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仿写的速成策略

时间:2023-04-26 21:2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很多作者存在一个写作误区,总觉得“某某问题别人写过了,自己就不能再写了;如果再写,论文也没有新意,很难发表”。持上述看法的作者,不在少数。他们倾向于写一个别人从来没研究过的问题。但不幸的是,即便写了一个“别人从来没研究过的问题”,论文也不见得能发表。甚至有的人,一直在“寻找一个别人都没写过的问题”的道路上徘徊,从来没有真正地开展论文写作,论文发表更是遥不可及。其实,与其说别人发表的已刊论文压缩了自己的写作空间,不如说,自己对已刊论文的偏见和不合理使用,导致自己“既写不出,也发不了”。我们的课程反复提到,从天而降的原创式创新很难,多数创新是继承式创新,论文写作是一种有技术的仿写。本文结合双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已经刊发的两篇文章,通过分析其异同,提炼归纳C刊论文仿写的相关技巧。

 

一、选题:主题进一步缩小,问题随主题灵活命名,使用不同视角

 

本次要分析的两篇论文,是《主动选择: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基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下文简称A论文)、《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的积极理解与应对——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视角》(下文简称B论文),分别刊发在《电化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2022年第5期。同时,这两篇论文都被安排在该刊当期的“网络教育”板块。从题目上看,两篇论文论文长得很像,都是研究“在线课程”。但细究起来,它们的选题还是存在一些区别。正因为选题存在差异,所以这是两篇不同的论文,也就是后一篇在前一篇论文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

 

具体来说,两篇论文虽然都研究“在线课程”,但是选题的主题、问题、视角等都存在。比如,研究主题方面,A论文的主题是在线课程“高辍学率”,而B论文的主题是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把主题由“在线课程”进一步聚焦到在线课程的“讨论环节”。也即,在线课程有很多环节,B论文只研究其讨论环节。研究问题方面,A论文研究“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而B论文研究“低参与率”的积极理解。“高辍学率”和“低参与率”看上去似乎是一回事,但细分起来,二者又有区别。其中,在线课程的“辍学”是指课程没有完全学完,因未完成而终止学业,完全退出。在线课程的“低参与”是指学生可能也在线,只是互动不积极,不一定是没有完成,既没有终止学业,也没有完全退出。因此,这两篇论文的研究问题随主题做了调整。对一门在线课程来说,与之对应的是“辍不辍学”,但对在线课程的讨论环节来说,与之对应的不是“辍不辍学”而是“参不参与”。,研究视角方面,A论文使用的是学习者投资理论,B论文使用的是对话教学理论,前者侧重学习者,后者侧重师生双方。这是两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论。因此,两篇论文虽然都研究在线课程投入问题,但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了研究主题,并使用了不同的理论视角。

 

当然,本文之所以同时肯定了A论文和B论文的选题定,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都已成功发表了。实际上,包括“在线课程”在内的网络教育,一直是《电化教育研究》的选题重点。比如,该刊2021年度选题计划第五条“网络教育创新应用”,就提到“‘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等”。发表于2021年的A论文,研究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恰逢其时,符合该刊的选题方向。从该刊2022年度选题计划来看,第五条“网络教育创新”再次提到“‘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等”。这说明,“互联网+”教育服务模式、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等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顽疾”,需要继续研究。而且两篇论文在各自的结语部分,也表达了类似意思。

 

比如,A论文的结语部分提到“虽然我们无法预测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现象是否会持续下去,但全球数以百万计学习者的参与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即作者意识到了在线课程是未来趋势,虽然作者本人并不确定“高辍学率”是否持续存在。而B论文则在结语部分提到“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仅仅是在线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中诸多环节和现象中的一个截面和片段”。潜台词是A论文发表一年后,也就是B论文2022年发表时,在线课程的投入问题仍然存在,没有解决。这可能才是B论文研究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问题,并最终得以发表的关键原因。这也启发我们,即使某个主题被很多人写过了,但只要该主题一直包含在期刊推介的选题计划中,我们既可以大胆地继续写。

 

二、框架:借鉴已刊论文,但能根据实际调整章节,优化各级标题

 

对论文仿写而言,框架设计可能是相对省力的写作环节。为了方便叙述,我们先把作为案例的两篇论文的写作框架呈现离出来。

 

A论文

B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现象及其传统归因
(一)脱离式的学习轨迹:课程设计囿于传统
(二)浅层学习的温床:线上环境制约深度沟通

(三)泛娱乐化学习和敷衍学习:动机缺乏与负动机驱使

三、传统归因的误区
(一)被遮蔽的课程设计之本:特征描述式定义下的课程定位失准
(二)被弱化的网络交互优势:认知型教学制约下的深度互动缺乏
(三)被低估的学习动机:评价主体错位下的学习者评价失当
四、学习者投资理论视域下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
(一)学习权回归下的“高辍学率”:主动学习的表现
(二)混合学习生态中的“高辍学率”:多元教学渠道整合的结果
(三)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高辍学率”:在线课程资源属性的外显
五、学习者投资理论视域下在线课程学习机制重构
(一)以开放路径突破教学闭环:在线课程的自组织教学过程机制
1. 智适应的资源配置:微内容—宏布局
2. 非线性的课程组织:用问题串联知识建构
3. 创生性的教学互动:用生成超越预置
(二)从普适到差异:在线课程的动态评价机制
1. 差异化的评价目标定制:以人定标、按需定标
2. 情境化的评价内容设计:以情境集取代试题集
3. 对话式的评价结果呈现:从他评到内省
(三)从个体学习走向共同体实践:在线课程的共同体合作机制
1. 集成化的合作场域:线上线下互荣共生
2. 松散耦合的合作关系:从固定身份到角色轮转

3. 多元化的交互模式:从简单交流到自适交互

六、结语

一、问题的提出

二、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及其传统归因

(一)参与率低下的被动交流:课程设计局限于线下传统思维
(二)从众应付的浅层互动:网络虚拟性导致弱交往

(三)约束缺失的形式自主:标准混乱、形式单一的在线学习评价

三、对话教学理论视域下在线课程讨论环节“低参与率”现象的积极理解
(一)自主选择情境下的“低参与率”:学习者主动对话的表现
(二)开放学习环境下的“低参与率”:对话资源择优取舍的体现

(三)混合学习环境下的“低参与率”:多元对话方式有效整合的结果

四、对话教学理论视域下在线课程讨论环节困境的突破路径
(一)增强对话意识,以问题统摄教学内容
(二)创设对话情境,以情境增进情感交流
(三)加强技术支持,以技术赋能深层对话

(四)开展对话评价:以科学评价引领在线课程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框架,可以看出,B论文借鉴了A论文的写作框架。比如,两篇论文的第一部分都是“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都是“现象及其传统归因”。从第三部分开始,两篇论文的框架设计出现差异。A论文第三部分写的是“传统归因的误区”,第四部分是“积极理解”,第五部分是“在线课程学习机制重构”,最后是“结语”。相比之下,B论文没有写“传统归因的误区”而是直接写“积极理解”,第四部分写“突破路径”,最后写“结语”。表面上看,B论文比A论文少了一章即“传统归因的误区”,但少了这一部分,不仅没有影响论文框架自身的完整性,反而更符合B论文的写作实际。为什么这么说?这需要首先从A论文第三部分所写的“传统归因的误区”说起。

 

A论文在该部分主要表达了如下意思:在线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线学习行为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在线学习者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不能直接用传统课堂教学经验去看待在线课程。“高辍学率”既不是在线课程自己的问题,也不是学习者本身的问题,而是在线学习崛起的必然结果,因此,不能一味地对在线课程“高辍学率”做消极理解。既然在B论文发表前,A论文就已经提出了上述观点,即反对“消极理解”、主张“积极理解”,那么该文发表后到B论文发表前的这一年的时间里,相信其观点已经得到一定传播,被学界很多同行所接收或接受。既然A论文已经做了一定的思想启蒙,而且B论文原本就想在A论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那么,B论文不写“传统归因的误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本文在第一条比较两篇论文的选题时,也曾提到“高辍学率”和“低参与率”既相关又有差异。从后果严重性的角度说,“辍学”的严重性要远高于“低参与”。既然后果更严重的“高辍学率”都不能只做“消极理解”,那么,严重性稍弱的“低参与率”更不应只做“消极理解”,也即“传统归因”毫无疑问存在误区。既然“毫无疑问”,也就没必要再围绕“误区”单独写一部分。

 

 

当然,B论文框架相比A论文所做的调整,并不只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删除一部分。如果仔细观察其每一个部分所拟制的标题,以及所设定的标题层级,又会发现作者的谋篇布局其实也下了一番心思。比如,第二部分“现象及其传统归因”,A论文写的三条分别围绕学习轨迹与课程设计、浅层学习与深度沟通、敷衍学习与动机等展开,B论文则围绕被动交流与课程设计、浅层互动与弱交往、形式自主与评价混乱等展开。从各标题的具体表述看,B论文的表述看上去更齐整,比如都使用了“……的……:……(归因)”,且标题中出现了一些更专业的用词,比如“弱交往”要比A论文的“制约深度沟通”更凝练更专业。

 

如果把A论文的第三部分和B论文的第二部分放在一起审视,又会发现,B论文的第二部分各级标题融合了A论文第三部分的标题信息。比如,“网络交互”对“网络交往”,“错位”对“缺失”和“混乱”,“学习者评价”对“在线学习评价”。可以说,B论文虽然明面上没有写“传统归因的误区”,但作者却不动声色地把A论文对应部分的关键信息,都借鉴到了自己论文的第二部分。而且从篇幅上看,B论文第二部分相比A论文的第二部分提供了更多具体信息。此外,在“积极理解”部分,两篇论文都围绕自己的理论视角,各写了三条。在对策部分,A论文的一级标题写的是“机制重构”,B论文写的是“突破路径”。相比“路径”,“机制”要更复杂。因此,A论文在该部分将“机制”写到三级标题,是合理的;B论文在该部分将“路径”只写到二级标题,同样是合理的。

 

总之,A论文和B论文的写作框架,都遵循了三段论逻辑,且都根据自身实际,对篇章结构、标题层级做了个性化处理。特别是,B论文既参考了A论文的写作框架,又没有完全照搬其框架,而是基于写作需要对个别章节做了合并,对标题拟制以及标题层级也做了符合论文实际的优化设计。

 

三、论述:合理嵌入已刊论文句式,使用新论据,保持详略得当

 

上面所写的第二条,更多是介绍两篇论文之间篇章结构上的仿写。本条将深入到每一部分每一段每一句的具体论述,分析如何在论述论证层面合理仿写。从B论文对A论文的仿写实况看,作者采用的仿写策略是:原样保留或微调A论文论述时所使用的特定句式;将上述句式嵌入到自己的论文中,并往里填充论据,特别是提供与A论文出处不同的更多新论据;根据确定的论文框架以及标题层级,确保各部分论述富有层次,详略得当。

 

上述仿写策略,在B论文中随处可见。以“问题的提出”部分为例,虽然两篇论文在该部分的篇幅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二者论述的逻辑是高度一致的。其中,A论文的第一、二句从总体上概括了研究背景,之后列举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高校的统计数据,以及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统计数据,用以佐证前面提到的“在线开放课程在现实中遭遇悖论:注册者众,参与者寡,完成者少”等研究背景。B论文第一句,同样从总体上指出“在线课程既承载着……理想,又受到……诸多束缚”,交代了研究背景。之后,B论文也像A论文那样提供了国内、国外论据,用以佐证研究背景的真实性。区别在于,A论文使用的是数据论据,B论文使用的是国内官方文件和中外学界理论观点,但二者都完成了从研究背景到研究主题的推导。

 

引出研究主题后,论文写作随即进入文献综述环节。如果抽离出论文的研究内容,只保留其句式,那么A论文的写作外观是“无论是舆论对……的担忧,还是学界力图挽回颓势的努力,都基于一个简单而直接的经验假设……。因此,……被……视为……。更有甚者认为……。但也有学者认为,……;还有学者质疑……”。B论文的外观则是“在已有研究中,无论是对……的担忧,还是试图改进在线课程讨论质量的努力,都基于一个直观的经验假设……。因此,……被……认为……。更有观点认为,……。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还有学者指出,……”。显然,两者的外观大同小异,区别只是两者依据自身论文的立意,分别选取了不同但切题的文献嵌入其中。到了研究思路环节,A论文写的是“本文受到上述研究的启发,尝试改变……负面解读的思路,从……的角度将……视为……,并指出……的积极意义”。B论文写的是“基于以上问题及其研究的启发,本研究试图改变……消极解读的思路。借助……理论,将……理解为……,不再单一关注……,进而发现……的积极意义,以期为……提供一定的反思与借鉴”。这里的论述同样比较接近,区别只是各自嵌入了不同的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意义。

 

 

再如,过渡段写作也贯彻了上述仿写策略。其中,“现象及其传统归因”部分,A论文的过渡段写的是“在线课程作为教育资源数字化、共享化、创新化的产物,在教育政策和学术研究的语境中被大肆渲染和包装。然而,有学者尖锐地指出:……。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问题”。这里的第一句是在论述“在线课程有多么火”,第二句是转折,借学者之口给在线课程“泼冷水”,最后指出学者“泼冷水”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也即该部分接下来要分条论述的三项内容。再来看B论文。作者先说“在线课程……受到……热捧”,这显然也是论述它有多火,之后的论述出现了一个“但”字,表示转折,这句话的右上角还出现一个上标,交代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及该事实所折射出的问题。这其实就在模仿A范文,使用引用给在线课程“泼冷水”,以及提前交代了下文将要论述的三项内容。类似仿写策略,在该文的其他也有体现。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单独指出的是,虽然保留或微调已刊论文的句式,然后用新的论据进行填充,这种写法看上去很简单,似乎没有技术含量,但是真要做到,并不容易。很多作者觉得文献检索很难,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切题文献。而“使用新论据填充”,考验的正是作者的文献检索功底。况且,仿写所要使用“新论据”并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数十条甚至上百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作者能如愿找到这样的文献,完成一篇仿写文章,本身就已功力非凡。比如,B论文第二部分第二条提到“弱交往”。单从遣词造句、拟制标题等文字操作上说,可能很多人都能“造出”这样一个词。但是写论文并不是舞文弄墨,并不是造一个词就完了,还需要找到文献来支持你的叫法。B论文的作者,就找到了一个明确使用了“弱交往”这一提法的文献。

 

另外,仿写论述时要想详略得当,取决于写作框架的合理设计。眼前明明有一个已刊论文的现成框架,准备仿写的作者可以选择照搬,也可以选择结合自身内容优化写作框架,比如合并某些章节、扩展某些章节、压缩标题层级、扩展标题层级。不管怎么优化,都十分考验作者对研究思路的把握程度以及资料的取舍能力。像B论文的对策部分,作者没有像A论文那样按三条论述(虽然A论文每一条内部,都继续分三条论述),而是选择按四条论述。从前后对应、一个问题对应一个对策的角度看,该文“现象及其传统归因”部分只有三条,对策如果写四条,似乎与前文不对应。但是,该文仿写所体现出的创新也正体现在这里。

 

对策部分第一条“增强对话意识,以问题统摄教学内容”、第二条“创设对话情境,以情境增进情感交流”、第四条“开展对话评价:以科学评价引领在线课程高质量发展”,分别对应该文“现象及其传统归因”部分的第一条、第二和第四条。既然第一、二、四条对策已经和前面的三条“问题”全部对应起来了,而且“问题”部分并未论述“技术”问题,为何又围绕“技术”写了一条对策?B论文的作者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做法是用A论文的写法,回答为什么要写“技术”这条对策,回答“为什么A论文对策写了三条,他却要写四条”。

 

具体来说,就是A论文的论述对策时,反复使用了比较策略,通过比较“传统课程”与“在线课程”来推导自己的对策。B论文借鉴这一点,但他不是比较“传统课程”与“在线课程”,而是比较自己所写的各条对策。比如对策的第二条,作者一开始就写道:“如果说对话意识和对话思维再造了在线课程的内容结构,那么对话情境的创设则是增强在线课程亲和力的关键。”这是在比较第一条和第二条对策,强调为什么要写这条对策。到了对策的第三条,作者又写道:“对话思维与对话情境如果说是一种软力量,而技术则是一种硬实力。”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围绕“技术”写对策,以及这条对策和上一条对策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四、小结

 

在学术写作领域,“别人写过了”始终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所谓“别人写过了”,更多时候是指别人在某个大类方向上有所研究。但我们依然可以在选题三要素上做出精进,并在框架设计、论述论证上进行继承式创新。除了上面说的这几个仿写技巧,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既要参考对方的参考文献,又要在参考文献中,自觉列出自己实际模仿的那篇已刊论文,保持诚实,并补充更多不同于前者的其他文献。参考对方的参考文献,是为了借助这些文献,加深对对方论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仿写。在参考文献中把自己实际模仿的那篇论文也列上,是为了规避学术不端,也就是我们课程上说的“要抄就光明正大地抄,不能自己写的明明是别人的话,却不使用引用,也不提供出处”。补充更多文献,则是为了满足新论据的论述需求,不这样做,就难以撑起一篇C刊论文的研究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