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实地研究的概念与问题适用范围

时间:2023-07-18 22:56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实地(田野)研究,有时也被称为民族志、参与观察的研究。在这种定性研究类型中,研究者在事情发生时以自身的文化背景直接观察和参与一个小规模的社会场景。许多作者对实地研究很感兴趣,因为它涉及接触异类人群,不必处理冷冰冰的数字与复杂的统计,也没有抽象的演绎假设。相反地,它有的是在自然环境下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实地研究对那些喜欢观察人群、偏好以一种松散自在的方式作研究的人,特别具有吸引力。此外,对于我们不熟悉的社会世界——流浪汉、警卫队、急诊室、艺术家的领地等——实地研究可能会提供非常精彩的描述。

  那么,实地研究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以及适合这一方法的研究问题有什么。学者劳伦斯·纽曼在《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一书中,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一、什么是实地研究?

  很难为实地研究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与其说实地研究是一套固定的应用技术,还不如说它是一种研究取向。实地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取得资料。如沙兹曼与斯特劳斯所说:“田野方法就像一把活动伞,伞下的任何一项技术都可以被用于获得想要的知识,并用于对这个信息进行思索的过程。”实地研究者是一位“方法论上的实用主义者”,一位足智多谋、才华洋溢的人,具有能够在田野中靠自己的能力进行独立思考的才智。

  实地研究立基于自然主义,而自然主义也被用来研究其他的现象(例如,海洋、动物和植物)。自然主义涉及的是观察在自然情境下,而不是在圈套设计下或人造的或研究者制造的情境下的日常事件。研究发生在田野之中,在办公室、实验室或教室这类的安全情境之外的时间。赖斯曾说过,对于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来说,研究者对自然情境下的事件进行直接观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社会学脱离了自然主义,将威胁到社会学所具有的这个地位。

  实地研究者考察自然情境下的社会意义,捕捉多元的观点。他们先进入成员的意义体系,然后再回到局外人的或研究的视角。例如,曼南指出:“田野工作意味着全心投入,也意味着置身事外,要求忠实也要求背离,要求公开也要求保密,以及最可能是爱与恨的纠葛。”研究者转变观点立场,同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情境:“研究者一方面秉承着将他们培育成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研究的那个团体建立关系,他们正承受着另一个文化的社会化。”

  虽然小组比较有效率,但是通常情况下,实地研究是由一位研究者独自执行的。一位研究者直接投入,成为自己研究的社会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他的个人特征与他的研究是无法分割的。研究者直接涉身田野之中常会带来情感上的冲击。实地研究者可能会感到非常有趣和兴奋,但是它也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人身安全或是精神状况。比起其他类型的社会研究,实地研究更可能会结交新的朋友,重新塑造家庭生活、研究者的自我认同或个人的价值观。

  二、适合实地研究的问题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实地研究法呢?实地研究法一般适用于研究涉及体会、理解或描述某个互动中的人群的那些情况。实地研究最适合处理以下问题:社会世界中的人们是如何办到Y这件事的呢?或是,X这个社会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当其他方法(像调查研究、实验)不适用时,例如,研究警卫队,就是实地研究的适当时机。道格拉斯曾说,社会研究真正想要知道的大部分事情,只有通过研究者直接投身田野,才能研究得到。

  实地研究者研究某个场所或环境下的人群,这一方法也曾经被用来研究整个社区。初级的实地研究者应该从一个相对比较小的(30人左右或者更少)、而且其成员都是在相对固定的背景下(例如,一个街坊、教堂、酒吧、美发沙龙或棒球场)互动的团体开始,着手研究。实地研究也常被用来研究不确定的、不固定在某个地方的社会经验,不过这个时候深入的访问与观察,是了解该经验的唯一方法。

  为了取得术语使用上的一致性,我们把田野环境下的研究对象都称为成员。他们是田野环境下的局内人或当地人,不是属于某个团体就是属于某个亚文化或社会情境,而这些团体、亚文化,以及社会情境,正是实地研究者这个“局外人”想要进入并了解的。

  实地研究者已经探索过相当广阔的社会场景、亚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有些作者已完成了一些短期的、小规模的实地研究,包括美容院、日间托儿所、面包店、保龄球、教堂、咖啡馆、自助洗衣店、报警办公室、私人疗养所和减肥中心等。

  三、结语

  实地研究中,个别的研究者直接与被研究者交谈或对他们进行观察。经过数个月或数年的互动,研究者对他们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了他们的生活史、爱好兴趣,以及习惯、希望、恐惧和梦想。结识新朋友、发展新的友谊、发现新的社会世界,都可能充满了乐趣。当然,也会相当消耗时间和情感,有时还得冒着生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