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博士论文写作的视角多元化与框架专题化

时间:2023-01-16 21:0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博士论文能不能拆解单篇或者能不能发表,跟博士论文的质量是直接相关联的,它俩是相辅相成的。博士论文如何拆解发表,就等于如何写好一篇博士论文。博士论文如果能真正写好的话,发表单篇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博士论文发表不了,是不是因为论文本身的质量有问题呢?针对此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注意视角多元化和框架专题化。研究方法、理论等,其实都是跟视角相关,所以,可以把它们当做一种视角。从上往下看和从下往上看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多元化主要包括人物研究和事件研究两种。框架专题化,主要指的是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一、视角多元化

  (一)人物研究

  很多学科都涉及到人物研究。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像范大明一样,寻找人物与时代的交集,哪个交集是有亮点的,我们就写哪个,只要有材料就可以写。比如说,某个人物跟重要事件/重要问题的交集,当然也包括一些重要思想、重要流派等。比如他们讲的“佛耶关系”,再比如墨家墨子。不仅基督教在讨论墨子,很多近代的人物都讨论墨学,包括胡适他们都在讲。所以说这是思想史上的一个现象,或者说它是思想的重要内容。但凡人物研究,我们需要寻求这个人物的各种交集,就像我们有时候跨学科,道理是一样的,跨一下就寻求了一个不同的视角。过去可能有人研究过这个重要的事件,有各种层次、各种角度的研究,但是我们从某个人物的角度去提供一个新的看法,照样有人愿意给我们发表。

  比如沈爱娣的《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如上图所示,作者把人物分成几个类别,像写作、儒生、孝子等肯定是不同人物,这里面也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再比如,刘德华和梁朝伟演的《无间道》,讲的是刘德华潜伏在对方身边很长时间,他自然而然地就按潜伏的角色去生活了,可能到最后他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哪边儿的了,因为时间太长了。再比如1930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一些人叫“日本通”。“日本通”往往是在日本留学或在日本生活的时间比较长。这个时候他们也像“无间道”一样,有一点儿两面人的角色。一方面,中国打交道要通过他们,因为他们比较了解日本。比如有个叫李泽一的,他一方面是福建省政府主席的顾问,也就是中国的官员要请教他。另一方面他还向日方提供情报,他也有点像“无间道”,也就是两面人的角色。只要我们抓住这批人的特点,写文章肯定好写。

  (二)事件研究

  我们常见的一些事件研究,就是挖掘事件关联的关键人物和关键背景。这里的背景指的是背后的一些制度、文化、舆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制等,或者有时候我们可能说是规律的东西。事件可能会像海浪一样一下就没了,而我们主要看的是事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构性的东西,反复的、永久的、固定的一种关系。当然也包括制度、文化、舆论等这些东西。既然它们有一定的关联性,那我们就主动把它们关联起来。

  像孔飞力写的《叫魂》,是发生在乾隆时代的一个案件。一般学者都能想到描述一下“叫魂”的来龙去脉,但是他不仅讲述其来龙去脉,还做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也即为什么是以这样一种形式呈现的?他就找背后的一些结构性的东西。最终他写了很多章,每一章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小专题,以至于光看目录就能吸引到人,这是因为他善于做各种各样的关联。

  再比如,林郁沁的《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这篇文章。表面上看这篇文章研究的是一起案件,即有一个女孩儿她爸被军阀孙传芳杀了,而且削首示众,把头割下来,挂在杆子上,失踪了几天。她特别愤怒,过了好多年,就把孙传芳给杀掉了。后来涉及一系列的司法审判,引发大众舆论的问题。如上图所示,该篇文章一共有六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很鲜明的主题,看起来讲一个案件,其实讲的是公众同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把一个事件关联到更大层面的一个东西。

  二、框架专题化

  (一)框架专题化不等于把博论分章节

  框架的专题化,比如,把博士论文分为八章,那么每章都应该变成一个独立的专题,都有独立的问题意识,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发表。否则,就会变成平铺直叙。就像有一位作者,他写的是“建国后的赈灾”,这个研究他分为了四章。春季一章,夏季一章,秋季一章,冬季一章。这肯定不合适,他就是没有问题意识,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去研究“赈灾”,也就没有把单个的章节专题化。

  比如上面提到的,沈爱娣的《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这篇文章就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作者按照人们的身份认同分为了“写作”、“儒生”、“孝子”、“议士”、“商人”、“老农”六章,每一章都可以写一篇论文。假设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的话,作者完全可以拆开写六篇,详细介绍这种身份、那种身份等。

  (二)框架专题化通过“矛盾冲突”体现问题意识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沈爱娣的这篇文章其实是给外国的大学生看的。如果我们能注意到儒生和商人这两种角色之间的冲突,那这篇文章又升华了一下。这篇文章还是叙述型的。我们写论文最好写分析型,而不是叙述型的,分析型相对而言好发表。也就是多重身份之间要有一个矛盾的体现。寻找存在矛盾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如果情节一直反转,我们肯定愿意看下去。

  再比如罗志田,他抓住了关系之间的矛盾。我们把传教士看作外国人,但其实他们是外国人的边缘人。来到中国很长时间以后,他们非常羡慕中国文化,儒家文化。一方面是基督教文化,一方面是中国文化,这两个具有矛盾。另外时间长了之后,他们的社会角色也存在矛盾。从文化认同上来讲,时间一长,他们也有点中国化了。这两者又是一个矛盾。我们抓住这种矛盾关系,去写论文,别人一看,就不那么平面,不那么单一了。

  比如说,我们想写一个公用事业研究,第一章写自来水,第二章写煤气,第三章写电气,第四章写公共汽车。自来水具体写什么呢?这个自来水公司?那个自来水公司?写完之后发现,这篇文章就跟流水账一样,有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没有任何问题意识,就只能凑合着把论文的主题提出来。但最终要想发表的话,一定是围绕某一个公司、某一个事件、某一个环节,集中呈现,当然这里边如果存在矛盾更好。又比如说,涉及到公用事业的接受的话,政府接受私人企业的解救一定很开心吗?那些工人,会锣鼓喧天欢迎我们来解放他们吗?不一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矛盾、冲突呢?我们得仔细观察,而不是把正面的材料都写出来,说大家接受很顺利。随后把时间点一说,好像就是高歌猛进,这样就“白开水”了。这篇文章编辑怎么可能给发表?所以说一定要聚焦才有可能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