧业”续接硕士阶段的专业,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更何况有些老师“另起炉灶”工作之后再读博读的是跨专业。这也是现实存在的客观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跟随自己的导师,在导师的建议指引下去确定研究的具体(小)方向,或者在此基础上多去搜集本领域、本专业相对前沿的“资料”,像是文献、专著、学术会议等等,还有就是关注一些大政方针,从国家到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不同级别的课题指南,从中提取一些关键信息,再与自身专业结合,如果结合得好,很可能就是今后长时间要致力研究的一个方向。若具体到选题,可参见本公众号近期整理的讲座文稿《“题”从哪里来:选题的四个来源》。

  (4)望梅止渴,顺藤摸瓜

  对于文献的资料搜集与整理,这里强调的是要讲求方式方法,比如借助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进行文献检索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像是“高级检索”里的“句子检索”等。再有,在我们整理的“科研工匠系列讲座”中,很多老师也提到了一种相对便捷、高效的方式,即“迁移借力”,比如在对某篇高质量期刊进行阅读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再进行关联式搜索,原因在于高质量的文章所呈现的参考文献有质的保障,即所引用的文献很大程度上也是高质量文章,再就是对同一主题(问题)而言,这些参考文献的相关性更强,因而能较为聚焦、较为精准地筛选资料,起到“望梅止渴”“顺藤摸瓜”的效果。而就文献整理而言,具体处理方式因人而异,有的老师习惯于建立文档表格,有的会借助专门的软件进行处理,还有的会随身携带“小贴士”方便记录,无论哪一种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但切忌作资料搬运工,

  下载一大堆文件而无实质性地“加工处理”只是增加工作量而已。

  (5)落笔行文,贵在坚持

  与很多学员重视的方向“延续性”相比,学术论文的写作也理应要保持保有持续性,当然这种持续性要建立在已经动笔写作的前提下,虽说万事开头难,哪怕开篇只写了三五百字也不要纠结于“太少了、太慢了”的情绪里,又开始新一轮的自我否定。当然,学习过教学课程的学员也都清楚,我们是不提倡这种“慢写”的状态的,相对而言,我们更侧重于文稿完成之后的修改,这一阶段占用的时间比例要远大于写作所花费的时间。但此处的侧重点不同,这里强调的是“贵在坚持”,倘若不能一气呵成地完成初稿写作,后续的修改也无从谈及,所以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也是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强化的。从“不愿意”到“半推半就”再到“习惯养成”最后形成“条件反射”,在“写作”速率上寻求突破,首先就是要坚持写,姑且不涉及质的层面,一定要有量的积累,从而为质变做好基础建设。

  (6)百炼成钢,水滴石穿

  坚持写作,一旦习惯成自然之后,则又有了新的要求,这一步尤为关键,即进入打磨、修改阶段。在电话沟通中,有学员反映自己的文稿好容易进入初审,后续进展缓慢,因而异常聒噪,还有学员表示惋惜,说自己的论文进入到三审,但最终又被拿掉了。类似这种情况都不是偶然事件,对于期刊而言,审稿的流程大致相同,但所进行的速度、效率则各有快慢,稿量的多少,编辑的配比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审稿进度,所以等不到编辑的及时回复,也是自然现象。再有,临时撤稿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比如临近截至日期时,某版块的文章供稿量较为饱和,编辑部自然要对同一时间段内的稿件进行“择优录入”,这也无可厚非。论文得以录用,除了本身的质量保证外,还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再比如,所投稿件符不符合期刊的用稿风格、栏目设置、定期选题等。综合而言,作为作者,在论文完成之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耐心调试、修改,如果顺利过审,对于每次的修改意见都要慎重思量,积极配合,哪怕有些地方有异议,也要给出详细地解释说明,以探讨的方式进行回复,而不是带有攻击性的据理力争,非要较量个出“输赢”。如果遭遇拒稿(哪怕拒稿理由不详,没有修改意见),同样也要经过修改后再投其他刊物,而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草草进行新一轮的投稿(这种录用率极低)。除去耐心、细心,若实无修改思路,也有多种解决方式,比如与导师沟通、与同行探讨或是再对比同主题(同类型)的论文等等。

  总体而言,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我们要有一个冷静客观的评价,固然发表高质量期刊并不容易,但也不至于到“难于上青天”的地步,在剖析自身问题之后,正视现实不足,既要迎难而上又要轻装写作,以此步步为营,力求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