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实证论文结论的七个写作要素

时间:2022-12-28 21:0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结论是质性研究论文的最终段落。很多作者误以为结论就是对研究结果的重复,写完正文部分就松懈下来,将正文观点直接照搬在结论部分。事实上,结论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是从论文的全部内容出发,经过归纳、推理等过程得到的新观点、新见解。美国内步拉斯加大学约翰·W·克雷斯威尔教授在《质性研究技能三十项》总结了质性研究结论的七个重要元素。

  一、概括研究发现

  结论部分的研究发现要超越对研究本身的代码和主题的详细描述,并且要总结出研究中发现的主要元素。正如马扬(Mayan,2011:35)所说:“在结论中,研究者应该清晰而简明地总结研究发现。”该总结应该给出了研究问题的明确答案。研究者可以重申研究问题,然后展示研究对象(或观察对象、文字和图片信息)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或者,研究者还可以总结出研究的主题,然后把重点放在能够说明这些主题的一般证据上。不要简单地重复这些主题,而是在总结部分对每个主题做一个概述。

  二、研究的意义

  有时候,研究意义被称为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它通常把摘要或主题与更广泛的文献相关联。这部分表明引用和参考文献在本质性研究中的位置。要写好这一部分,研究者需要问自己:这项研究主题如何与其他作者的作品相一致,以及如何不一致。而且,一旦做出了以上评价,研究者就要反省为什么会存在一致性和不一致性。这种将研究结果根植于文献中的方法与我们常在量化研究中使用的方法相似。

  三、呼吁进一步的研究

  在总结部分,以目前的研究结果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是一种标准做法,这种做法不能被低估。初学者寻找可研究的议题时通常会思考“进一步研究”所蕴含的意义。有时候,这种进一步研究是为了发展新的实践,增加文献资料,或者仅仅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下重复一项研究。有时候,这种进一步研究的目的是改善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四、评论个人观点

  质性研究者在研究期间形成的个人解释是结论部分非常有用的信息。这一方面正是区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之所在。也许你研究中的一部分已经提供了一个反身性的观点。正如现代主义作者所说,一个人的解释与其自身的观点立场相关联,不能脱离其价值观、信仰和伦理判断。因此,在一项质性研究中,广为接受的做法是,研究者基于质性项目的整体发现,综合主题与反身性得出结论。

  五、局限性

  尽管马歇尔和罗斯曼(Marshall& Rossman, 2011)曾建议在引言部分明确说明研究的局限性,但标准程序还是在研究总结部分作出局限性的说明。这些局限性与研究的许多方面都是相关的,比如方法中的一些要素(诸如抽样、样本量的大小、收集数据的限制等)、项目的理论导向、主题实质性证据的缺乏,或者为了更好地符合对中心现象的理解,对研究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修改。创立量化研究相关的局限性(比如普遍性的局限或者大量样本的缺乏等)对质性研究没有帮助。研究者应该牢记质性研究有着与量化研究不同的目的和优势,比如量化研究有着固定的研究设计,对社会科学的适用度极其有限,但质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则会随着新信息的调整而改变,且写作结构灵活。

  六、在特定的设计中得出结论

  特定研究设计框架下的质性研究写(比如个案研究、扎根理论硏究等),结论部分各不相同。在一项叙事研究中,结论部分可能包含一个讨论,它是与个人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在一项现象学研究中,结论部分可以推进到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现象和环境之中有着怎样的经历。在一项扎根理论研究中,结论部分可能需要图解在项目中生成的理论模型;在民族志研究中,可能需要描述文化共享群体是如何工作的;在一项个案研究中,可能需要描述案例及出现的主题的概要。

  七、以研究的独特贡献结尾

  结论的最后一句话最好强调研究的独特贡献,以此方式向读者强调他们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了什么。如果他们还没了解,在此就要更加明确地告诉读者本研究的独特性。这样,就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结束了研究。正如研究的第一句话很重要一样,最后一句话同样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小结

  一个有效的结论会把读者带回到主要观点,提醒读者牢记论文的目的。结论不是反复、单一地照搬研究成果,而应该包括研究发现、研究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的说明、研究者的个人立场、研究局限性、特定设计中的结论,并在最后,以自己研究的独特贡献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