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3 08:48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文献综述的两个驱动力:●阅读驱动
阅读驱动,实际上反映出的不是一个动力问题,而是一个困境,即对阅读形成依赖,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做选题,一上来就去要阅读,不阅读文献就难受,觉得不读文献就做不出来,但之前我们做了推理,文献阅读不是推导问题的唯一路径。而靠阅读驱动来做文献综述这个事情,会让我们陷入很多的陷阱。恰恰是因为阅读文献它是一个过程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就是说,阅读大量的文献,充分占有文献,它是建立在“厚积薄发”这个观念之上的,而这一观念是个过程导向,注重过程(厚积)而不注重结果(薄发)。
我有时候会给听课的同学开玩笑,你光厚积了,什么时候薄发呢?眼看毕业就要延期了,你赶紧薄发吧。眼看身边的人都评上职称了,就你评不上,你还不薄发?因为在观念上,确实是注重厚积而不注重薄发。那么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之下,我们去读很多文献,下很大功夫,结果陷入非常尴尬的困境,而且还患上了(阅读)依赖症,进入一个“死循环”,屡次尝试屡次陷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作茧自缚”。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阅读文献它是一个过程导向,而不是一个问题导向。
●逻辑驱动
逻辑驱动就是提出问题的逻辑,即我们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可能问题是怎么来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一点,就是文献综述只是推导问题的一种路径,而想要推导出一个问题,除了文献综述,它的路径还有别的,那我们就去找问题提出的逻辑过程是什么,问题提出的逻辑过程在哪里,如果找到了这个规律,可能就不用读文献改换别的方式了,也就意味着换别的方式可能是能成立的。我们只要按照这个逻辑规律去做就可以了,至于说到底是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还是采取别的方法已经不重要了。
那就要建立一个推导问题的逻辑框架。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驱动力它是问题导向的,而不是过程导向的。就是说先有问题,后有文献综述。有的同学可能纳闷了,就说问题都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做文献综述?因为论文要求我们要做文献综述,没有这部分是不行的。之前普遍的做法是先做文献综述,做完了之后,当我们写论文的时候,自然而然那个地方就有文献综述了。确实如此,但是,这个过程太难了,现在我们把它倒过来,变换成先有研究问题,之后再去推导这个问题是怎么出来的,只要知道了这个问题是怎么出来的,我们再把文献摆在这里就可以了。
那么,为了顺利搭建这样一个推理框架,就要先把原有的“厚积薄发”的观念推翻,在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前提性的观念:
▶科研工作是一个过程,不能一叶障目
就是说不管是在读硕士、博士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老师(科研工作者),写论文也好,做课题也好,它是一个过程。比如说,有的老师今年35岁了,还有5年就40岁了,那在这5年里,假设每年的目标是发表两篇论文,也就意味着要写10篇。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写一篇就能发一篇,换言之,要想在5年内发表10篇论文,可能要写15篇,20篇,甚至更多。那么,我们应当看到这15篇或者20篇论文之间是什么关系,而不是只盯着某一篇,在一旁自怜自艾“为什么还不给我发表”,不要被这一篇论文遮挡了视野,而不去看整个过程。
▶由量变到质变,将“完美”分解成多个“不完美”
刚才讲了,5年里我们可能要写15篇论文,而这15篇论文,不可能说第一篇就写得很好,甚至说博导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他写的第一篇论文就非常完美,这种天才少之又少。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那15篇的论文里,拿前三四篇来练手,可能到了五六篇的时候,质量就很不错了,就实现了量变到质变。这里又有一些人有误区,比如博士毕业要写两篇C刊,那他就奔着两篇C刊去了,想把这两篇写到完美、极致,结果不但没发表,自己还用劲过猛受了内伤,再往后一想到论文就难受,出现头晕脑胀、四肢无力等各种症状。要接受由量变到质变的这个观念,应该把对论文的这种“完美”的追求,分解成多个“不完美”。比如,第1篇写得很“垃圾”(假如说“垃圾”分1-10度),是10度的,第2篇写个5度的垃圾,第3篇写个1度的垃圾,第4篇写个正常的论文,第5篇写个说得过去的论文,第6篇写个还不错的论文,第7篇写个更好的论文,第8篇写个完美的论文,第9篇写个超越的论文,第10篇就写个天下震惊的论文,它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
而现实中,很多人的障碍在于“我得把这个论文写好,如果写不好,怎么能发表,发表不了,怎么毕业……”,恰恰因为老想着写好,反而往往就是写不好,应该是不把它写好,而到时候反而就能写好。还是说要将“完美”拆分成“不完美”,要更新并树立这个观念。
▶科研过程祛魅,编辑/专家都是人,不是神
就是说,不要把科研这个事情想得很神,其实都是人干的事,(开玩笑说)神仙优哉游哉,他们才不干这么痛苦的事。写论文?他直接给变个论文出来多省事啊。在这个祛魅的过程中,包括我们自己,包括期刊编辑们,也包括我们导师在内的那些大牌教授、专家们,他们都是人而不是神。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对,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读书比我们多,他们能耐比我们大。比如说,导师能量大,名气响,他们的论文也好发,其实这样想就错了。实际情况是,导师发个论文有可能也是非常痛苦的,只不过他没有给我们说。如果导师给自己的学生都这样说了,这说明这个导师是一个真导师,如果导师不给学生说明情况,那八成这个导师是个假导师,他光糊弄自己的学生。科研没什么神秘的,这里面所有的角色人物都跟我们差不多,即使那些大牌的学者也莫不如是,比如某个长江学者他要发论文,他的学生是个C刊主编,那也是得说XX最近如何,我这下来个国家社科重大的课题,你要不要参与?学生一听,导师给他安排国家社科重大子课题,这么好的事,巴不得登门答谢,结果还没出门,导师又说这个课题得发论文,你们师兄弟姊妹们都得组织以下,你作为老大哥得带带头,发表就交给你了,写作交给他们再分工就是了。总之,活还没干,先把分工整得明明白白,谁负责写、谁负责发,秩序井然,反正最后署名是导师的名字,因为拿的是导师的课题,所以说这就是人的生活。
▶要摆脱盲目,我们能想到的其他人也能想到
意思是说不要过于武断,比如正看着文献,突然就冒出一个想法,笃定要写这个问题,结果知网上一搜,坏了,又是一大堆文献,顷刻间陷入沮丧。等平复心绪之后,再来仍然如此,想到一个问题,自信满满,准备要写这个问题,结果知网一查,又是一大堆,又被泼凉水。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它首先得是一个好问题,它有自己的产生逻辑,然后还得考虑到,我们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也就是说,别老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别人都是庸才,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你能想到的,别人也都能想到,不要盲目武断,因为它不是提出问题的办法。
介绍这几个观念的目的是给大家扭正、改变原来“厚积薄发”的观念。这两类观念孰是孰非,我并没有判断,我只是强调“厚积薄发”的观念,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境(陷阱),我们一旦掉入这些陷阱就很难出来。我现在是尝试着给大家讲述另外一套观念,让大家回归到正常状态,之后,我们再考虑怎么去写论文,怎么去做文献。当然,我们不是说人不正常了,而是说头脑里对于写论文、做文献的观念已经不正常了,我们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就是说之前想问题的路径、过程可能是存在问题的。
那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态度来做呢?就是不要装模作样,就算别人跟你装,你也别跟别人装。比如,有人发了不少C刊,然后就在那神乎其神,一顿猛吹。殊不知,背后如何挣扎、煎熬。也就是说,谁来做都不容易,千万别装,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应该脚踏实地的去做。这里,还有个词叫做——眺望远方,刚才也提到过5年的工作量,比如说有人博士毕业后进了高校当老师,给自己立个目标,5年要评上副高,那么他所在学校的规定是什么?是发多少论文还是弄几个课题?眺望远方就是要看到这些目标,由目标倒推工作量,由工作量倒推现在我们要干什么?在做到眺望远方的同时脚踏实地。
上一篇:论文写作的时间规划和注意事项
下一篇:问题中心的文献综述倒装框架