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人物研究的选题思路

时间:2023-05-07 21:05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人物”是重要的选题密码。这里所说的“人物”,特指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人物或当代公众人物。不过,一说起“人物”研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研究人物的思想或理论。这样研究并非不行,但由于特定人物的思想或理论,总是跟特定的专业或学科联系在一起,如果只考虑研究人物的思想,那么难免会限制自己的选题思路,不利于“人物”密码的广泛应用。为此,我们围绕已刊发的C刊论文,梳理总结出“人物”研究的7种选题思路,供大家写作参考。

  一、人物生平事迹研究

  人物生平事迹研究,就是研究特定人物的生平事件、人生经历等。当然,并不是生命历程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算作“生平事迹”。只有对人物成长、人物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那些经历或事件,才算“生平事迹”。

  比如,鲁迅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医学。有一次考试他得了高分,但日本同学怀疑任课教师提前向鲁迅透露了考题。这就是“鲁迅解剖学笔记事件”。此事件让鲁迅倍感屈辱,后来他“弃医从文”便与其大有关系。像这样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生经历,就属于“生平事迹”。

  《“鲁迅解剖学笔记事件”之我见——兼谈前见对于史料释读的重要影响》一文,即围绕上述事件,探讨了鲁迅本人、鲁迅的日本同学对此事回忆的差异,并分析了日本学者不严谨的研究习惯——倾向于相信日本学生的说法、否定鲁迅的记述。以鲁迅的上述“生平事迹”进行选题,之所以可行,就是因为这些往事的真相被混淆、需要被澄清。也即,围绕“生平事迹”进行选题,往往是因为研究对象本身存在学术争议。再如,1927年2月鲁迅应邀到香港做了两场演讲,即《无声的中国》及《老调子已经唱完》。演讲结束,轰动了香港及大陆文坛。但这里面有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当时是谁邀请鲁迅去的香港?鲁迅本人的记叙与多位当事人的表述存在出入。这就是《谁邀请鲁迅赴港讲?——新材料的考辨与问题的再辨正》一文所研究的问题。像这样有关“生平事迹”的争议问题,都可以去研究。

  当然,不仅正面人物的“生平事迹”可以研究,反面人物的也可以研究。比如《张国焘同斯大林会见之说考》一文,考证了“张国焘同斯大林见面”一事。之所以要考证这件事,是因为张国焘晚年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提到了这件事。更重要的是,记录此事的回忆录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国内一些图书不加辨析地使用了书里的一些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查证资料、进行考证,澄清人物的真实生平。

  二、人物影响力或评价研究

  人物影响力研究,就是研究人物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变革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的影响力来源、影响范围和影响方式等。由于“人物影响力”一般是指正面的影响力,同时对人物影响力的研究往往涉及人物评价,而人物评价既包括正面评价也包括反面评价,所以这里把“影响力”和“评价”放在一起、作为一类。

  人物影响力或评价研究,可以研究古人的后世影响力。比如,《老庄与现代纯诗》一文,研究的就是以庄子为代表的老庄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这一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中国现代纯诗是破除传统、向西方学习的的产物,它是在西方文化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诗歌也体现着本民族的思想传统,中国现代纯诗也吸取了老庄哲学的许多思想。正因为出人意料,所以这样的选题才有创新性。

  除了研究古代人物的影响力,我们也可以研究近现代人物的影响力,并对其做正面或反面的评价。比如,《茅盾“独尊”现实主义及其所产生的正负效应——置于中国20世纪文化语境中的考量》一文,研究的是茅盾的“现实主义”。当然,这个选题不是直接研究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是评价“茅盾选择‘现实主义’”这件事。一方面,该选题肯定了茅盾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即承认其正面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关注到茅盾选择“现实主义”这件事,其实带来了正负效应,也即作者在肯定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批评。

  另外,对公众人物影响力或评价的研究,有时也会涉及“评价的评价”。比如,《公私界线如何划分?公共讨论何以可能?》一文的选题,研究的是某知名主持人“酒桌失言”引发的讨论。对上述负面事件的关注,其实已经涉及“评价”。由于该主持人“妄议”领袖人物,因此该选题在评价主持人言行的同时,也包含着对“如何评价领袖人物”的追问。当然,除了研究中国人物的影响力,我们还可以聚焦外国人物并对其做评价。这方面的选题范例,有《史学和文学中的伽利略事件》和《卫礼贤的中国学术网络和汉学研究———从殖民特权到平等地位》。

  三、人物遗存遗址研究

  人物遗存遗址研究,就是研究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以及他们留下的具体遗产。人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生活,并与周围环境、物理空间等产生互动和相互作用。正是在不断构筑、改造、利用空间的背景下,特定人物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价值观。

  比如,《“拈花微笑”与中国禅宗的“以心传心”——兼论云南鸡足山在中国佛教中地位的形成》一文,关注到云南鸡足山与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的关系,以及佛教中国化的相关背景。这其实就是把“人物”和“地点”结合起来进行选题,研究特定人物在特定地方所发生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再如,《老子诞生地及相关文化遗存位置考证》一文,考证了老子的籍贯和诞生地。老子在历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言。但也正因为老子的知名度太高,所以才需要明确其诞生地,不然相关争论可能持续不止。该选题的学术意义在于澄清老子真正的诞生地,平息相关学术争议,其实践意义在于为道家人士寻根问祖、当地政府开发相关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四、人物形象身份研究

  人物形象身份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直接研究人物的具体身份、形象的建构或认同问题,二是以人物的形象或身份为依托,研究身份、形象背后的深层次文化问题或社会问题。

  比如,《批评与批评家:论鲁迅及其杂文的身份问题》一文,研究了鲁迅的杂文身份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价值?因为就写作量而言,杂文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并且杂文创作贯穿于鲁迅的一生。按理来说,与杂文相对应的“批评家”身份应当是鲁迅的重要身份,但奇怪的是学界并不这么称呼鲁迅。针对上述“反常”现象,该选题研究了鲁迅的杂文身份。类似的选题,还有《作为教育学家的王国维:永恒的燃灯者》。一般提到王国维,人们会认为他是国学大师,但是这个选题却留意到王国维的“教育学家”身份。另外,人物形象的建构,这方面的选题范例有《“西学中源”说与康熙帝“道治合一”形象的构建》。除了直接研究人物的某种争议身份或身份建构,我们还可以研究人物形象的不同解释。这方面的选题范例,有《周公其人的不同解释镜像——以<尚书·金縢>篇为例》。

  说完了人物形象身份研究的第一层含义,即直接研究人物的具体身份、形象的建构或认同问题。我们再看第二层含义,也就是以人物形象、身份为依托研究其背后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比如,《战后中国的大学校长与大学困境:吴有训在中央大学之进退(1945—1948)》一文。该选题聚焦吴有训的大学校长身份,但不是研究其校长身份的建构,而是借吴有训担任大学校长期间多次提出辞职,来研究当时大学生存与发展困境。当然,这一困境不是因为吴有训担任大学校长导致的,而是因为他本人虽然是校长,但更是一个无政治背景的纯学者,这样身份在战乱年代担任大学校长,注定了其从业的艰辛。

  五、人物性格与行为研究

  人物性格与行为研究,就是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决策风格等,探讨其成功与失败的人生经历,以此明确个体与时代的复杂关系。

  比如,《鲁迅由北京官场转向上海文场的心路历程——基于鲁迅日记中关于经济收入记载的分析》一文,从表面看,研究的似乎是鲁迅的身份转变,即由公务员身份转变为自由职业者。但实际上,作者是在研究鲁迅的性格和行为决策。鲁迅由北京官场转向上海文场,放弃公务员身份而走向文坛,这是鲁迅性格使然,也是其在复杂环境下做出的人生抉择。这一转向,不仅仅是经济、职业上的转向,更是思想上的转向,即“从进化论走向阶级论”。而这,才是鲁迅之所以是鲁迅的关键。

  前面曾提到,人物研究可以研究中国人物,也可以研究外国人物,人物性格与行为研究也不例外。《霍桑、胡写乱画的女人们与19世纪文学市场》一文的选题,就聚焦19世纪中叶“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研究了“霍桑”这位美国作家为迎合文学市场所采取的写作策略。但讽刺的是,同一时期被霍桑嘲讽过的女性文学作家,反而更受读者欢迎。这样的反差,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以及作家与文学市场的复杂关系。

  六、人物关系或人物比较研究

  人物关系或人物比较,即把多个人物放在一起研究,探讨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多位人物展开比较。这里的关系,可以是知名人物之间的思想关系、人际关系,也可以是知名人物笔下的文学形象间的关系。这里的比较,可以是思想比较、历史比较等。上述选题思路比较好理解,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范文做简单介绍。

  比如,《1958年李达与毛泽东有过“争论”吗?》一文的选题,研究的是李达与毛泽东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即二人是否真的有过争论。《陈溥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本关系考——基于唯物史观的相关论述》,研究的是二人与河上肇的学术关系,以及二人学术立场差异的比较。类似的选题思路,也体现在《鲁迅与周扬心目中不同的“左翼文学”》。

  关于知名人物笔下的文学形象间的关系研究,这方面的范例是《文学作品中的“小世界”——菲茨杰拉德小说人物关系网络的实证分析》。作者对菲茨杰拉德的四部小说,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小说人物角色,并构建人物共现关系网络,检验了“文学之美在于映照现实”。关于历史比较研究,这方面的范例是《项羽入关后“弱刘”战略疑点考证》。作者实际研究的是项羽、刘邦两人的历史情势比较。人们都知道项羽最后被刘邦打败了,但这篇文章的选题却聚焦项羽比刘邦强大时,所存在的战略疑点。

  七、人物衍生现象研究

  人物衍生现象研究,就是研究某位知名人物的某些特质所带来的特定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这里的衍生,可以是衍生品,比如围绕某些知名人物写作的图书,或者特定时期出现的“人物热”。

  前者的选题范例,有《“无”鲁迅的“竹内鲁迅》。该选题不是自己直接分析鲁迅形象的塑造,而是聚焦日本作家竹内好写的《鲁迅》一书,围绕这一文化衍生品分析日本作家对鲁迅形象的塑造。后者的选题范例,有《九十年代的陈寅恪想象——从<读书>到<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该选题不是直接研究陈寅恪本人,而是研究其他人因推崇陈寅恪而形成的“陈寅恪热”这一现象,也即他人对陈寅恪想象的建构。

  小结

  以上便是我们归纳总结的“人物”研究的7种选题思路。这7种选题思路如果继续梳理,就发现,它们往往跟“争议”“猎奇”“历史”“比较”等其他密码联系在一起。而上述其他密码的参与,也再次确证了研究问题答案未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人物”研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